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7|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老子|道德經第33章】自知自勝

經文:

王弼本: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帛書(校):

知人者,知也。自知,明也。朕人者,有力也。自朕者,強也。知足者,富也。強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者,壽也。


楚簡


注:

  1. 帛書各句的斷點皆有「也」字,不知是否跟聽抄或讀音語氣有關。
  2. 帛書寫死而不「忘」者,壽也,有學者說是誤寫,有的說是「妄」,有的以「忘」字取代「亡」字,眾說紛紜。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智:對人、外界瞭解透澈。

明:明心見性的明,「明」包含「智」。


知人,應不限於對人的認識,知人與自知,可分別對應於外在與內在,向外求知,是生存的動機,往內探求,則能洞悉一切,兩者沒有對立,只是用的「功」不一樣,而兩相融合,才能了解內在與外在的關係,進而體悟個人與大道的關連,以致身心平和,富有內蘊。


「智」是運用腦力,進行歸納、分析、演繹、想像,「明」是再加上「能體悟」,心有所悟則明,體悟需要「身體」經歷,才會對某些關鍵的檻,有所感,然而,有經歷卻不一定能體悟,或者你以為的體悟,其實只停留在理解。


人大多時候只用「智」想事做事,而「身體」無感,因為大腦一直在運作,身體其實有很多感受都被忽略,直到有痛楚才被重視,我們都在依靠大腦給我們訊號而活,它透過介質刺激,告訴我們什麼是快樂、什麼是痛苦,我們相信不已,卻容易感到匱乏,殊不知身體產生的安定、愉悅才是真正的踏實。


這種由身體機能自發的踏實感,才會引發深刻的體悟,也才有可能啟發「明」。


所以,「明」的難處在於:需有身心靈一致的認識。

其中繞不開「身體」的感知、體會,

且需將理解與體悟融合成一回事。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强

力:源於元氣,是人體運作的基礎能量,形成精氣神,再轉化為智識、才能。

強:為有「力」的內核,強健穩固,不受物所累。與第36章「柔弱勝剛強」、第55章「心使氣曰強」的「強」,意思不同。


「勝人」雖有戰勝他人的意思,其中也蘊含某種努力,即透過氣力,努力學習,達到一定的成果,是有「力」的表現,但這種表現屬於外物的追求;自勝,無法用「戰」的,而是用「明」了解與包容一切,使心在平和穩定下茁壯發展,自勝是內求,但沒有放棄外物,而是內、外在相容,所以自勝亦含勝人,有「力」且「強」。


自勝,是了然卻不在意,有需求而無慾求,不因外界而影響自己的思緒,亦不使自己的意圖破壞自然規則,有底蘊不自負,能給則給,該退則退,活得自在又充滿活力。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富:不再追求超出己身所需,不缺則富。

志:真切知道自己的任務使命。


知足是一種領悟,無法強迫,需從「自知」、「自勝」做起,是「自知」、「自勝」的結果,認清自己,知道自己的邊界,才能知足。


「強行者」若解釋為:心使氣強行、強化意志,則並非正向意涵,通常會導向脆化、易斷、物極必反等概念。


本篇將「強行者」解為:帶有前述「強」核心的行者。


「強」行者,與道相連,知道自己從何而來,該往何去,他們「自知」且「自勝」,心思通明,掌握自性合度,心中自然有志,不徬惶不貪求,以行者之姿,努力前進。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不失其所」即是「合度」,凡事都有「度」,過於不及皆會產生影響,但「度」並非人類自創的法度、習慣、社會共識,其來源也不是來自仁義道德,而是在沒有這一切的狀態裡,從最根本、最純真的本性之中所生,那不是規範、也不是指令,所以自身不會感到被限制,若清空自身,它似乎會與意識融合,讓人自然而然就認為應該怎麼做,而這樣的行為、想法,合乎自身,也符合自然。


照此狀態而活,能「久」。

「久」意不在長生,而是沒有突如其來的噩耗,打破原本預定的生命軌跡。

所以,活得其所,是使自己融入道的運作之中,成為宇宙運轉機制的一部分。

人身雖小,但若人人合度,世界將處於正向的循環。


死而不亡者壽,或可分兩種角度來看:

「身死,精神不亡」

人過世了,他的精神仍存在人們的心中,或是他的貢獻將留傳後世,是在精神層面達到長壽,這屬於人文價值的評述。


「身死,道不亡」

當人活得其所,在其肉身,不做損毀身體之事,在其心念,不受紛雜訊息污染,身體強健、心靈開闊,一念一動,沉穩內斂、渾厚有力,卻是量力而行、不虛妄,因合度而與道合,即使身死,意識仍在道中。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