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飲食觀念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接觸運動的時候是疫情那一年,當時身體狀況沒有特別好,腸胃非常差,吃什麼脹什麼,基本上也不太會有飢餓感,所以也不太亂吃,就這樣吃得非常少。

開始下定決心要好好地從飲食去管理自己,一邊運動一邊學習如何正確地吃,在過程中必需說很辛苦,需要忌口,主要吃得很養身,身邊朋友都覺得很不可思議,也有人說我對吃比較將就,買東西開始習慣去看成分,加工食物也變得比較少吃,吃外食偶而會挑東西吃,只要有正確的飲食觀念,培養在日常生活中,漸漸的也習慣這樣的模式。

自己做菜很棒,也不是都吃水煮,雞胸肉水煮太難吃,味道好可怕,學習煮菜就是各種變化,看想吃什麼就煮什麼,但我偶爾也會亂吃,很鼓勵大家去學習如何正確得吃東西,對自己幫助也很大。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以下是我運動快4年靠著自己摸索的飲食觀念分享給大家

1.三餐一定要正常吃(腸胃不好的人請不要輕易去挑戰自己的腸胃,建議為脹氣的人,一餐不要吃太飽,漸進式吃東西,腸胃才不會不舒服喔!)

2.水份喝足夠,可以增加代謝,皮膚還可以變好喔!

3.睡眠一定要足夠6-8小時,盡量早睡早起

4.麵包、零食、甜食、油炸、辣少吃(不是說不能吃、少吃,脹氣的人發酵的食物盡量少吃,尤其是糯米就要注意)

5.一週可以給自己1-2次扣打,好好放鬆去吃想吃的東西,注意適量。

6.吃東西挑食物吃,少吃加工的東西,湯就非常容易胖,盡量少喝。

7.肉不用全部吃雞肉,可以吃牛肉、豬肉,挑選脂肪少的肉

8.學習自己料理

9.想吃零食可以挑選該吃優格、餅乾可以挑健康的來吃

10.水果挑GI值低,就是甜份沒這麼高的

蘋果、藍莓(有蛋白質)、香蕉、芭樂、番茄、火龍果、奇異果

11.青菜我只有吃午、晚餐,可以搭配一些料菇類、木耳、紅蘿蔔等(之前還會打綠及紅拿鐵來喝,就是蔬菜汁,很健康的)

12.甜食為什麼不能吃是因為是精緻澱粉

13.糙米、紫米、五股、燕麥、蓮子、地瓜、馬鈴薯、玉米、玉米筍(健康澱粉)

14.也可以吃麵,也是挑選,可以吃蕎麥麵、烏龍麵、蒸煮麵、非油炸麵

15.豆漿、牛奶、豆腐、魚(脹氣就要注意黃豆、黑豆不要去挑戰自己的腸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艾螽斯-avatar-img
2024/08/02
看到一整面的食物牆,心情瞬間美麗🤩🤩🤩
kelly-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03
艾螽斯 超療癒的食物牆,超讚的😍
avatar-img
歐膩的日常分享
2會員
13內容數
👋 大學專業社會工作系,不做社工,非常喜歡心理學相關的議題,喜歡觀察人與人日常交流,透過日常來分享🤗
歐膩的日常分享的其他內容
2025/03/22
與諮商老師重逢,分享過去一年來的成長與挑戰,學習尋求協助並放下原生家庭議題。
Thumbnail
2025/03/22
與諮商老師重逢,分享過去一年來的成長與挑戰,學習尋求協助並放下原生家庭議題。
Thumbnail
2024/08/26
本文探討原生家庭如何影響個人成長,尤其是情感需求與親子關係。透過一位學生與教授的對話,揭示父母忙碌工作對孩子情感的忽視,以及後續修復關係的過程。同時分享了一個小故事,強調現在的父母在情感教育上的變化和重要性。希望能引起讀者對原生家庭的反思。
Thumbnail
2024/08/26
本文探討原生家庭如何影響個人成長,尤其是情感需求與親子關係。透過一位學生與教授的對話,揭示父母忙碌工作對孩子情感的忽視,以及後續修復關係的過程。同時分享了一個小故事,強調現在的父母在情感教育上的變化和重要性。希望能引起讀者對原生家庭的反思。
Thumbnail
2024/08/22
本文探討約會遲到的現象,分享了個人經歷以及對於遲到的看法。從包容他人到重視時間,強調提早告知對方的重要性,以便彼此能夠安排時間。透過準時及溝通,提升人際關係的質量,避免因遲到而影響友誼。適當的表達不滿,讓對方理解自己的感受,是更健康的相處方式。
Thumbnail
2024/08/22
本文探討約會遲到的現象,分享了個人經歷以及對於遲到的看法。從包容他人到重視時間,強調提早告知對方的重要性,以便彼此能夠安排時間。透過準時及溝通,提升人際關係的質量,避免因遲到而影響友誼。適當的表達不滿,讓對方理解自己的感受,是更健康的相處方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分享自己運動四年來,摸索出來的飲食觀念,學會正確的飲食可以對自己的健康有所幫助。分享的飲食觀念包括三餐規律、喝足夠的水、良好的睡眠習慣、少吃零食甜食等。在飲食上也提到了一些選擇,比如肉類可以吃牛、豬,挑食少吃加工食物等。
Thumbnail
分享自己運動四年來,摸索出來的飲食觀念,學會正確的飲食可以對自己的健康有所幫助。分享的飲食觀念包括三餐規律、喝足夠的水、良好的睡眠習慣、少吃零食甜食等。在飲食上也提到了一些選擇,比如肉類可以吃牛、豬,挑食少吃加工食物等。
Thumbnail
瞭解自己到底該吃多少,吃實際了多少、吃了些什麼,加上家人朋友的鼓勵,減重將變得更容易!
Thumbnail
瞭解自己到底該吃多少,吃實際了多少、吃了些什麼,加上家人朋友的鼓勵,減重將變得更容易!
Thumbnail
在邁向養生之道之前,先思考一下你的飲食是否健康。所謂養生之道,就是要健康樂活,維護身體健康。除了正常作息與運動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吃出健康,才能活得快樂。想要快樂生活,必須擁有健康的身體。追求健康,不是單純地吃保健商品或補品,而是要將健康生活化。追求健康需從健康生活化開始,其關鍵在於三省吾身:保身、養
Thumbnail
在邁向養生之道之前,先思考一下你的飲食是否健康。所謂養生之道,就是要健康樂活,維護身體健康。除了正常作息與運動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吃出健康,才能活得快樂。想要快樂生活,必須擁有健康的身體。追求健康,不是單純地吃保健商品或補品,而是要將健康生活化。追求健康需從健康生活化開始,其關鍵在於三省吾身:保身、養
Thumbnail
在疫情期間,宅在家中讓飲食管理與運動變得相對容易,但一旦恢復正常生活,管理飲食便成了一大挑戰。文章內容將幫助讀者找到在忙碌生活中保持健康飲食的方法。
Thumbnail
在疫情期間,宅在家中讓飲食管理與運動變得相對容易,但一旦恢復正常生活,管理飲食便成了一大挑戰。文章內容將幫助讀者找到在忙碌生活中保持健康飲食的方法。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固定讓幾種食物輪番上陣,並不是一種自虐的行為。好像沒吃到各種美食就是過得不好,一樣可以安排去吃美食,只不過平日就試照自己安排的去吃。這樣的一天四餐吃法可說是為自己量身定制的,自然不必與其他人相同。也有人採取168斷食法,直接跳過一餐不吃,一樣是可行的。既然自己有自己的作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固定讓幾種食物輪番上陣,並不是一種自虐的行為。好像沒吃到各種美食就是過得不好,一樣可以安排去吃美食,只不過平日就試照自己安排的去吃。這樣的一天四餐吃法可說是為自己量身定制的,自然不必與其他人相同。也有人採取168斷食法,直接跳過一餐不吃,一樣是可行的。既然自己有自己的作
Thumbnail
減肥重要的不僅只是運動,其中搭配飲食更為重要,只要你能搭配好瘦身飲食菜單,那麼你在減肥的道路上就會更加的順利,當然要怎麼吃?吃什麼?這一些都非常的重要,以下小編不僅要告訴你瘦身飲食菜單,還要告訴你三大飲食的原則,這些東西不吃才會更容易瘦身成功!
Thumbnail
減肥重要的不僅只是運動,其中搭配飲食更為重要,只要你能搭配好瘦身飲食菜單,那麼你在減肥的道路上就會更加的順利,當然要怎麼吃?吃什麼?這一些都非常的重要,以下小編不僅要告訴你瘦身飲食菜單,還要告訴你三大飲食的原則,這些東西不吃才會更容易瘦身成功!
Thumbnail
如果有在糾結吃不吃素,或許可以進來鑑賞我的觀點。
Thumbnail
如果有在糾結吃不吃素,或許可以進來鑑賞我的觀點。
Thumbnail
新年新計畫,建立健康習慣,挑戰體能,持續運動,保持健康。
Thumbnail
新年新計畫,建立健康習慣,挑戰體能,持續運動,保持健康。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不過,從共通點的角度來看,認識自己的身體極限是有必要的,而這可以透過不斷嘗試來達成。不管是想要大吃大喝或者是幾乎不吃,都會碰上身體極限。幾乎不吃就一定是對身體好嗎?這也說不定。發現這樣吃會生病,那就下次不要這樣做。不過,也要考慮到習慣的養成要去改變也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達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不過,從共通點的角度來看,認識自己的身體極限是有必要的,而這可以透過不斷嘗試來達成。不管是想要大吃大喝或者是幾乎不吃,都會碰上身體極限。幾乎不吃就一定是對身體好嗎?這也說不定。發現這樣吃會生病,那就下次不要這樣做。不過,也要考慮到習慣的養成要去改變也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