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2|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講師之路-講師的自我覺察


身為講師,到底在日常授課過程中,應該要有怎樣的思考?怎樣才是夠好的講師?


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怎樣才是夠好的講師?

最近這樣的感觸尤其深。

整個五六月,課程上得挺密集,其中不乏跑到別縣市,或和新單位合作,甚至,講的課程內容,是和我下半年規劃的方向很相似的主題。

看似一直在進行的工作,應該開心才對。


但並不,尤其六月底,才剛結束一場近兩百人的線上講座,就算我一如既往的認真準備很久沒玩的雙機作業,設計很多線上的互動環節,就算我有達到主辦方希望看到的學員頻繁反應與互動,結束後,只剩空虛感。


這幾個月上課,我都有種:「我真的有在進步嗎」、「課程的設計,真的夠好嗎?有沒有更佳設計」、「學員互動熱烈就叫好嗎」的疑問。


雖然會收到滿意度回饋,但講師當久也知道學員或主辦方的回饋長怎樣,大同小異。


現在已經無法自我滿足於此。希望有更導師視角的、更細節的、甚至更嚴格的審視標準來督促自己進步,可惜在現實中,目前好像還是不太容易做到。


收到單位的邀請我很高興,有不同主題我也很樂意。


但是,自己真正想要傳達的、有價值的知識或理念到底是什麼?系統化了嗎?有足夠深入、可用的知識點或實作面可以帶給需要的人了嗎?



或許這是想要有自己品牌課程的講師們,必經的天堂路。


講師的自我覺察

也從完全不好意思請教講師界的前輩,到能硬著頭皮聊技術層面的東西,而更加心理層面的東西,則是最近,面對比較能信任的前輩如 老查,才有辦法說出口求助。


而前輩厲害的地方就在於:他不需要真正看到你授課情況,但能從提問互動中,幫助你釐清或看到自己可能的盲點出現在哪裡,該如何解。


自僱者與受僱者最大的不同,在於我們想得到回饋建議,讓自己更好,還要自己想辦法去找答案,而其中,也更具體看到自我的爭戰到底是什麼。


難以開口求助、怕麻煩別人、總覺得受到了他人的好意怕自己接不住。

難以避免和自己不喜歡的那面赤裸相對,真的不是很舒服的事。

這就是該好好自我分析的地方。



這時候會想到:最近發現自己特別對難以突破和改變的個案不耐煩,該不會投射到了自己的這一面?

因為特別害怕自己會是這樣的人,又或者,其實真正不耐煩的,是覺得成長突破過於緩慢的自己?

就像昨晚,或許我看似很主動的和大家互動,但事實上,已經是憋著所有的能量去應對了。


或許我的第一課,是能坦然接受不同時期,那個正在轉變的,還不夠好的自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艾莎解結的生涯解方 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