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生死思辨EP18|龍德上師:業力習氣存在心相續中,就像尚未被根治的疾病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只要是屬於三寶常住的物品,不予則不能取,若曾有意無心犯過這種過錯的,想起來都要去懺悔。

偷盜,叫做不予取,是指以貪、瞋、痴三種不清淨的動機來謀奪財物,主要都是由貪心的動機所引起。

大不予取:指竊取三寶所依物資、供品、僧眾共同的財物以及父母的財產、食物。

中不予取:指竊盜、掠奪或以暴力經商牟利、非法走私等不正當的各種欺誑手段,取走其他人的財物。

想方設法將他人物品據為己有,或不屬於自己的財物給予他人,都是屬於偷盜的行為。無論是自己親自動手或是唆使他人,偷盜罪業都是相同的。

raw-image


🎧前往收聽:https://bit.ly/3xuxHDT

● 精彩段落

偷一般的東西,就有偷一般東西的罪業;如果是偷三寶所依物,那罪就重得不得了。

本集內容可見:《佛王誓約》第168頁。

─────────────────

Podcast【生死思辨】──觀音山播客節目 (每週日更新)

https://sndn.link/fazang

你準備好迎接生死了嗎?不管你忽略或正視死亡,都無法真正地克服它,必須要透過不斷地練習,讓你的心為下一個未知旅程,做好準備。

「生死思辨」Podcast,節目內容為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西方極樂淨土祈願文》珍貴法義教授,為求生淨土必修的重要教法之一!

─────────────────


● 觀音山 佛法課程

◦ YouTube:《西方極樂淨土祈願文》法義教授

https://bit.ly/40ACA8p

◦ 教材:《佛王誓約》

https://reurl.cc/V6782R

◦ 主講/作者:龍德嚴淨仁波切 (龍德上師)

https://www.fazang.org/guru

◦ 觀看影音版,訂閱🔎觀音山 法藏YouTube

http://bit.ly/2GTXL0b

◦ 龍德上師 TikTok

https://www.tiktok.com/@lungdurinpoche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avatar-img
25會員
2.3K內容數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學佛修行的人,要懂得把握機會來修福修慧。因為學佛的慧命並不一定長長久久,有時候是很短暫,這與每個人結的佛緣有關。不管過去生結的緣如何,今生有幸接觸佛法,就要用心地深結佛緣。」修行主要是修福和修慧二類:孝順父母、布施供養、做利益他人等,屬於修福;念佛、拜懺、打坐、聽開示、讀佛經,減少煩惱,屬於修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典籍記載西藏有一位 佛智足尊者,想要親近一位大師學《密集金剛》。人家跟祂講:「站在那邊有一個男的手上有個繩子栓著一條狗,站在那邊那個老先生,祂就會《密集金剛》,你跟祂請法。」尊者看到祂其貌不揚,這就是第一個緣起,祂心裡起疑惑、輕慢,這緣起就不是很好。
農曆七月要報現世父母,還有累世父母的恩德,要多念〈報父母恩咒〉:南無 密栗多 哆婆曳 娑訶。持這個咒很好,可以延長現世父母的壽命福德。很多人拜祖先的時候,不知道要講什麼話,就念〈報父母恩咒〉追思祖德、報效親恩。非常殊勝的咒語!
慈悲 龍德上師:無知之人,才會以傲慢姿態無理對待他人。Lung Du Yung Jing Rinpoche:Those ignorant people would treat others arrogantly and unreasonably.
《佛說盂蘭盆經》:「若能以飯食、臥具、醫藥供養十方僧眾,藉此十方僧眾清淨共修,功德迴向之力,能使供養者,往昔七世父母、六親眷屬得遠離三惡道,現世父母及其本人,長壽無病無惱,衣食自然具足,身心安樂。」「七世父母」,多世的父母;「無惱」,沒有憂惱的意思。(供養僧眾)功德力很大,在《佛說盂蘭盆經》
不知道學佛修行要趁現在,行有餘力的時候,廣積功德、善行來解冤釋結,是最大的遺憾!該報恩的時候,沒有辦法好好去報恩。比如父母恩怎麼報?只有「修行」能報。這個人,曾經對你有知遇之恩,改變了你一生;曾經給了你一個道理和啟發,改變了你一生。怎麼還?唯有「修行」能還。要報恩、要還債、要了願
起一個貪心,貪這個人長得好看;貪這個人有權有勢;貪這個人有錢、有地位。光起這個貪心或者是爭權奪利、計較的心、鬥爭的心,以瞋恚心、嫉妒心跟人互動,當然免不了結下塵緣,而且境界差。如果壽短就離開這個世間沒有報應,來世再聚首那就更麻煩。 在路上開車,有的時候對方開車橫衝直撞,差一點大家就撞在一起了
典籍記載西藏有一位 佛智足尊者,想要親近一位大師學《密集金剛》。人家跟祂講:「站在那邊有一個男的手上有個繩子栓著一條狗,站在那邊那個老先生,祂就會《密集金剛》,你跟祂請法。」尊者看到祂其貌不揚,這就是第一個緣起,祂心裡起疑惑、輕慢,這緣起就不是很好。
農曆七月要報現世父母,還有累世父母的恩德,要多念〈報父母恩咒〉:南無 密栗多 哆婆曳 娑訶。持這個咒很好,可以延長現世父母的壽命福德。很多人拜祖先的時候,不知道要講什麼話,就念〈報父母恩咒〉追思祖德、報效親恩。非常殊勝的咒語!
慈悲 龍德上師:無知之人,才會以傲慢姿態無理對待他人。Lung Du Yung Jing Rinpoche:Those ignorant people would treat others arrogantly and unreasonably.
《佛說盂蘭盆經》:「若能以飯食、臥具、醫藥供養十方僧眾,藉此十方僧眾清淨共修,功德迴向之力,能使供養者,往昔七世父母、六親眷屬得遠離三惡道,現世父母及其本人,長壽無病無惱,衣食自然具足,身心安樂。」「七世父母」,多世的父母;「無惱」,沒有憂惱的意思。(供養僧眾)功德力很大,在《佛說盂蘭盆經》
不知道學佛修行要趁現在,行有餘力的時候,廣積功德、善行來解冤釋結,是最大的遺憾!該報恩的時候,沒有辦法好好去報恩。比如父母恩怎麼報?只有「修行」能報。這個人,曾經對你有知遇之恩,改變了你一生;曾經給了你一個道理和啟發,改變了你一生。怎麼還?唯有「修行」能還。要報恩、要還債、要了願
起一個貪心,貪這個人長得好看;貪這個人有權有勢;貪這個人有錢、有地位。光起這個貪心或者是爭權奪利、計較的心、鬥爭的心,以瞋恚心、嫉妒心跟人互動,當然免不了結下塵緣,而且境界差。如果壽短就離開這個世間沒有報應,來世再聚首那就更麻煩。 在路上開車,有的時候對方開車橫衝直撞,差一點大家就撞在一起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討論治理失道的三大原因與其對策。
瞋恚之五過失與修忍之五德 人們貪愛某物,得不到的很想得到,得到以後又怕它損壞、遺失,或被人搶奪。所以,佛陀說八苦都是來自於貪著。對外物的貪著而產生「求不得苦」;對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貪著,就有「愛別離苦」;有的是一看就討厭,再看更傷心,自己怨恨的人卻天天要見面,這是「怨憎會苦」。
我們看「欲放逸」的文: 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 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是譬喻我們內心貪、瞋、癡、等分的煩惱,而且毒蛇、惡獸這些頂多就是傷害我們的色身,它不會破壞我們的法身,更不會讓我們墮到三惡道去。所以說內心的煩惱比毒蛇、惡獸還要厲害。
Thumbnail
  原文:若心不能住一所緣,於一所緣,為令如欲,勘能住故,修止等時,若數觀察,住心不生,故於爾時則須止修,於止觀時以此當說。   心不能住一所緣,當我們關注一件事的時候,非常專心,不為所動。反之,當我們心不能專注在善緣上,容易胡思亂想,亂想的時候就煩惱所在的根源。   從踏入社會工作開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修心修行中遠離惡習、行善道的重要性,介紹了不隨轉善心要定住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善事中潛藏的一些意念和習性。最後,提出在生活中,要遠離惡習,不斷修心修行的重要性。
羅雲師兄 煩惱有很多種別名,其中一個就是「漏」,「漏」就是煩惱。阿羅漢漏盡,是貪、瞋、癡等永盡。當我們有煩惱,要隨時斷除,不然功德水漏失了,什麼時候才能功德圓滿呢? 我們人都不希望受苦,可是很奇怪,我們卻很喜歡去造作、積集苦的原因。而這苦的原因,其實就是煩惱與業。
羅雲師兄 日常生活當中,是否能夠覺察自己內心是否安住?心念是否清淨?或總是心猿意馬、妄想紛飛,雜念、邪念不斷地湧現?如果我們自己反省一下,心念無法調伏,無法令它清淨,到底原因是出在什麼地方?
Thumbnail
達賴喇嘛曾說,一個人會有破壞性的情緒,都是因為貪瞋癡慢疑引起的。因為貪不到,或是貪不夠,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愚癡衝動的行為,兩敗俱傷。又或是疑心另一半不忠,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不可挽回、玉石俱焚的憾事。又或是被人蓄意怠慢、輕賤、看不起,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不可饒恕的事情。 貪瞋癡五
Thumbnail
討論治理失道的三大原因與其對策。
瞋恚之五過失與修忍之五德 人們貪愛某物,得不到的很想得到,得到以後又怕它損壞、遺失,或被人搶奪。所以,佛陀說八苦都是來自於貪著。對外物的貪著而產生「求不得苦」;對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貪著,就有「愛別離苦」;有的是一看就討厭,再看更傷心,自己怨恨的人卻天天要見面,這是「怨憎會苦」。
我們看「欲放逸」的文: 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 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是譬喻我們內心貪、瞋、癡、等分的煩惱,而且毒蛇、惡獸這些頂多就是傷害我們的色身,它不會破壞我們的法身,更不會讓我們墮到三惡道去。所以說內心的煩惱比毒蛇、惡獸還要厲害。
Thumbnail
  原文:若心不能住一所緣,於一所緣,為令如欲,勘能住故,修止等時,若數觀察,住心不生,故於爾時則須止修,於止觀時以此當說。   心不能住一所緣,當我們關注一件事的時候,非常專心,不為所動。反之,當我們心不能專注在善緣上,容易胡思亂想,亂想的時候就煩惱所在的根源。   從踏入社會工作開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修心修行中遠離惡習、行善道的重要性,介紹了不隨轉善心要定住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善事中潛藏的一些意念和習性。最後,提出在生活中,要遠離惡習,不斷修心修行的重要性。
羅雲師兄 煩惱有很多種別名,其中一個就是「漏」,「漏」就是煩惱。阿羅漢漏盡,是貪、瞋、癡等永盡。當我們有煩惱,要隨時斷除,不然功德水漏失了,什麼時候才能功德圓滿呢? 我們人都不希望受苦,可是很奇怪,我們卻很喜歡去造作、積集苦的原因。而這苦的原因,其實就是煩惱與業。
羅雲師兄 日常生活當中,是否能夠覺察自己內心是否安住?心念是否清淨?或總是心猿意馬、妄想紛飛,雜念、邪念不斷地湧現?如果我們自己反省一下,心念無法調伏,無法令它清淨,到底原因是出在什麼地方?
Thumbnail
達賴喇嘛曾說,一個人會有破壞性的情緒,都是因為貪瞋癡慢疑引起的。因為貪不到,或是貪不夠,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愚癡衝動的行為,兩敗俱傷。又或是疑心另一半不忠,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不可挽回、玉石俱焚的憾事。又或是被人蓄意怠慢、輕賤、看不起,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不可饒恕的事情。 貪瞋癡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