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詩〕雪萊〈歐濟曼迪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旅人自古國來,告訴我:

「大漠裡,兩條無身軀的石腿

龐然站立……一旁,黃沙半鎖

一張斑駁破碎的面容,蹙眉,

雙脣緊抿,倨傲君臨的冷漠

足見匠師深諳那份狂熱,

刻印於頑石,未與那描摹

之手、餵養驕態之心俱亡;

礎石上,兩句字跡宛然:

我乃歐濟曼迪亞,眾王之王;

諸霸主,觀我偉業,爾將興嘆!

餘皆不存矣。碩大無朋的頹圮

遺跡之外,平沙寂寂,荒蠻

無垠,向迢遙遠方迤邐。」


譯者按:

雪萊(Percy Bysshe Shelley, 1792–1822),英國浪漫詩人,生於薩克斯(Sussex),出身望族,畢業於伊頓公學。就讀牛津大學的第一年,與同學將合撰之《無神論之必然》(The Necessity of Atheism)寄給教職員,且堅不認錯,遭退學,其父亦斷絕金源。1811年,與16歲少女哈莉特.威斯布魯克(Harriet Westbrook)私奔至愛丁堡成婚。1814年,復與16歲才女瑪莉.戈德溫(Mary Godwin, 1797–1851)私奔至時局動盪的法國。1816年,哈莉特自沉而死,雪萊與瑪莉完婚。1818年,遷往義大利,持續為肺病及幻覺所苦,瑪莉撰成小說《科學怪人》(Frankenstein)。1822年,乘自用小船往訪好友拜倫(George Gordon Byron, 1788–1824),回程遇暴風雨,十天後遺體被尋獲,在海灘上火化,葬於羅馬。得年二十九歲。

至於歐濟曼迪亞(1303 BCE–1213 BCE),為古埃及十九王朝第三位法老拉米西斯二世在希臘文獻中的稱號。公元前1279年即位,為史上在位第二久的法老;戰功彪炳,為古埃及之最。其雕像據云高逾17公尺,其木乃伊現藏於開羅的國立埃及文明博物館。

本詩寫於1818年,拿破崙見逐於聖海倫娜島之後,或許意有所指。格律屬十四行詩,韻腳原應為abab-cdcd-efefef,但第二行stone及第四行frown押得有點險,第七行things及第十行kings更直接出格,改讓這兩行押韻。雪萊出格,我的翻譯也儘量存真,唯為了文意,不得不稍作妥協,將第七、八行的韻腳對調。寫詩難,譯詩亦誠難矣。


原文:

Ozymandias

I met a traveller from an antique land,

Who said—“Two vast and trunkless legs of stone

Stand in the desert.... Near them, on the sand,

Half sunk a shattered visage lies, whose frown,

And wrinkled lip, and sneer of cold command,

Tell that its sculptor well those passions read

Which yet survive, stamped on these lifeless things,

The hand that mocked them, and the heart that fed;

And on the pedestal, these words appear:

My name is Ozymandias, King of Kings;

Look on my Works, ye Mighty, and despair!

Nothing beside remains. Round the decay

Of that colossal Wreck, boundless and bare

The lone and level sands stretch far away.”

文學、電影、翻譯 以及常常冷落的音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正如現代戲劇大師皮蘭德婁挑戰觀眾對劇場的認知,詩人威廉斯也極盡後設之能事,彷彿和英詩資深讀者開了個玩笑。
有趣的是,這首詩也指向自身。西方傳統素以詩人為創造者(maker)。創造驚悚意象、不朽聲籟的詩人,不也是無視天高地厚,斗膽盜火的人間造物者?
濟慈讀之大為激動,兩人直讀到上午六點才分手。十點,克拉克吃早餐時,桌上已躺著濟慈寄來的這首〈初窺柴譯荷馬〉。
這首布雷克的小品名篇,收錄於《天真與世故之歌》,是各種英美詩選及教本的常客。詩中的「摧毀」,無論是道德的墮落,還是肉身的劫毀,都叫人心驚不已。
為星空下露宿的所有人而鳴/士兵與貧者,皆無緣歡笑。
蘭鐸已臻七旬,而白朗寧年僅三十三,足見蘭鐸的眼光,及極力推崇後進詩人的雍容器量。
正如現代戲劇大師皮蘭德婁挑戰觀眾對劇場的認知,詩人威廉斯也極盡後設之能事,彷彿和英詩資深讀者開了個玩笑。
有趣的是,這首詩也指向自身。西方傳統素以詩人為創造者(maker)。創造驚悚意象、不朽聲籟的詩人,不也是無視天高地厚,斗膽盜火的人間造物者?
濟慈讀之大為激動,兩人直讀到上午六點才分手。十點,克拉克吃早餐時,桌上已躺著濟慈寄來的這首〈初窺柴譯荷馬〉。
這首布雷克的小品名篇,收錄於《天真與世故之歌》,是各種英美詩選及教本的常客。詩中的「摧毀」,無論是道德的墮落,還是肉身的劫毀,都叫人心驚不已。
為星空下露宿的所有人而鳴/士兵與貧者,皆無緣歡笑。
蘭鐸已臻七旬,而白朗寧年僅三十三,足見蘭鐸的眼光,及極力推崇後進詩人的雍容器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漫步絲綢般太平洋 讓陽光淋成金色 荒島岩壁上嵌著有羽毛的屍首 一首詩草草埋葬睡前人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影響,尤其是在繁忙的職場生活中對文學的忽略。回憶了自己在新竹的寒冷冬天,雪萊的《西風頌》,表達了人在現實與內心追求之間的掙扎。即使生活忙碌,文學依然是值得珍惜和回味的精神食糧。
Thumbnail
《雪國》就像一幅繪畫,畫紙是輕薄的形式,承載一個具有現實深度,但本質飄緲的世界。生死之間,就像春天飛櫻,冬日飄雪,只停留掌心一時半刻,旋即消融眼底。川端捕捉呈現那美麗,但訴說這終究是一場徒勞。
雪落在五月的海裡 沒有融,直直往下沉 海面冷 海底深處,更冷 你就坐在海邊 望著前方的藍 迎風的雪落滿你的頭頂與雙肩 沒有融 遠方有人喊你的名 問你是否安好 海浪淹起、又退去 你不回應 不再述說在雪中溺水有多麼難受 也不再述說雪如何在海的深處翻騰 遲遲無法沉澱
攝影:Nicole L. 秋日間懷古 烏頭子 空山寥寥,黃葉蕭蕭。 斯人不來兮,暮待之以朝; 斯人或來兮,兩無語而意消。 歸去也,衣飄飄,路迢迢, 誰同其孤標? 月在青霄。 玄誌: 這首詩寫得秋氣颯颯,是一首深心懷遠的「長相思」。淺者,或難免將之視為一首思念戀人、友人的
找到了人找到自己 灌了風沙灌進了你 這個世界糟糕透頂 還好有你滯留這裡 你不知情我不願意 春夏秋冬一個四季 炙烈瘋狂依舊清醒 買醉沒有任何意義 他來去自如你被困在原地 你說你人在哪裡 他說打算徹底安靜 我沒有說話的權利 只能看著你獨自綻放美麗 我能為你做的只有悄聲無息
Thumbnail
附錄:用極為迷你的聖書體雕刻於翅膀背面的詩句,經研究員轉譯後收錄於此。(與 No. 003 的詩歌可互相對照。日與夜似乎對此文明有非常重要的象徵意義。)
Thumbnail
我們在如同屋簷的石壁陰影處停下,等候烈日的推移,這樣就不用一直追著陰影移動。我坐在石塊上望著天邊朦朧泛白的遠山,忽然一道白光閃現。
是否記得初相逢的二月 寒意逼得抖擻的唇齒 道不出離別的滋味 是否記得和平島的浪濤 激得岩石殘缺而美麗 我說那是天的塑像            美得讓詩人寫不出一首讚頌的歌 是否記得戲院外的傍晚 在擁塞的人群中尋覓 喚住妳倩人的身影            急切的眼裡 不禁地為拉上的簾幕流出一滴
寒峻的雪嶺高高 低沉的青海青 寒意未盡的初春 舞弄愛的晨光 要我去看濃眉的妳 時間忘卻了我 就如我忘卻如雲般的妳 蒼老的花 憨癡的樹 再也不是昔日那般年輕 雲依舊泊在藍海 沒有泛舟的日子 顯得嬌弱的驕陽 似乎是一首古老的歌曲 唱曲就叫─豔陽天 學庸70.11.2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漫步絲綢般太平洋 讓陽光淋成金色 荒島岩壁上嵌著有羽毛的屍首 一首詩草草埋葬睡前人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影響,尤其是在繁忙的職場生活中對文學的忽略。回憶了自己在新竹的寒冷冬天,雪萊的《西風頌》,表達了人在現實與內心追求之間的掙扎。即使生活忙碌,文學依然是值得珍惜和回味的精神食糧。
Thumbnail
《雪國》就像一幅繪畫,畫紙是輕薄的形式,承載一個具有現實深度,但本質飄緲的世界。生死之間,就像春天飛櫻,冬日飄雪,只停留掌心一時半刻,旋即消融眼底。川端捕捉呈現那美麗,但訴說這終究是一場徒勞。
雪落在五月的海裡 沒有融,直直往下沉 海面冷 海底深處,更冷 你就坐在海邊 望著前方的藍 迎風的雪落滿你的頭頂與雙肩 沒有融 遠方有人喊你的名 問你是否安好 海浪淹起、又退去 你不回應 不再述說在雪中溺水有多麼難受 也不再述說雪如何在海的深處翻騰 遲遲無法沉澱
攝影:Nicole L. 秋日間懷古 烏頭子 空山寥寥,黃葉蕭蕭。 斯人不來兮,暮待之以朝; 斯人或來兮,兩無語而意消。 歸去也,衣飄飄,路迢迢, 誰同其孤標? 月在青霄。 玄誌: 這首詩寫得秋氣颯颯,是一首深心懷遠的「長相思」。淺者,或難免將之視為一首思念戀人、友人的
找到了人找到自己 灌了風沙灌進了你 這個世界糟糕透頂 還好有你滯留這裡 你不知情我不願意 春夏秋冬一個四季 炙烈瘋狂依舊清醒 買醉沒有任何意義 他來去自如你被困在原地 你說你人在哪裡 他說打算徹底安靜 我沒有說話的權利 只能看著你獨自綻放美麗 我能為你做的只有悄聲無息
Thumbnail
附錄:用極為迷你的聖書體雕刻於翅膀背面的詩句,經研究員轉譯後收錄於此。(與 No. 003 的詩歌可互相對照。日與夜似乎對此文明有非常重要的象徵意義。)
Thumbnail
我們在如同屋簷的石壁陰影處停下,等候烈日的推移,這樣就不用一直追著陰影移動。我坐在石塊上望著天邊朦朧泛白的遠山,忽然一道白光閃現。
是否記得初相逢的二月 寒意逼得抖擻的唇齒 道不出離別的滋味 是否記得和平島的浪濤 激得岩石殘缺而美麗 我說那是天的塑像            美得讓詩人寫不出一首讚頌的歌 是否記得戲院外的傍晚 在擁塞的人群中尋覓 喚住妳倩人的身影            急切的眼裡 不禁地為拉上的簾幕流出一滴
寒峻的雪嶺高高 低沉的青海青 寒意未盡的初春 舞弄愛的晨光 要我去看濃眉的妳 時間忘卻了我 就如我忘卻如雲般的妳 蒼老的花 憨癡的樹 再也不是昔日那般年輕 雲依舊泊在藍海 沒有泛舟的日子 顯得嬌弱的驕陽 似乎是一首古老的歌曲 唱曲就叫─豔陽天 學庸7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