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跨界跨領域轉職,需要什麼條件?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跨界跨領域轉職一直沒有公開分享的理由

其實,當擺渡人生學校邀請我分享有關多元職涯、跨界的工作經驗時,我是覺得有點挑戰的。

raw-image


「我這才發現,一路以來我很少公開講自己的跨界生涯經驗耶。」

「啥?真的嗎?」擺渡的承辦人非常驚訝。畢竟,光我們雙方,都已經合作過不知多少場課程、演講了。

是啊,本人回想起來也有點嚇到。而且,我還叫「跨界生涯」顧問呢。

很少公開講這個,是有原因的。

其一:我是很擅長有明確主題,就可以快速系統化架構內容的人。無論是講溝通表達、向上管理、生涯規劃、履歷面試、心理測評、甚至產業趨勢…,這種有方法、有技巧、甚至有理論基礎的東西,不涉及私人情感的,對我而言都不難。

反而,當主題涉及大量主觀個人情感或經驗的,這就一直不在我的公開發表範圍內。因為個人經驗就是難以複製,我會惦記這對他人的實質幫助有多高?而且自己很習慣理性思考,而人生經驗有很多感性的部分,到底要怎麼串邏輯?

個人品牌強調成功、專業、成熟,那我要不要分享失敗、挫折、不成熟的片刻呢?

原來自我揭露的拿捏對我而言,是這麼難的一件事。

總之內心很多小劇場,一直都逃避去面對。當初那麼爽快答應,可能也只是強迫自己面對自己罷了。

但在NLP上課時,因為當到不熟的環境交朋友總要介紹自己。當我不是蜻蜓點水,而是深入分享時,總會聽到有人說:「好精采的故事」,要不就是在人生經歷的某些環節,或我做的某個決定,引發了一些人的共鳴。

而自己不也是這樣嗎?回想自己喜歡、會追蹤的某些知識型工作者,當欣賞他們在專業上的輸出時,我也會很好奇他們這一路怎麼走到這來的?遇到人生的抉擇點,都是怎麼做、怎麼想的?因而從中獲得啟發、或者觸動。而我發現,如果有看到這些分享,會讓我覺得與他們更貼近。

說來冥冥中安排也有夠奇妙,一旦開始答應一場跨界,又接著其他的一些邀約紛紛冒出,主題都不約而同的是跨界轉職,只是受眾的明確度和目的性不同罷了。

所以和擺渡的這一場,應該算是跨界生涯主題分享的處女秀喔。

而內容,自己職涯分享的部分,其實應該只占1/3啦,業務行銷、人資、管顧公司、大學都是我待過的領域,職涯諮詢/講師/個人品牌經營是我目前的工作。

對跨界跨領域轉職有興趣者看過來

所以說,如果各位朋友是相關行業、

或是對於跨界、轉職有所思考,想行動又怕受傷害、

或者對於為什麼一個人中年了又有家庭小孩,還可以這樣任性的跨來跨去有興趣的、

更重要的,是你對自己的工作生涯有期許,又具備思考力行動力的、

或者,就是單純想要更了解艾莎解結的,

都很歡迎在2/23(四) 晚上7點到8點半,來報名參加這場免費的線上直播喲。

我們線上開聊。

*報名連結如下,記得來填嘿!

▋講座資訊

02/23 (四) 19:00-20:30

▋免費報名連結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302020924045780645150

你會發現,這一切和你的「年齡」、「領域」無關,和你的「多想要」才有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莎解結-生涯諮詢師的養成之路
188會員
208內容數
我是一名畢業於心理所的資深生涯諮詢師。在這裡除了專業文,更希望分享原生家庭如何影響我對世界、對職涯的看法,從對職涯追尋、對育兒教養的過程中,找到真正的自我。
2024/10/30
要選擇成為自由工作者,還是開始建立自己的商模創業? 因為想要有屬於自己的課程、自己的學員,所以,從機構接課,擴展到開自己的工作坊。 從自由工作的屬性,進展到創業建商模,最近一路以來,小小的心路歷程,供大家參考。 完整文章 請按 這裡
Thumbnail
2024/10/30
要選擇成為自由工作者,還是開始建立自己的商模創業? 因為想要有屬於自己的課程、自己的學員,所以,從機構接課,擴展到開自己的工作坊。 從自由工作的屬性,進展到創業建商模,最近一路以來,小小的心路歷程,供大家參考。 完整文章 請按 這裡
Thumbnail
2024/09/25
你被某人某事困擾很久,一直在尋找解決方法嗎? 你困在自己的負面情緒和慣性想法裡,焦慮心煩沒有出口嗎? 你想要改變自己,轉換思維,卻苦無合適方式嗎? 報名10/26 《改變 從轉念開始》工作坊,你會得到改變的機會 艾莎解結從事心理學講師與生涯諮詢師多年來,發現人們
Thumbnail
2024/09/25
你被某人某事困擾很久,一直在尋找解決方法嗎? 你困在自己的負面情緒和慣性想法裡,焦慮心煩沒有出口嗎? 你想要改變自己,轉換思維,卻苦無合適方式嗎? 報名10/26 《改變 從轉念開始》工作坊,你會得到改變的機會 艾莎解結從事心理學講師與生涯諮詢師多年來,發現人們
Thumbnail
2024/09/19
其實,我一向缺乏被父母呵護的經驗。 約莫在比我女兒現在還小的年齡,我就已經被架著做世界上最難的選擇題: 「妳要選爸爸,還是媽媽?」  
Thumbnail
2024/09/19
其實,我一向缺乏被父母呵護的經驗。 約莫在比我女兒現在還小的年齡,我就已經被架著做世界上最難的選擇題: 「妳要選爸爸,還是媽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本文接著探討書中提出的兩個教養觀念:去保護主義和靈性提升。去保護主義主張培養孩子的反脆弱性,鼓勵冒險遊戲,讓孩子從經驗中學習成長。靈性提升則強調體驗集體神聖經驗、身體參與、靜止專注、自我超越、寬恕以及對自然的敬畏,以促進身心靈平衡,避免靈性退化帶來的負面影響。
Thumbnail
本文接著探討書中提出的兩個教養觀念:去保護主義和靈性提升。去保護主義主張培養孩子的反脆弱性,鼓勵冒險遊戲,讓孩子從經驗中學習成長。靈性提升則強調體驗集體神聖經驗、身體參與、靜止專注、自我超越、寬恕以及對自然的敬畏,以促進身心靈平衡,避免靈性退化帶來的負面影響。
Thumbnail
在人生上半場發展到某個階段,或許也會浮現出生活需要改變的跡象,像是:持續的無力感或不滿足、覺得自己缺乏動力或精力、幻想不同的生活或工作方式、嫉妒他人的生活或成就... 若常出現這樣的感受,也許意味著自己期待做出改變。這是尋求不同可能性的第一步。可以花些時間深入反思,探索自己真正想追求的目標。
Thumbnail
在人生上半場發展到某個階段,或許也會浮現出生活需要改變的跡象,像是:持續的無力感或不滿足、覺得自己缺乏動力或精力、幻想不同的生活或工作方式、嫉妒他人的生活或成就... 若常出現這樣的感受,也許意味著自己期待做出改變。這是尋求不同可能性的第一步。可以花些時間深入反思,探索自己真正想追求的目標。
Thumbnail
本文探討強納森・海德特《失控的焦慮世代》中提出的「童年大重塑」概念,比較「遊戲腦」與「手機腦」兩種童年經驗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並分析自由玩耍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探討強納森・海德特《失控的焦慮世代》中提出的「童年大重塑」概念,比較「遊戲腦」與「手機腦」兩種童年經驗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並分析自由玩耍的重要性。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能夠善用新興科技與工具,往往就能先人一步掌握市場先機。最近,參與了一場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新育成中心所舉辦的「生成式 AI」為主題的工作坊,為期三天,地點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工學院 TA305 會議室。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能夠善用新興科技與工具,往往就能先人一步掌握市場先機。最近,參與了一場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新育成中心所舉辦的「生成式 AI」為主題的工作坊,為期三天,地點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工學院 TA305 會議室。
Thumbnail
2024 1120 歲月靜好 ~ 職業規劃   對於工作,對於職業生涯,大家有什麼想法還是有什麼規劃呢? 在不同年紀的我們,想要的,追求的,也是那麼不盡相同。 我自己的人生經驗是這樣過來的。   年輕時,對於站在公司主管與同仁面前侃侃分享的前輩,是我佩服與想要追隨腳步的對象。 年齡稍長
Thumbnail
2024 1120 歲月靜好 ~ 職業規劃   對於工作,對於職業生涯,大家有什麼想法還是有什麼規劃呢? 在不同年紀的我們,想要的,追求的,也是那麼不盡相同。 我自己的人生經驗是這樣過來的。   年輕時,對於站在公司主管與同仁面前侃侃分享的前輩,是我佩服與想要追隨腳步的對象。 年齡稍長
Thumbnail
我在49歲意外啟動自己職涯轉型時,沒有預料到那不只是工作方式的改變,也帶來了對於人生新的思維模式—有機會重新探索自己的人生意義與目標,開啟全新的人生下半場。 剛開始不免疑惑「這個年紀還需要思考這些?還來得及嗎?」,但漸漸發現這是第二次機會:在人生上半場經歷夠多的事之後,重新做出選擇,走一條不同的路。
Thumbnail
我在49歲意外啟動自己職涯轉型時,沒有預料到那不只是工作方式的改變,也帶來了對於人生新的思維模式—有機會重新探索自己的人生意義與目標,開啟全新的人生下半場。 剛開始不免疑惑「這個年紀還需要思考這些?還來得及嗎?」,但漸漸發現這是第二次機會:在人生上半場經歷夠多的事之後,重新做出選擇,走一條不同的路。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生涯諮商跟一般晤談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還有「通常是哪些族群會需要生涯諮商?」 「哪些是生涯諮商可以談的範疇?」 如果你也很想了解生涯諮商的歷程, 或者是你現在正猶豫不知道要不要去做生涯諮商, 那就當參考閱讀看看吧!
Thumbnail
「生涯諮商跟一般晤談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還有「通常是哪些族群會需要生涯諮商?」 「哪些是生涯諮商可以談的範疇?」 如果你也很想了解生涯諮商的歷程, 或者是你現在正猶豫不知道要不要去做生涯諮商, 那就當參考閱讀看看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