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醫生原來不簡單--尋找適合的精神科醫師之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的憂鬱症從有跡象到現在,時間大約十年。但我一直到第六年才開始服藥,固定去精神科看診,作藥物治療。在頭五年期間,不是沒有拿過藥,而是當時還不想走到這一步,也對用藥沒有正確認知而害怕和拒絕。
當時我還是大學生,有一次在宿舍,念頭不知道轉了什麼,只突然意識到有自己無法控制的衝動、狀態,而我覺得這已經不是自己能幫助自己的範圍了。我向當時的固定諮商的諮商師求助,她介紹我到學校附近的心理診所。第一次到診所,遇到一位老醫師,我向他敘述完情況,他開始開導我,認為我的問題都是大學生常會遇到的,沒有那麼嚴重,好像也沒開藥給我。後來,我在別的醫生值班時再去看一次,這次醫生卻因為我無法明確描述低落狀態的頻率以及他覺得還不是很能判斷我的狀況,也沒特別診斷什麼,不過先開了一點藥給我。回到宿舍,我只吃過兩三次藥,再來就不理它了。我很清楚藥至少要持續服用一至兩週才會有藥效,但醫生這麼不相信我的狀況有嚴重到需要用藥,我又何苦逼迫自己呢。況且當時我非常的努力以各種方式來幫助自己,又聽說精神科藥物治療一旦開始,藥就不能停,必須依賴它。也許當時狀態紓緩下來,所以對藥物我也就算了。
就這樣起起伏伏,狀態持續糟到了第五年,我嚴重地情緒低靡,狀態糟到只生活在宿舍裡,一天出宿舍只有出去買一次飯,或者每週一次的諮商,其餘活動範圍就那棟宿舍的浴室、交誼廳、洗衣間和寢室。無法上課,也無法社交,就連走到校門口我都會覺得太遠無法負擔走不回來。持續了一段時間,我有意想要吃藥(因為都努力五年了),諮商師也覺得有此需要,親自帶我到醫院掛號,看診時雖然醫生好像還是難以判斷我的狀況,但諮商師在一旁努力補充,醫生也就開了一種抗憂鬱藥物。後來,我們覺得這個醫生不行。第二次看診,同樣是諮商師帶我去醫院,掛了風評很好的醫生,排隊大概足足等了三四個小時。這次醫生看診明顯很有經驗,問了幾個指標性問題,便判斷出我的憂鬱問題是哪一類型,也很看重我的狀況,好像判斷我是中度還是重度的憂鬱症,至此我才真切的被診斷為憂鬱症,而開始穩定的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超級有效,會很明顯的感覺到不同,而很幸運我沒太多副作用,不過這讓我寫在別篇文章。最後要說說,這條尋找醫師之路的終點。
第六年這麼糟的狀態,當然被拎回家。回到家,為了不讓藥中斷,得去找精神科醫生。上一位醫師建議我要找大醫院,所幸家鄉有幾間大醫院,我挑了最富盛名的台大醫院(在家鄉的分院),上網看醫生的資歷,就挑了精神科主任看診的時間掛號。看診時,他告訴我之前開的是很好的藥,但他依照我的狀態把藥量漸漸加重,後來也根據情況增加幾顆輔助的藥。醫生很溫和,我把調整藥物都交給他(反正我也不懂)。他看診時會很專心聆聽患者的話,即便在看診三四個小時後,他的態度依然不變。除了用藥的調整,他也會視狀況做心理會談,我知道不是每一個精神科醫生都會這麼做。有一次,父親陪我回診,看到醫生,非常驚訝醫生那麼年輕(看起來像三十幾歲而已)。我倒是比較驚訝醫生在短時間內就可以掌握到我的個性。
看這位醫生已經看了四五年,他很有耐心,當我需要聊聊時,即便還沒到回診時間,仍會前去找醫生。醫生總是會針對問題討論和分析,教我一些方法可以回家練習,看到我那些別人看不到的痛苦,也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巨大努力。我做得不錯的地方也會給予鼓勵,這對身心患者來說,是很大的支持。他大概是全世界最了解我的人。醫生有個很厲害的地方是會記得以前談話的內容和重點,所以能持續的看到改變。因為是大醫院,免不了要等三四個小時,但心甘情願。就連家人有陣子認為我狀況沒有改善,要我換醫生時,我也仍然堅持。有段努力並不被看見難熬的時期,只有醫生的支持,也只有他看到我的進步。
常常看到網友找不到適合的醫生,我為自己感到幸運,也很感恩。不過其實一路上也是找到第五個才找到適合的,所以我想身心症病友的確是會花一段時間尋找醫生。但這是重要的,一位願意溫柔接納你的醫生,我們才有機會解開束縛心的繩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8會員
120內容數
我是一位憂鬱症患者,二十歲左右發病,現在已經過了十多年。有鑑於社會對精神失序者的不了解,我願與你分享生活點滴、所思所想。你將會發現我們並沒有什麼不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些年來我飽受躁鬱症的困擾,時而精力旺盛、時而憂鬱絕望,可能因為自己在這個領域受過太多訓練,也遇過不太合適的心理師,所以雖然陸陸續續都有接受諮商的經驗,但真的讓我感受到的幫助很有限。 目前政府有提供18到45次免費諮商3次。我很幸運一下就排到了,前幾天才跟機構約聯繫,今天就開始晤談。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位曾患有重度憂鬱症,後被診斷患有躁鬱症、PTSD的患者,以及漸漸好轉與復發的過程,在經歷自殺未遂後,開始就診並接受身心科治療的過程,並提及了與諮商師的配對、不同醫生之間的轉換和其工作環境、生活壓力對其康復的影響。最後,文章還描述了患者重新診斷的病情和康復之路的挑戰。
Thumbnail
作為我來這個平台的第一篇文章,就來講講剛才發生的事情好了。 事情是這樣子的: 事情原因 我是一名大三生,目前患有憂鬱症兩年半,持續服藥當中。但身為還年輕的女生,很不能接受自己在服藥後胖了將近20公斤,於是在上個月覺得自己好像已經康復時,自己果斷做出了停藥的決定。顯然,這判斷是錯誤的。(
Thumbnail
關於我看中醫、身心科的經驗分享,也會提到身心科、心理諮商的差異、我跟我的醫生的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重新接受憂鬱治療的心路歷程。對於這突如其來的消息,作者感到絕望和困惑。儘管她曾嘗試減藥並調整生活方式,但現實的轉變仍讓她感到不知所措。這段文字突顯了作者對治療過程中種種矛盾情緒的掙扎,以及對未來前路的不確定感。
Thumbnail
這是一個充滿感動的憂鬱症故事,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歷以及從中汲取的力量和成長。文章激勵人心,呼籲人們善用語言的力量和同理心,對憂鬱症患者給予尊重和關懷。
當我提問:為何您認為我不需要做諮商呢?醫生淡淡地說:因為你會把自己內心的想法說出來。 身為罹患憂鬱症已經4年的大學生,最近感到心情又到了另一個谷底。我的學校有免費諮商輔導的這項政策,所以我決定報名看看。報名完過了沒多久便接到電話,對方是健康中心的諮商師,他說:已成功收到我的預約,會盡快幫我安排時間
最近跟很久沒見的朋友吃飯,看見對方憂鬱的模樣,彷彿看見一年前的自己。學習靈性滿一年了,我也差不多停止服用抗憂鬱藥物一年了,一年來實際體驗了學習靈性對於改善憂鬱有多巨大的幫助。因此,我想分享這一年的變化,提供給有相同困擾的人一點參考。
Thumbnail
六十、該怎麼找合適的醫生 為什麼我一再提到醫生的重要,對躁鬱症患者來說,醫生是極為關鍵的因素,如同《躁鬱之心》作者,凱.傑米森所說的:「如果一位精神科醫師不需要處理許多躁鬱症病人微妙或不怎麼微妙地抗拒治療的問題,那他可算是個稀有動物。」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些年來我飽受躁鬱症的困擾,時而精力旺盛、時而憂鬱絕望,可能因為自己在這個領域受過太多訓練,也遇過不太合適的心理師,所以雖然陸陸續續都有接受諮商的經驗,但真的讓我感受到的幫助很有限。 目前政府有提供18到45次免費諮商3次。我很幸運一下就排到了,前幾天才跟機構約聯繫,今天就開始晤談。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位曾患有重度憂鬱症,後被診斷患有躁鬱症、PTSD的患者,以及漸漸好轉與復發的過程,在經歷自殺未遂後,開始就診並接受身心科治療的過程,並提及了與諮商師的配對、不同醫生之間的轉換和其工作環境、生活壓力對其康復的影響。最後,文章還描述了患者重新診斷的病情和康復之路的挑戰。
Thumbnail
作為我來這個平台的第一篇文章,就來講講剛才發生的事情好了。 事情是這樣子的: 事情原因 我是一名大三生,目前患有憂鬱症兩年半,持續服藥當中。但身為還年輕的女生,很不能接受自己在服藥後胖了將近20公斤,於是在上個月覺得自己好像已經康復時,自己果斷做出了停藥的決定。顯然,這判斷是錯誤的。(
Thumbnail
關於我看中醫、身心科的經驗分享,也會提到身心科、心理諮商的差異、我跟我的醫生的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重新接受憂鬱治療的心路歷程。對於這突如其來的消息,作者感到絕望和困惑。儘管她曾嘗試減藥並調整生活方式,但現實的轉變仍讓她感到不知所措。這段文字突顯了作者對治療過程中種種矛盾情緒的掙扎,以及對未來前路的不確定感。
Thumbnail
這是一個充滿感動的憂鬱症故事,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歷以及從中汲取的力量和成長。文章激勵人心,呼籲人們善用語言的力量和同理心,對憂鬱症患者給予尊重和關懷。
當我提問:為何您認為我不需要做諮商呢?醫生淡淡地說:因為你會把自己內心的想法說出來。 身為罹患憂鬱症已經4年的大學生,最近感到心情又到了另一個谷底。我的學校有免費諮商輔導的這項政策,所以我決定報名看看。報名完過了沒多久便接到電話,對方是健康中心的諮商師,他說:已成功收到我的預約,會盡快幫我安排時間
最近跟很久沒見的朋友吃飯,看見對方憂鬱的模樣,彷彿看見一年前的自己。學習靈性滿一年了,我也差不多停止服用抗憂鬱藥物一年了,一年來實際體驗了學習靈性對於改善憂鬱有多巨大的幫助。因此,我想分享這一年的變化,提供給有相同困擾的人一點參考。
Thumbnail
六十、該怎麼找合適的醫生 為什麼我一再提到醫生的重要,對躁鬱症患者來說,醫生是極為關鍵的因素,如同《躁鬱之心》作者,凱.傑米森所說的:「如果一位精神科醫師不需要處理許多躁鬱症病人微妙或不怎麼微妙地抗拒治療的問題,那他可算是個稀有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