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9|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壓迫與應對

    最近的內省是從一家預約餐廳開始,簡而言之,預約餐廳因前一組顧客遲到而延誤了餐期,多次詢問需等待多久皆回應無法確認,也沒有積極提醒上組顧客,考量到已經13:10,於是取消訂位離開,其後如實地在評論分享個人經驗,收到店家力度稍大的回應,激起了我內心的無比焦慮。

    其實哪有什麼關係呢?餐廳無比多,再吃別間便是。但焦慮仍是如影隨形如章魚般緊緊纏在心頭,夜深人靜午夜夢迴還會突然抽動,刷一波存在感。至此,原來事情可能不如評論後擔心反擊的如此簡單。

    我帶著焦慮、擔心、害怕與一些氣憤,跟我的心理師分享這些波動,這些波動雖隱晦卻暗潮洶湧,彷彿暗流要將我捲入海底,我們嘗試以各種我認識的語言描述這種感覺,然後慢慢的、不帶期待的觸摸,也許能摸到線頭理出一個故事。故事可能來自於過去,可能鐫刻於生命,更可能一直在等待我回顧。

    「被壓迫的感覺」為自己發聲後被噤聲、說出自己想法後被反駁、談論自己意見後被否定,在長大的過程中,這些事似乎不斷重播,年幼尚沒有長出足夠能力的我是怎麼應對的呢?把自己縮成一球躲在山洞裡,洞口還必須用樹葉遮蔽,等待動靜(威脅、危險)過去,才敢探出頭來。這是那個10歲女孩能做的,30年後的我能做什麼呢?

    依樣畫葫蘆地躲進洞穴裡,還是有其他選擇?我願意為自己付出哪些嘗試呢?

    我願意盤點資源,捍衛自己的權益!即便需要付出成本與代價,但若是再發生一次,我感謝我自己,為了自己挺身而出。帶著害怕前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