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山林搜救有感而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政府直到2019年解禁之前,對山域活動皆採消極、封閉的態度,山林開放後,伴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讓許多國人開始接觸山林。這讓長期以來一直被漠視及汙名的台灣登山活動,有了再次被重視的轉機。然而,短時間、大量登山者湧入山上,對山域環境造成影響之外,更對登山文化的變化產生了莫大的危機。

而沒有合適的教育課程,相當配套措施的狀況下開放山林,很可能讓對高山懷抱憧憬、卻缺乏正確認知的民眾因「越級打怪」釀禍,增加社會成本,造成消防救災人員的困擾,所以行前的作業非常的重要,例如下載離線地圖、熟悉使用個人GPS定位的登山行動應用程式(App),不隨便網路結伴同行,自己的食物、保暖、過夜裝備自己揹,若不幸發生意外,將可大幅縮短消防搜救時間,並且延長增加自己待救機會,時間。

 而每個人當下的身心狀況自己了解,切不可覺得可惜(假都請了,錢都花了。)硬是強忍爬完,往往就在這時發生意外,消防搜救人員也是人,往往報案2-3小時內就要出勤,不管白天黑夜,晴天雨天,不是說報了案,甚麼都是應該的,覺得直升機說飛就能飛,必須有10m*10m以上的下降空間,才有機會,直升機不能作業的因素相當多,只有自己確保自己才是正確之道,畢竟爬山本來就是高風險運動。

解鈴還須繫鈴人,政府有其不可逃避的責任,少了中央的核心原則,任何施政都會因多頭馬車所困,缺乏統一化的標準;即便地方管理單位有意妥善管理,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中央政府有責任透過修法、立法,訂定山域管理的核心指導原則,方能雁行不失序,施政有所依。

山林解禁確實是一大進步,但自由與開放的背後,藏著許多不為公眾關注的沉痾,山域在法律上的灰色地帶相當多,沒有哪個主機願意擔起責任。2019年10月,蘇貞昌推出一系列「向山致敬」、「向海致敬」政策,開放我國山林、海域,鼓勵進山。確實人民走進山林,但政策缺乏相關配套,讓山中亂象浮出水面,許多民眾因登山經驗不足,加上各地登山資訊不夠完善,山難案件爆炸式增加,只能說多大的腳力,爬多高的山,山永遠都在。

眼前的政府總是亂開支票,隨便開放後,又無配套,沒錢沒人力沒人控管的狀態下,當然案件層出不窮。

    avatar-img
    4會員
    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羅小諭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否定心理創傷 (二)煩惱全來自人際關係 (三)割捨別人的課題 (四)活在當下 (五)結論
    在如今數位媒體蓬勃發展的時代,相信多數人都深受完美主義的信念、想法,所困擾吧!
    人之於動物最大的區別,在於人類會思考,而對於人類而言,記憶是思考的基礎,是思考的載體,如果沒有記憶本身,那人類又如何思考,如何從中提取自己所需的知識。 失去記憶=失去思考能力+情感交流的能力
    要成為一個完整的生命,必然會經過大大小小的失敗。而成功固然好,但失敗是比成功更有意義的。當我們願意接受失敗,臣服失敗,我們才能看清楚自己的脆弱和天賦,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相信的是甚麼?在不斷摸索的過程中,為什麼而活?逐步修正,調適自己。 勉勵自己當一輩子的學生,以永不熄滅的工作和學習熱忱。
    欲望是人生最大的風險,也是最大動力;複製(生產下一代)是人生最大限制,也是最大希望;修復是人生最大痛苦,也是最大更新。倒木不是廢材,死亡不是結束,時間能證明一切。 高中時期對人生目標的徬徨無知,毫無目標,喪失了探索人生的興趣,好比行屍走肉,國小、國中儘管學業超群,那又如何,高中上了理想中第一志願那又
    世界如此複雜,你必須學會裝傻。這邊的裝傻是切勿過分強調你的自尊,因為周圍的人看到的只是你的成就。在你沒有成就以前,拋下你的自尊吧!
    (一)否定心理創傷 (二)煩惱全來自人際關係 (三)割捨別人的課題 (四)活在當下 (五)結論
    在如今數位媒體蓬勃發展的時代,相信多數人都深受完美主義的信念、想法,所困擾吧!
    人之於動物最大的區別,在於人類會思考,而對於人類而言,記憶是思考的基礎,是思考的載體,如果沒有記憶本身,那人類又如何思考,如何從中提取自己所需的知識。 失去記憶=失去思考能力+情感交流的能力
    要成為一個完整的生命,必然會經過大大小小的失敗。而成功固然好,但失敗是比成功更有意義的。當我們願意接受失敗,臣服失敗,我們才能看清楚自己的脆弱和天賦,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相信的是甚麼?在不斷摸索的過程中,為什麼而活?逐步修正,調適自己。 勉勵自己當一輩子的學生,以永不熄滅的工作和學習熱忱。
    欲望是人生最大的風險,也是最大動力;複製(生產下一代)是人生最大限制,也是最大希望;修復是人生最大痛苦,也是最大更新。倒木不是廢材,死亡不是結束,時間能證明一切。 高中時期對人生目標的徬徨無知,毫無目標,喪失了探索人生的興趣,好比行屍走肉,國小、國中儘管學業超群,那又如何,高中上了理想中第一志願那又
    世界如此複雜,你必須學會裝傻。這邊的裝傻是切勿過分強調你的自尊,因為周圍的人看到的只是你的成就。在你沒有成就以前,拋下你的自尊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7/6(六),是我出國前往塔吉克攀登七千米前,倒數第二場公開活動。將來到熟悉的中山醫學大學,和嚮往山林的朋友們,分享從生態視角欣賞、行走於台灣的美麗山林,將會是一件多麼有趣與幸福的事。 詳細報名資訊如下,台中的朋友們,咱下個月見囉😉
    Thumbnail
    假日爬山的人意外多。輾轉抵達登山口時約早上十點,已有遊客三兩下山,男女老幼,配備萬全者頭巾腰包手杖一枚不少,輕便者薄衣薄褲短毛巾就上陣。 我們的出發時間和行裝都那麼不上不下,還是進了山。 山不會拒絕任何人,也不迎接。它只是看,看你迷眩在滿目林色,渾沌於鳥語蟲鳴。
    Thumbnail
    一個人去爬山吧!你會慢慢感受到山有多麼可親。
    07/13/2021 微登山   對山是一種敬畏, 有一種默契, 有一種順應。   5月12日下山後,沒有再登過山。 疫情進入三級,既然不要去登山,我就乖乖待在家。 雖然我去的山徑,多是荒無人煙。 無人的山徑去走走,應該也沒關係吧。 但我想就算無人煙,仍有天知,地知,山知,我知
    02/05/2021 方寸之間 究竟, 心有多大,山就有多大。 還是, 山有多大,心就有多大。   這一年,因疫情的原因,疫情讓國內旅遊精緻化,讓許多人更認識台灣。 2020年是台灣觀光局推動脊梁山脈的一年。 雖然疫情嚴重,但反而相對在某種層度上推動了登山。 我看到以前從來不去登
    06/28/2020 逆轉西稜 隨遇而樂   今年是台灣脊樑山脈旅遊年。 台灣雖擁有世界級的高山風景,但觀光局推動起來却並不容易。 登山的議題包山包海,登山口開始到下山這期間的各項安排就已經夠複雜了。 更別說如何到達登山口和下山後如何回家的交通問題,每條路線就需要分別去設計。   縱
    Thumbnail
      人文的山,意指登山背後的文化。本書從西方的登山史及美國形成一套面對自然的荒野哲學談起,接著轉向東方,談論漢文化下人與自然的關係,最後回到台灣的登山發展史,及當前迫切的問題與原因,並嘗試建構一個台灣新戶外文化的方法。山,不只是山,是人賦予了山價值與意義。筆者將試論登山及文化資產之「自然地景
    09/25/2016 山上的忘了   這幾年,登山的人常上新聞。 原本己經夠多的負面山難新聞外,還衍生出數起匪夷所思的桃色新聞。   這點真讓我難以接受,尤其是在如此單純的山上。 我一直認為,登山真是一件神聖的事,過程中是可以讓自己最接近虛空的時刻。 而登山需要的知識及技術,也非其他
    11/15/2012 我喜歡登山,登山除了本身就是一種興趣外。 還可以引伸出其他不同的興趣,像是攝影,攀岩,嚮導。 受到登山朋友的影響,我也參與了國家公園保育志工的工作。 除了可以延伸自己的興趣外,還可以為台灣的山林,盡一份自己的力量。   由一開始的資料審核,到面試及測試,接著各種課堂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7/6(六),是我出國前往塔吉克攀登七千米前,倒數第二場公開活動。將來到熟悉的中山醫學大學,和嚮往山林的朋友們,分享從生態視角欣賞、行走於台灣的美麗山林,將會是一件多麼有趣與幸福的事。 詳細報名資訊如下,台中的朋友們,咱下個月見囉😉
    Thumbnail
    假日爬山的人意外多。輾轉抵達登山口時約早上十點,已有遊客三兩下山,男女老幼,配備萬全者頭巾腰包手杖一枚不少,輕便者薄衣薄褲短毛巾就上陣。 我們的出發時間和行裝都那麼不上不下,還是進了山。 山不會拒絕任何人,也不迎接。它只是看,看你迷眩在滿目林色,渾沌於鳥語蟲鳴。
    Thumbnail
    一個人去爬山吧!你會慢慢感受到山有多麼可親。
    07/13/2021 微登山   對山是一種敬畏, 有一種默契, 有一種順應。   5月12日下山後,沒有再登過山。 疫情進入三級,既然不要去登山,我就乖乖待在家。 雖然我去的山徑,多是荒無人煙。 無人的山徑去走走,應該也沒關係吧。 但我想就算無人煙,仍有天知,地知,山知,我知
    02/05/2021 方寸之間 究竟, 心有多大,山就有多大。 還是, 山有多大,心就有多大。   這一年,因疫情的原因,疫情讓國內旅遊精緻化,讓許多人更認識台灣。 2020年是台灣觀光局推動脊梁山脈的一年。 雖然疫情嚴重,但反而相對在某種層度上推動了登山。 我看到以前從來不去登
    06/28/2020 逆轉西稜 隨遇而樂   今年是台灣脊樑山脈旅遊年。 台灣雖擁有世界級的高山風景,但觀光局推動起來却並不容易。 登山的議題包山包海,登山口開始到下山這期間的各項安排就已經夠複雜了。 更別說如何到達登山口和下山後如何回家的交通問題,每條路線就需要分別去設計。   縱
    Thumbnail
      人文的山,意指登山背後的文化。本書從西方的登山史及美國形成一套面對自然的荒野哲學談起,接著轉向東方,談論漢文化下人與自然的關係,最後回到台灣的登山發展史,及當前迫切的問題與原因,並嘗試建構一個台灣新戶外文化的方法。山,不只是山,是人賦予了山價值與意義。筆者將試論登山及文化資產之「自然地景
    09/25/2016 山上的忘了   這幾年,登山的人常上新聞。 原本己經夠多的負面山難新聞外,還衍生出數起匪夷所思的桃色新聞。   這點真讓我難以接受,尤其是在如此單純的山上。 我一直認為,登山真是一件神聖的事,過程中是可以讓自己最接近虛空的時刻。 而登山需要的知識及技術,也非其他
    11/15/2012 我喜歡登山,登山除了本身就是一種興趣外。 還可以引伸出其他不同的興趣,像是攝影,攀岩,嚮導。 受到登山朋友的影響,我也參與了國家公園保育志工的工作。 除了可以延伸自己的興趣外,還可以為台灣的山林,盡一份自己的力量。   由一開始的資料審核,到面試及測試,接著各種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