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9|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戰後日本先鋒音樂大師】:黛敏郎

raw-image


具象音樂(Musique concrète)是 20 世紀最重要但也最被忽視的音樂運動之一。這種音樂風格最初由法國作曲家皮耶爾·舍費爾(Pierre Schaeffer)在40 年代提出,使用原始錄音或非傳統樂器進行聲音拼貼。具象音樂對實驗音樂和前衛音樂領域產生了巨大影響,同時也影響了德國實驗搖滾等革新運動,許多具象音樂作曲家所使用的技術與後來嘻哈等樂風取樣所使用的技術並無二致。

具象音樂創作最偉大的一點在於,它可以有效地融入任何音樂風格,從早期的電子樂到傳統的管弦樂。日本著名作曲家真由黛敏郎(Toshiro Mayuzumi)便是這一運動的關鍵人物,他很早就發現了具象音樂的強大適應性。

就在具象音樂在歐洲得到發展的同時,1940 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黛敏郎在日本開始了他的音樂之旅,在東京藝術大學學習期間師從在日本電影配樂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作曲家—池內友次郎伊福部昭,在過程中對日本管弦樂產生了深厚的情感,並直接貫穿整個音樂生涯。


Tony Aubin


50 年代,橫濱出生的黛敏郎前往歐洲朝聖,在巴黎音樂學院師從東尼·奧賓(Tony Aubin),並在那裡發現了極富創造力的具象音樂世界,致力於發展和熟悉前衛作曲,但對於當時教育內容的強烈反對,促使他在一年後提早返回日本,與芥川也寸志團伊玖磨組成「三人之會」後開始作曲家生涯。

出道之初受到德布西、蓋希文、米堯、拉威爾、史特拉汶斯基以及甘美朗等南方器樂和現代爵士樂的影響。巴黎留學時則接觸了電子音樂、瓦雷茲音樂風格、約翰·凱奇的偶然音樂和預置鋼琴等,成為向日本引進西方世界最新前衛音樂的先鋒人物。



1957年,黛敏郎創作了《涅槃交響曲》(Nirvãna-Symphonie),1958年由東京NHK交響樂團演奏。這張專輯融合了新舊日本音樂的影響,包括古老的佛教詠唱和歌舞伎戲劇的音調,以及具象音樂實驗的革命性新聲音,與聽眾之前聽到的任何作品都大大不同。



專輯最終於 1962 年在美國發行,封面插圖出自年輕的小野洋子之手。在專輯的內頁說明中,黛敏郎分享道:

「透過最近在具象音樂和電子音樂方面的工作,我對新音色和新聲音產生了更濃厚的興趣。這組交響曲的基礎是按照埃德加·瓦雷茲(Edgard Varèse)的主張,從聲音能量中創造音樂結構。」

《涅槃交響曲》無疑受到了瓦雷茲的影響,但黛敏郎當時可能沒想到這張專輯帶來的影響力,這是一部無可爭議的實驗傑作,影響了從德國搖滾樂到實驗音樂的方方面面。在隨後的幾十年,黛敏郎不斷創作出令人驚艷的作品,其中有多達一百多部是為電影配樂而作。



然而隨著年紀的增長,以及好友三島由紀夫切腹後,音樂創作不再是黛敏郎關注的焦點,他選擇了右翼保守主義生活,參與了眾多極端民族主義組織,不少人認為這玷污了他原本令人印象深刻的音樂作品,讓許多樂迷感到特別心痛,尤其是考慮到他過往所有優秀作品都誕生於不同文化和音樂背景的融合之中。儘管如此,像《涅槃交響曲》這樣的作品仍然是追求實驗音樂的人們不可或缺的聆聽傑作。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克里夫異象 Visions of Cliff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