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4|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格陵蘭的曾經~有動物、有植物


不知道大家對格陵蘭(Greenland)的印象是什麼?我在過去對格陵蘭只有很模糊的印象,知道它大部分位在北極圈內,是一塊寒冷空曠的大地。


後來讀了Jared Diamond的《大崩壞》之後,才知道格陵蘭在中世紀時,曾經有一群維京人住過。他們在格陵蘭建立了兩個殖民地,而且「格陵蘭」這個名字,就是維京人「紅髮艾瑞克」(Erik the Red)命名的。


可是,隨著小冰河期(Little Ice Age)的降臨,格陵蘭兩個殖民地的維京人開始面對越來越艱難的環境;到最後,等到16世紀有一位傳教士到達格陵蘭時,已經找不到任何人還活著了。


不過,在中世紀溫暖期,地球的溫度上升的幅度其實不算太大(至少沒有最近這段時間大啦),但是已經足以讓格陵蘭變得可以住人。當然,近代的全球暖化,甚至讓格陵蘭當地居民開始種起草莓來喔!


但是,在地球這麼長的時間(46億年),地球也歷經過無數次的暖化與冰河期,有些時期可能比最近還要溫暖,是不是也曾經出現過更多樣的動植物呢?


最近有個研究團隊,為了想要回答這個疑問,分析了1993年從格陵蘭冰原的中心地區取得的冰磧。結果他們發現了柳樹的芽鱗、129個岩石麥蓬蕨(Selaginella rupestris)的孢子、一顆罌粟屬植物的種子、155個土壤真菌(Cenococcum geophilum)的菌核、昆蟲腿和複眼的殘骸、以及7塊被子植物木材。



其中那7塊被子植物木材,研究團隊對其中三塊做了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發現它們應該也屬於柳樹屬(Salix)的植物。另外4塊在論文中沒有提到,就不能確定是什麼了。


至於昆蟲腿和複眼的殘骸,研究團隊認為其中有一個複眼應該是蒼蠅的複眼,但是其他的殘骸,論文中並沒有提供鑑定的結果。至於說為什麼,可能是難以鑑別、也可能研究團隊中沒有昆蟲專家,這就不清楚了。


另外,研究團隊還發現了所謂的「宇宙成因核素」(cosmogenic nuclides)。宇宙成因核素是宇宙射線與地球大氣或地表物質撞擊後,所產生的稀有同位素,如鈹-10(10Be)、鋁-26(26Al)、氯-36(36Cl)以及碳-14(14C)。研究團隊藉由測定宇宙成因核素中的鈹-10與鋁-26,測出這些冰磧最後暴露在外界的時間應該不會超過110萬年。


總而言之,在過去的110萬年內,格陵蘭也曾經完全沒有冰!那時的格陵蘭有花草有蟲子,除了沒有人(人大約在20-30萬年前才出現),可能也有著一片好風景呢。


參考文獻:


Bierman, P. R., Mastro, H. M., Peteet, D. M., Corbett, L. B., Steig, E. J., Halsted, C. T., Caffee, M. M., Hidy, A. J., Balco, G., Bennike, O., & Rock, B. (2024). Plant, insect, and fungi fossils under the center of Greenland's ice sheet are evidence of ice-free tim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21(33), e2407465121. https://doi.org/10.1073/pnas.2407465121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