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在準備三個報告跟三個作品集(類似論文)
內容有:1.語言學中語言景觀的研究與觀察,2.選一家歐洲的公司並觀察它如何進行內外溝通,3.跨文化中的產品or廣告or文字使用比較
可能由於溝通上或學習環境上的文化差異,及內容可呈現的範圍很大,儘管找教授確認題目方向後,還是有點怕怕的,怕離題,怕內容不是教授想看的,怕做得不夠學術,怕太學術很無聊很生硬等等。
也因此我在構思題目上,報告架構取捨上,如何呈現上,使用的例子及形式上,花了不少時間琢磨。
我想做得精準,內容學術又有生活可視度,我想在報告時不是只有我在講,而是真能引起台下的人共鳴及帶給他們一些東西及迴響。
這個過程,我常否定自己,甚至對自己不滿,覺得沒有效率,過去那個很有想法能快速做決定且知道該如何佈局的自己在哪?
就這樣,這三個報告直至報告前我才完成。雖然教授給的評論跟同學的反應都很不錯,教授甚至說:「完美!不能再更好了。」(德文:perfekt, es kann nicht besser sein.)儘管如此,我還是覺得心裡有個不滿足感,我還是覺得其實可以更好,我還是覺得不夠好,我知道自己哪裡可以改善自己哪個音沒有發好等等。我發現那時的自己沒有辦法肯定自己,沒有辦法接受稱讚,儘管對象已是教授。
但為什麼要因為過程沒那麼順利就否定自己所有的努力及成果呢?為什麼要因為自己壓線完成就一點也不給自己肯定,甚至於別人給的肯定也被我攔至門口呢?那時候的自我效能感跟滿足感好低呀。
仔細想想,我的評斷標準對自己真不公平呢。這麼一來便全盤否定了努力的自己和那些不斷嘗試與修改的過程。
嘿,我想跟你說:
「敞開心接受所有的情況,然後想辦法解決處理,看清當中的癥結點,對症下藥,再用聰明的方法前行和努力。要肯定自己每一個微小的努力和成就,用正確的眼光看自己。往前就對了。先求有,再求好。相信下次遇到類似任務,妳會用新的方法和角度切入及面對。我對妳有信心。一起走吧。」
Believe in yourself and your abilities. Your potential will grow as you take action.
Don’t worry, don’t overthink. Just do what you can and take it step by step.
經過這次的經驗,知道該如何更有效的處理它完成它了。沒關係啦,下次就不會這樣了。原諒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