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7|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單車失竊記》讀後心得(下):在瀕死的絕望裡看見生的渴望

《單車失竊記》是一本讓人很著迷的小說,我遲至今年才讀了這部作品,實在覺得相見恨晚,而除了在上一篇提到的小說場景描述以及語言與創作的哲思之外,還有一個在這部小說裡面很迷人的概念,也就是我標題所寫的「在瀕死的絕望裡看見生的渴望」。

莊嚴地忍受命運的變化

作者在後記中提到:

正如古希臘史學家波里比奧(Polybius)說的:「最具有教訓意義的事情莫過於回憶他人的災難。要學會如何莊嚴地忍受命運的變化,這是唯一的方法。」我藉由寫小說,試著學習「如何莊嚴地忍受命運的變化」這回事。 (《單車失竊記》,第386頁)

或許十年前這部小說剛出版時,我就開始看這部小說的話,還沒辦法在閱讀的過程中,讀出小說中的人物如何看待生命這回事,畢竟當時的自己也不懂什麼是「命運的變化」,大二大三的我或許只能感受到命運是不斷地向上、不斷地往前,甚至堅信著自己的人生會有一番大作為。

走到如今,稍微脫離了一點大學生的稚嫩,看著身旁的人們以及自己在大學畢業後各自有了不同的發展與境遇之後,對於看待人生的角度,才又有了一些想法。而正如作者所說,其實學習看待人生,也是一個長久的功課,像是作者透過寫小說學習「如何莊嚴地忍受命運的變化」,而作為讀者,則是透過讀小說學習「如何莊嚴地忍受命運的變化」

關於動物們的心情書寫

第二次在動物園遇到折井老師時,靜子遠遠地看到他遞了一支竹竿給一郎。一郎拿著竹竿,將手伸出獸籠,我們才發現,那附近有一棵木瓜樹,上頭的木瓜已經成熟了。一郎用那支竹竿刺中木瓜,然後將木瓜取回獸籠。靜子要到很久以後才理解,為什麼折井老師不直接採木瓜給一郎,他要一郎維持著對周遭的感覺,他不要一郎在獸欄裡覺得什麼都很絕望。 (《單車失竊記》,第275頁)

小說中,有很多關於動物的書寫,與其說是動物,不如說小說把所有的生命都視為同等的存在。如一直圍繞在老鄒身旁的白頭翁,叢林裡的象群、林旺爺爺,又或是圓山動物園的描寫,以及蝴蝶的描寫等等。

關於生命與生命之間的溝通,小說中利用作者的筆觸,帶著讀者從動物的行為、身體型態、眼神、甚至是聲音,讓我們也從中感受到這些生命的情緒和這些生命所帶來的故事。

小說中,描寫甚多的動物莫過於大象,我自己是很喜歡看大象,去到動物園的時候我也總會去看大象,總感覺大象龐大的軀體有著很多很多的故事,而以前的我並沒有對大象又太多的了解。看了這部小說之後,了解了在二戰時期象群在叢林中作戰的作用。小說裡藉由大象軀體的移動來書寫叢林的空間,藉由象群的低吟以及象群的姿態來書寫叢林中的情感與氛圍。許多關於象群的移動的描寫、動物園內的大象「瑪小姐」的描寫,甚至是從阿妹到林旺的描寫,在象的生命中,讀者也紮實讀到了關於生命給人的撼動。

曾經象是這片叢林、山脈的精神,牠們巨大又罕行殺戮的身軀是慈悲的化身,細小卻閃現智慧的雙眼暗示著情感與靈性。 (《單車失竊記》,第312頁)
人類有一天會知道,象和牠們一樣理解黑夜、森林、雨季與傷心。當長老母象倒地時,其他的象完全停步,圍繞著牠。牠們用長鼻摩挲著彼此的背,發出不可思議的輕柔低哼聲。夜晚氣溫逆轉,較接近地面處形成較佳的隔音層,那低哼聲因此得以傳到遠方的山谷,而後又嗡嗡迴響回營地。 (《單車失竊記》,第316頁)


在瀕死的絕望裡看見生的渴望

然而,再怎麼樣的悲傷、痛苦,在近乎絕望的泥沼之中,作者總在小說中,給了我們一些繼續非得要前進的某個力量或方向。

「一定要。就好像人生只能循著一條固定的路線去走一樣,不能回頭、不能繞路。」(《單車失竊記》,第307頁)

關於「命運」,或者說「運命」,也是這部小說中探討的一個重要的議題。作者把戰爭處理成一個不得不經歷的事件,把叢林的艱苦視為一個不得不走的路,不得不經歷的時間。同時,由於出自於「身不由己」,也凸顯出了戰爭的無奈和歷史的既定性。台語的「運」在「命」前,當小說中使用台語敘事時,同時也表現了在生命的必然之前,半分是因為運氣,而使得不同的生命走向了各自應去的方向。

但是關於「生」,作者讓我們看見了書中生命展現了對於「活下去」的渴求和希望:

在那個和日軍對峙的時間裡,當他能短暫地睡著的時候,一睜開眼,看見那樹仍然長出新葉,仍然有陽光透過那些葉子的間隙落下來的感覺,是他一生裡面最美好的經驗。他知道自己還活著,樹也還活著。他說,痛苦會在那一刻走錯房間。 (《單車失竊記》,第355頁)

這一段描寫了小說中的角色穆班長如何把緬北叢林的戰役當成是自己的生日,因為有樹、有象群,讓生命與生命之間可以彼此交纏、依靠,而生存下來。小說中重複因為樹而重獲的新生,還有很多很多,甚至連腳踏車也因為與樹的種子一同被埋入土中,而交纏著隨著樹長了出來。時間的流,因為生命而被具象化了出來

而「新生」,對於生的迷戀與渴求,也凸顯在小說的一個主線「單車失竊」,又或者並不是「失竊」,這是一個要重新找回生命的故事,包含腳踏車本身,也被這部小說當成了一種生命。小說中寫到了收藏家如何讓老腳踏車重新獲得新生,在修復的過程中,讓物品曾經經歷過的歷史又活了過來,讓部件與部件的搭配和運轉,重新啟動它曾經經歷過的時代。

窗外已然天光了。此刻的我將會停下筆走到窗邊,用有點暈眩的腦與眼看著天空的雲和城市。這世界乍看之下一如往常,沒有什麼改變,但我知道,那已經是和昨天以前的世界,產生了微小差異的新世界。風裡的微小昆蟲、從遙遠的恆星傳到這裡的光、玻璃上的灰塵,都不再相同了。 (《單車失竊記》,第335頁)

我也很喜歡小說最後的書寫,始終不改這部小說的核心主題,尋找腳踏車的主角,掉入了另一個個歷史時空之中,我想同時是對於生命的探索,而最後重新修好了的新生命、新腳踏車,乍看之下沒有什麼改變,但是卻因此對於這個世界又產生了某種新的生命意義。所以最後即便是空轉,作者也讓那部腳踏車再重新「活了過來」,甚至最後在主角母親的迷濛意識中,讓不在的主角父親,也若有似無的重新「活了過來」。


值得品味的,關於生命的氣息

看完小說之後,儘管它所描寫的,「是一個你無法好好哀悼,無法好好愛的時代」。有沉重的部分,但是讀者也仍然可以在小說中看得到對於生命的希望。

作者在後記中寫道:「我期待讀者和書中人物彼此能感受到彼此的情感、踩踏時的頻率、汗味與不協調的呼吸,流淚與不流淚的悲傷。」在閱讀小說的過程中,閱讀的時間之流也不會停下,一如小說中人物的時間流、歷史的時間流也不會停下,所以「沒有人停下來,不必彼此呼喚、親吻,就只要無聲、艱難、飢渴又平靜地踩踏下去。(第389頁)」

而閱讀這部小說的感覺,也如小說中的主角聽著靜子的故事後的那段描述,就是一個很好的註腳:

故事總是在你無法得知自己是如何從過去來到線在的此刻而存在,我們一開始往往不懂它們為什麼在時間磨損下仍然冬眠似的在某些地方活存著,但在聆聽時,總覺得它們被喚醒後,隨著呼吸進入你的身體,像針一樣沿著脊椎鑽進你的腦袋,然後又忽冷忽熱地刺在心上。(《單車失竊記》,第363頁)

書籍資訊

《單車失竊記》
作者:吳明益
臺北市:麥田出版
2015年7月
ISBN 978-986-344-244-8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內容總結
單車失竊記
5
/5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寫下沒有後悔的人生 | Guan-Yun W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