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3|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泰緬邊境小鎮 | 美索

前情提要,身為一個國際教育在讀的碩士生,為了完成論文訪談而來到泰國了。

研究所的咖啡杯轉呀轉到今天,趁著人在這邊,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泰緬邊境小鎮吧!

希望藉由簡短的分享,能讓更多人認識這片土地以及邊境相關的種種。

針對邊境的基本資訊與教育議題,歡迎點擊 🔵 https://www.gloatw.org/

///

想到泰國,你第一直覺會想到什麼呢?

我想很多人會想起的是泰國美食的香味、曼谷的繁榮以及各種歷史悠久的廟宇吧!

泰國也一直都是許多人小旅行的第一選擇,

有沒有想過,離開了小旅行的泰國,會是什麼樣貌呢?

在泰國西部的達府(Tak),有一個叫做美索(Mae Sot)的邊境小鎮。

位在泰國首都曼谷與緬甸首都仰光兩地的連線上,過去是兩國之間重點發展的經濟特區

泰國與緬甸隔著一條湄河(Moei River),劃出了一條綿延的邊界線,

當站在泰緬大橋下遙望著河岸對面的高腳屋,發現了這條線是機會、是希望;

是限制也是陷阱,劃出了河床兩端屬於不同國家人民的眾生百態。

-

為什麼緬甸人會來到泰國?

緬甸自二戰結束以來,1948年脫離了英國殖民政府,卻從此陷入於長期的衝突之中。

人們為了突破經濟停擺的困頓,來到泰國成為移工,從事著高勞動低報酬的辛苦工作

內戰的原因,讓許多人無法生活在一個安全、安穩的環境。因此有許多人因為戰火打到家門前,為了活下去只能向前跑過河,來到相對安全的泰國。

遠離家鄉、有人攜家帶眷只求溫飽;也有人孑然一身前途茫茫。在沒有合法身分的狀況下,許多人就此成為流離失所者(displaced people)或是進到由聯合國設置的難民營,變成了難民。

美索小鎮的近郊,便是亞洲最大的難民營—美拉營(Mae La camp)的所在地,目前有超過5萬的人口居住在此。在泰國邊境目前共設有9座難民營,將近十萬的人們生活於其中

十萬個人,十萬種理想的生活,卻被限制在營區這片缺角的天空。

許多家庭寄託於教育,希望下一代能有更好的生活。孩子們卻忙碌於填飽肚子,無法繼續讀書。能夠繼續向上升學的孩子,也必須面對無國籍身分所衍伸的種種不便與顧慮。

緬甸長久以來局勢的不穩定加之2021年的軍事政變,除了原本經濟困頓的人們來到泰國,也越來越多人因為參與了公民不服從運動,為了人身安全只能被迫選擇離開家鄉,來到泰國這一側,希望能尋求到一絲平穩,等到回家的那一天。

比鄰而肩的距離,使得美索匯聚了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走在街頭上,最常可以聽見泰語、緬語,以及世居在泰國緬甸一帶的克倫民族,用克倫語(Karen)相互交談。

在沒有觀光泡泡的美索小鎮,外國人多數是國際非政府組織的工作者或志工。

-

來到這個地方,當統計資料上一個一個的人數,變成自己真實生活中的朋友

在這錯綜複雜的交界點,背後也揉雜著許多難解議題

聽聞他們從小到大的歷程,安靜地傾聽是我當下僅僅能做的事而已

我的內心總在認知到自己是世界的「幸運分子」的同時,

冒出一絲的愧疚感以及憤怒於這世界上的不公義

走進以往看過的一張張照片以及聽聞的每個故事之中,

如此深刻的感受,時常讓人需要花長長的時間消化。

///

【議題相關延伸閱讀連結】

🔸<有燈、有茶,就有人:軍政府強徵兵爆逃亡潮,泰邊境緬人社群如何撐出避風港?>

https://www.twreporter.org/a/myanmar-coup-refugees-in-thailand-mae-sot

🔸<Kaya L / 政變下的呼聲:一位緬甸藝術家的流亡與抵抗>
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art-citizen-the-exile-and-resistance-of-a-burmese-artist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