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以為像經濟學概論這類書是與我無緣的,直到這週都泡在皮凱提教授的《平等的反思》、《資本與意識形態:經濟學知識漫畫》中,才覺得我們其實可以用非常貼近生活周遭的經驗,來初步理解經濟學。
從求學階段就不斷聽老師們提到的偏鄉教育資源不均(就算是都市,光是南北就有差異了)、進入職場後所感受到男女薪資在職位與比例上的差異、或是直接引用先前某同事的閒聊,那個誰誰誰不工作也沒差,家裡可以讓他挖礦,直接少奮鬥20年。
我們所處的社會相較於過去早已經更平等了,對吧?那為什麼我們內心所感受到的不平等卻與日俱增?
法國經濟學教授托瑪.皮凱提在《二十一世紀資本論》和《資本與意識形態》兩本巨著後,出了這本厚度相對薄的「小書」《平等的反思》(這邊忍不住還是想吐作者槽,對剛理解經濟學理論的圈外人來說還真不小XD)
一開始帶出幾個里程碑,讓我們看見數據下,全球各地的平均壽命、健康條件、教育與文化、醫療水準等,都有顯著提升,然而皮凱提要我們不能忽略這些生產與所得之所以能成長,是靠過度開發地球資源換來的,觀看經濟成長不是只靠單一指標,這背後要探討的,就是整個全球經濟體系與貧富差距的關係了。
皮凱提也很用心的講古,在法國大革命、歐洲工業革命後不斷有制度創新,包括財稅與軍事、民主化進程等,促進了經濟發展,成就了西方的崛起。然而,歐洲的軍事科技優勢和殖民剝削也加劇了全球不平等。
最讓我印象深刻是海地的例子,這個法國前殖民地,在蓄奴時代盛行時,不但成功達到奴隸起義推翻殖民政權,更是黑人對抗歐洲強權並取得獨立的第一例。然而這是因為法國在後來開著戰艦,炮口對著他們並簽下同意償還巨額債款,彌補奴隸主的損失交換而來的,這個條件影響了海地近兩世紀的發展,也使他們成為美洲唯一的最低度開發的國家。
若以全球發展程度平均化來看,各國間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小是肯定的,但許多國家內部的貧富差距卻逐漸惡化,為什麼呢?因為金融資本開始能在全球流動(聽過避稅天堂?)、一些福利國家政策的退縮(有些國家是缺乏民主或福利政策,這就要探討各國歷史了)、部分產業因應時代薪資能急速成長(恩...你我都很熟悉)等各種條件,造就了這個我們以為只有金錢才造就貧富差距的社會,事實上更包含歷史、政策、人民的意識等多方又複雜的原因。
要打造一個完全沒有貧富差距的國家居然那麼難?皮凱提最後還是有留了一手,提出一種社會主義與重分配策略,大抵來說是比歐盟更有號召力、稅制上也比累進稅(一種越富課越多稅)更具權威的一種策略。恩......到底那一國會最先有這種 guts 執行呢?或是有哪個富人真願意使出「均富卡」?我很好奇。
若以台灣近況來看,不可否認在未來無法預測的事態下,有時抗爭、衝突與危機很可能會繼續發揮關鍵影響力,這也能讓我們在平等史上能繼續發聲。強大的社會動員力量也讓我聯想到台灣好幾次的上街遊行,皮凱提說得很好:
「認為人們會自然而然對公平而自由開放的制度擁有共識,只要將之付諸實行就能粉碎菁英階層的抵抗,是一種危險的錯覺。」
最後我不斷思考書名中需要我們「反思」的,究竟是指什麼?
於我來說,或許是打開了我從不曾真心想要了解在貧富差距背後的原因,只想一昧怪罪不公平誕生的那個思想,也明白不是一定要依靠暴力才能解決各地的不平等問題。皮凱提在援引各種數據與歷史條件後,提出看似可行的辦法,這有沒有辦法應用在台灣本身的條件呢?我會期待後續更多書友完讀的想法。
而我覺得最發人深省的是這段話:「已經實現的進步應該作為未來進步的養分,而不是用來助長自我感覺良好的心理,這種心理太常成為各種表裡不一行動與棄之不理的藉口。」
只要你有體驗過那麼一點點不平等的感受,不管是在學、職場、性別......那麼不要忘記有這樣的意識存在,也不要覺得什麼都不做,自然有人會懂自己的這種想法。有意識地持續行動與對話,將這些經驗成為墊腳石,也是能繼續推動社會進步的養分吧。
此次衛城出版為了這本書,也特別邀請到台北市議員苗博雅,以及資深國際記者楊智強,由青平台基金會董事長陳俊宏擔任主持人,一同帶大家來了解平等是什麼?台灣有達到平等嗎?台灣不平等的案例?以及當今台灣的下一步又該邁向何方?
首先由議員苗博雅分享他所看見的台灣不平等問題:性別、社會住宅、原住民族的外加名額、同婚……一一闡述現代台灣的不平等與立場與嚴重分歧,換個視角,我們所認為的平等,對異溫層的人來說,卻是絕對的不平等;同一起案件,你要由政治觀點來看,還是司法觀點?光是觀看角度不同就難以有共識。他呼籲:「大家不要覺得平等是一個絕對改良。」因為平等,是號召力最強、但最容易被扭曲的口號。
如何在碎片化的世界找到共同認知?尤其現在的社群媒體分眾化、年輕化,更容易出現資訊落差時,我們可以觀察那些塑造自己是維護平等的人,是否很常透過貶低他人或族群,來拉抬自己聲勢?(e.g. Trump)而這也造就一個奇妙的社會觀點:It’s not the fact, but it’s true.(我知道他講得或許不對,但他講中我的心聲)。
討論一個大家有共同認知的平等是如此困難,永遠無法對焦,但我們要因此悲觀閉門造車嗎?倒也不是,苗博雅相信,如書中皮凱提所講過,當時間拉長至百年,我們整體的平等還是不斷的在前進當中,而持續與不同族群的對話,就是一個漸進式改良。
資深國際記者楊智強則從在報導者時期所寫過的移工不平等問題切入,他也觀察到,舉凡國內海外,最不平等被對待的,始終都是外來族群。他在揭露了烏干達學生被騙來台灣當學工後,雖然因媒體的擴大報導,讓這起事件被社會正視,還促進了相關法案改革,但楊智強也發現,隨著台灣缺學生、缺工的問題持續擴大,並且不斷引進移工,許多我們還看不見的不平等仍持續發生,且待在同溫層太久,容易覺得大家都要明白移工困境,實則不然,大家也更容易因為一個偏見,而被放大該族群的犯罪率。
他也希望,台灣人在對移工產生各種偏見前,也要試著了解背後脈絡,並更有耐心去了解一件事情。
最後引述兩位講者所言,台灣在面對各種不平等下,究竟要怎麼改進呢?法律的明確規範確實可以是一個方法,並且結合各大社會、教育、政治等機關找出實際數據,明確呈現問題;但更多的,是希望大家持續對這些社會議題有所關注,還有找出成功典範作為案例,並吸引更多人投入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