2024-06-29|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運動也有均衡的概念?


飲食均衡對健康的益處相信已經是大眾共識,而對於運動方面的均衡我想提出一些個人的見解


身體在運動時要具備的能力很多元


1)活動度與穩定度


2)肌力


3)肌耐力


4)能量系統(有氧心肺)


5)爆發力(速度+肌力)


6)速度


7)敏捷


8)協調


以上這些不論做什麼運動其實都是並行在運用,比例多寡不同,而在這麼多東西要同時忙碌的情況下,特定運動的愛好者會去根據需求多分配一些技能點數給相對應的能力


所以我們常說,喜歡練什麼項目,最終就會變成那個項目的形狀


處於專項金字塔頂端的人就更極端了,通常是直接篩選最具備對應優勢的個體來培養


所以長得高跳得高的容易被抓去打籃球,小個子力氣大的人時常在舉重健力的環境被看到,所以人不是因為打籃球而長高,也不是因為練深蹲硬舉所以成為矮個子(當然這裡形容的是常態分佈,矮個子縱橫籃球場,或是高壯巨大的舉重運動員也大有人在,只是比例比較少)這樣產出的選手坦白說不會太在乎均衡的概念,點什麼技能可贏就去練什麼


那在上述這麼多面向的能力當中,給平常進健身房的重訓愛好者們常練的運動裡,其實可涵蓋一半的能力都被照顧到


假如這些能力化身成為可分配的技能點數,那麼我們通常就有機會照著上述順序從1-5被重訓給培養到


那為什麼我不能只點想要的技能?


很遺憾,除非基因首抽SSR,不然運動能力的養成大致就是照著上面的排列去經營


活動度受限就無法在適當的範圍裡使用關節肌肉


無法在合理範圍內使用關節肌肉就難以完整發揮對應運動的力量發展


力氣不夠用又更是現代人時常面對的硬傷


肌力不足可能連最基本的利用跑步培養心肺能量系統,都有機會因為品質欠佳而飽受疼痛困擾 (我猜大家多少都看過連走路都走不快膝蓋痛的長輩,有的甚至沒有多老…)


而假如技能這些可化為滿分10分的點數,前五項技能如果有到5分及格分就可以擺脫很多社畜病,最後三項有個3-4分其實就還算堪用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許多門路都願意推廣肌力訓練,相較各種專項訓練,入手門檻與風險可以調整到相當友善,可覆蓋的運動能力也廣闊,能滿足多數人對於運動的基本需求


自從何立安博士開始經營並且推廣所謂



「無可取代的最大肌力」



推廣的人即便仔細講解,上升成信仰的人也還是會出現一票去脈絡化無腦推的狂熱信眾


這個概念很棒,但也不需要將之上升至信仰階層,客觀事實中他是眾多要素的其中一項


與之常對應在天秤對側的運動,瑜珈


兩端各自代表剛性與柔韌性


大重量治百病、柔軟度治百病?


重量越大就越接近力量專項發展,但重訓不一定非得發展到專項


只發展瑜珈技能長期漠視力量表現,也使許多人依然手無縛雞之力(順帶一提我見過許多優秀的瑜珈老師是會額外去練力量的)


天秤的兩端均勻發展,甚至是所有面向努力平衡


什麼都做得剛剛好,過猶不及總是有害的,坦白說將什麼事都處理的剛剛好是個難度超高的挑戰


以前曾經有個學生正好看到我的蹲舉訓練,我們閒聊的時候他就說



「尻那麼重也太扯了吧,這樣我上課會很害怕欸😂」



搞這種重量是我的個人專項跟偏好,這本來就意味著往極端走,不是每個人都得扛到兩三倍體重才叫重訓,重量只是製造進步壓力的手段之一


我只有笑笑的回說


「又沒有逼你練到這種德性,一個禮拜才練一兩天就別想太多啦,盡力就好」



你能變更好,而不是變的跟別人一樣好


什麼都剛剛好那就更棒了,共勉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健身教練碎碎念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