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1|閱讀時間 ‧ 約 20 分鐘

打開台灣綜藝史 (上):1960-1980年代的秀場型綜藝節目

raw-image
隨著這幾年來台綜市場沒落,不禁想起在我們兒時時候真的有很多好看的綜藝節目,而且種類之多元,尤其在2000年的娛樂盛世,我們的台綜幾乎成了鄰邊各國爭相取經的對象,也歸咎於早期的綜藝節目真的非常用心,不只單元多元,主持人更是說學逗唱樣樣都會,甚至在1980年代短劇盛行之時,更是創造了許多經典的 Icon 角色,像是 陽帆的「陽婆婆」、許效舜的「福州伯」、董至成的「董月花」都讓人回味無窮。


許多看過早期綜藝節目的人應該也發現,現在的台綜其實並不那麼綜藝化,像知名補教名師 呂捷老師也曾提到:「現在的台綜根本不能稱作是綜藝節目,因為綜藝應該指的是 “綜合文藝” 或 “綜合技藝” ,並非現在都走單一主題的節目。」


這其實也反應了早期到現今綜藝節目的變遷,早期的綜藝節目往往都是以多個單元拼湊而成,有歌、有舞、有訪談、有短劇,但反觀現在的綜藝卻是走單一主題為主,例如訪談類、實境類、益智類,整體而言我們會發現,以前的綜藝節目更加多元,也需要推陳出新的創意,而主持人往往要肩負著說學逗唱樣樣都會的一身本領,更要參與節目製作的流程,因此許多看過以前綜藝節目的人都會不禁緬懷起當年綜藝節目的豐富與多元。


說這些也不是基於貴古賤今的心態,而是以前在電視圈起飛之初,真的是電視人拿出所有看家本領展現創意的最佳時刻,看過以前綜藝節目的人真的能夠感受那種滿腹誠意想要逗笑觀眾的心,不管你是喜歡現在綜藝節目還是喜歡以前綜藝節目的觀眾,今天就跟著我們一起打開「台灣電視史」,一起回顧1960-1980年代的台灣綜藝節目吧!






1960年代:群星會與五燈獎  以歌唱選秀為主


➲ 圖片來源 / 授權 𝙋𝙝𝙤𝙩𝙤 𝘾𝙧𝙚𝙙𝙞𝙩 : 報時光



1962 台視開播:《群星會》開啟秀場時代的序幕


台灣綜藝的發展要從1960年代說起,這是因為台灣在1962年成立了第一個電視台——台視。台視的開播標誌著台灣電視節目的啟航,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節目就是《群星會》。


《群星會》的誕生,源於其主持人慎之和她的丈夫關華石。他們都是音樂與廣播節目的愛好者,認為過去聽歌的方式過於局限,不是要去歌廳,就是透過廣播收聽。於是,他們希望藉助電視這個新媒體,將歌廳秀帶入每一個家庭,這也促成了《群星會》的出現。


或許有人會疑問,在《群星會》之前,台灣已經有歌廳存在,那麼《群星會》究竟帶來了什麼改變?事實上,當時的歌手雖然在歌廳演唱,但沒有透過像電視這樣的中心媒介給中心化傳播,因此電視的出現將這些歌手打造成「歌星」,正是因為《群星會》的成功。觀眾因為想一睹歌星風采,開始進入歌廳,從而推動了秀場文化的興起


然而,需要強調的是,早期的《群星會》本質上還是一個單純的歌唱節目,並沒有像後來的綜藝節目那樣秀場化。節目內容主要還是唱歌,主持人也以正經嚴謹的國語進行主持。由於當時台灣仍處於戒嚴時期,節目審查嚴格,許多歌曲和笑話都不能公開演出,甚至會穿插愛國歌曲來「淨化人心」。這樣的嚴格限制,促使觀眾轉向歌廳,在那裡可以聽禁歌或一些較大膽的笑話,這也是為什麼後來秀場文化會越來越蓬勃的原因。


儘管《群星會》本身並沒有走向秀場化,但它造星的功能對後來的綜藝發展具有關鍵影響。當時《群星會》捧紅的歌手包括青山、謝雷、張琪、倪賓、白嘉莉、美黛、鄧麗君和余天等,這些名字至今依然為人熟知。




60年代:選秀節目的鼻祖:《五燈獎》


雖然1977年《群星會》停播,隨後由《錦繡年華》接替。但同樣在60、70年代,台視的另一檔節目寫下了長達33年播出歷史——那就是《五燈獎》,同時也是台灣歌唱選秀節目的鼻祖。《五燈獎》的前身是《田邊俱樂部》,這個節目原本是由台灣田邊製藥贊助製作,而這家藥廠的標誌正好是五個燈的形象,製藥公司希望透過這個節目,不僅能推廣自家產品,更希望增加觀眾對田邊製藥五燈標誌的認同感。


隨著節目的改版,《田邊俱樂部》逐漸演變為《五燈獎》。這個節目後來衍生出六燈獎、七燈獎等系列,並成功捧紅了許多日後成為家喻戶曉的大明星,如張惠妹、蔡小虎、黃立行、林俊逸、蔡琴、吳宗憲、蘇芮、周守訓、黃安……等人,都是經由《五燈獎》一戰成名。


綜觀1960年代的台灣綜藝節目,節目型態相對單純,大多以歌唱表演為主,並肩負造星的使命。這一時期的綜藝節目反映了電視作為一個新興傳播工具的重要性。透過電視這個中心化的平台,素人參加節目後迅速累積知名度,從而成為明星。這些明星不僅吸引了觀眾的注意,還將流量帶到他們參與的其他節目或場所,形成了媒體生態中的「造星與流量循環」模式。


而這樣的生態也促成了台灣綜藝圈中重視「倫理輩分」觀念。因為新人需要依靠前輩的流量才能獲得曝光,像綜藝教母小燕姐,早期也是因為跟在白嘉莉主持的《銀河璇宮》旁邊出演短劇,獲得曝光而走紅,一樣到的道理,其徒弟黃子佼也是因為跟在小燕姐身邊而得到流量加持,因此演藝圈的師徒制,就是在「流量循環」中一代代的接力下來。


在60年代末,隨著節目形式的多樣化,綜藝節目逐漸走向秀場化。台視在《群星會》之後推出了豪華綜藝節目《銀河璇宮》,由當時最紅的歌手白嘉莉主持,並加入了孫越與張小燕主演的短劇元素。而《銀河璇宮》的成功也標誌了綜藝節目的進一步發展,不再局限於單純的歌唱表演,而是加入了更多表演形式。


另一個代表性的節目是由崔苔菁主持的《翠笛銀箏》,這個節目開創了在戶外表演的先例,將歌唱節目從攝影棚帶到大自然中進行錄製,而《翠笛銀箏》的爆紅進一步推高了崔苔菁的知名度,使她接手了後來的《翠堤春曉》,也繼續延續豪華製作的風格。


總的來說,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的台灣綜藝節目逐漸從單純的歌唱表演,發展出更多元的形式,開始包含訪談、短劇、外景拍攝等,預示了後來台灣綜藝節目秀場化、多樣化的發展方向。







1970年代:綜藝節目秀場化 


➲ 圖片來源 / 授權 𝙋𝙝𝙤𝙩𝙤 𝘾𝙧𝙚𝙙𝙞𝙩 : 報時光


70年代:不在只是歌星的天下,短劇主演冒出頭!


而時間來到1970年代之時,已經在萌芽之際的秀場時代與電視綜藝成為了互相抬轎的局面,秀場的風行連帶影響了綜藝節目逐漸秀場化的趨勢,綜藝節目不在只是單純的歌唱、選秀的節目,開始加入了許多短劇、訪問的橋段,甚至當時鳳飛飛主持的《你愛週末》,不只有歌舞表演,當中還加入了由許不了擔綱的魔術單元,而鳳飛飛和方正、徐風、羅江、倪敏然等人也開始出演短劇,憑藉搞笑演出迅速走紅。隨著這些人氣的積累,他們在1984年底推出了新節目《黃金拍檔》,成為1980年代的經典綜藝之一。



70年代:劃時代的《綜藝100》



除了秀場化節目的崛起,1970年代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節目,那就是1979年開播由小燕姐所主持的《綜藝100》


華視週日晚間的大型綜藝節目《綜藝100》,有歌有舞有短劇,連播5年收視率嚇嚇叫,屢獲金鐘獎、奠定華視「綜藝王國」的地位。《綜藝100》捧紅了李國修、林光寧、顧寶明、李立群、馬世莉等新人,連張小燕五音不全的片尾曲「朋友再見,再見,祝福你永遠快樂~」都能成為賣點。


「噠啦哩啦啦,我是易百拉,歡迎收看星際新聞。」張小燕頭戴銀色耳機,右手搭在左肩的招牌動作,是很多五、六年級人的少年回憶,充滿逗趣奇想的科幻未來,讓人印象深刻。


節目不只加了許多短劇,更是加入了許多新創的單元,包含〈星際新聞〉、〈國外藝人表演〉、〈流行歌曲暢銷排行榜〉、〈枕邊細語〉..等。而且推陳出新,各個單元秉持著見好就收的原則,不斷給予觀眾新的感官刺激,也讓實際參與幕後製作的主持人小燕姐,奠定了往後「綜藝教母的地位」。






1980年代:短劇文化奠定爾後的綜藝大咖 


➲ 圖片來源 / 授權 𝙋𝙝𝙤𝙩𝙤 𝘾𝙧𝙚𝙙𝙞𝙩 : 報時光


80年代:《鑽石舞台》區分了「都會掛」和「秀場掛」主持風格



1980年代依然是秀場的盛世,秀場型綜藝節目仍是佔據主流。以鳳飛飛為代表的彩虹系列節目《飛上彩虹》便仍是當時的經典之一。然而,除了鳳飛飛的中視節目,華視也推出了另一位大咖主持人——青蛙王子高凌風,他所主持的節目《鑽石舞台》同樣是秀場型綜藝的代表作。


《鑽石舞台》在1980年代的影響力極大,因為它成功地劃分了兩個不同的市場。一邊是都會風格的節目,例如小燕姐主持的《綜藝100》,其內容時尚摩登,特別受到台北都市觀眾的喜愛;另一邊則是以「秀場掛」主持人為首的《鑽石舞台》,草根性較強的風格,開創了雅俗共賞的綜藝路線,成功的吸納了中南部市場。


雖然1970年代的綜藝節目已經逐漸多樣化,融入了短劇、小單元等元素,但尚未完全「秀場化」。當時的主持人如崔苔菁、鳳飛飛,雖偶爾會開玩笑,但大多仍走正經路線,且以歌唱為主。崔苔菁是外省二代,出身於飛官家庭,舉止優雅,口齒清晰,給人一種外省精英的感覺;小燕姐則是都會派主持人的代表,形象時尚,符合台北都市觀眾的品味,當然也源於當時的綜藝節目主要以國語進行,這些出身外省背景、國語流利的主持人自然在主持界占有優勢,也因此節目中鮮少展現出草根或本土文化的元素。


《鑽石舞台》最初由青蛙王子高凌風主持,助理主持則是胡瓜和鄭進一。當時,高凌風在秀場界風靡一時,廣受觀眾歡迎。然而,節目一開始的收視並不理想,因為高凌風雖然唱歌出色,但主持風格較為平淡。同時,節目也受到「文潔事件」的影響。文潔是高凌風的女友,她原本在華視拍戲,後來台視邀請她去主持節目,卻因為當時的「三台默契」限制,華視不放人,導致高凌風與華視爆發衝突,最終他退出了《鑽石舞台》。


隨著高凌風的退出,胡瓜和鄭進一從助理主持人升格為正牌主持,並意外讓節目變得更加受歡迎。節目製作人決定加重短劇的比例,甚至邀請了多位知名編劇,如柴智屏、何琇瓊,為節目創作短劇,這讓《鑽石舞台》的收視率飆升,甚至超越了同時段的鳳飛飛節目。胡瓜和鄭進一因此一戰成名。然而,鄭進一後來辭去了主持職位,轉而追求他的導演夢,陽帆則接替了他的主持工作。陽帆在節目中創造了經典角色「陽婆婆」,帶領《鑽石舞台》邁向新的高峰。此時,節目成為歌星和演員宣傳的重要平台,錄影現場星光熠熠,吸引了如周潤發、張國榮、王祖賢、張曼玉等一線明星參與,華視因此獲得「綜藝王國」的美名。


《鑽石舞台》的成功不僅捧紅了「秀場掛」主持人,也與以小燕姐為代表的「都會掛」主持人形成鮮明對比。秀場主持人善於掌握觀眾的笑點,風格接地氣、通俗,並且經過秀場歷練,具備出色的臨場反應,因此能夠深受觀眾喜愛。


除了《鑽石舞台》外,1980年由張帝、張魁兄弟和凌峰主持的《神仙老虎狗》也是當時極具影響力的秀場型綜藝節目。節目中張帝即興演唱「蝸牛與黃鸝鳥」,展現了他的急智才華,讓他贏得「急智歌王」的稱號。


另一個由張菲主持的綜藝節目《歡樂一百點》,同樣留給觀眾深刻印象,開場的流行45轉,眾家歌手在中視大樂隊的伴奏下,唱著快板組曲中輪番進場,極度華麗。而歌中劇「春嬌與志明」將秀場短劇搬上螢幕,主持人張菲與嘉賓似真似假的打情罵俏,加上精彩歌曲演出,一時蔚為風潮,影響至今。只要有人自我介紹叫志明/春嬌,立刻就會有人問「那你的春嬌/志明在哪裡?」






80年代:短劇當道!捧紅了許多現在的搞笑泰斗



而到了80年代,原本只是穿插的短劇單元,因為大受歡迎,漸漸成為市場的主流,甚至有些綜藝節目更是直接以多個短劇單元串成一個節目的方式進行,例如《小人物狂想曲》、《黃金拍檔》、《連環泡》、《女丑劇場》...等,這些節目不只留下經典的搞笑橋段,甚至也捧紅了許多現在的搞笑泰斗,像是澎哥、舜哥、九孔、郭哥、邰哥、城城哥。甚至更早的小燕姐、張菲、徐風、羅江、倪敏然、檢場等人,也因參與短劇而走紅,後來成為綜藝圈的一方霸主。



(1) 日式幽默是以「醜化自己」為主

而當時台灣的短劇興盛,可以說是完全拜日本所賜,一直遵照著「日本學歐美、台灣學日本、中國學台灣」的模板可說是業界都公開秘密,像是70年代鳳飛飛主持的《一道彩虹》也大致都是複製《八點全員大集合》的內容,而在1984開播的《黃金拍檔》更是直接與製播《八點全員大集合》的電視臺合作,所以包括節目所需的道具都由日方製作提供,《黃金拍檔》儼然就成了臺版的《八點全員大集合》。


台灣許多綜藝泰斗也從未否認過自己就是參考志村健的角色加以創造,例如倪敏然的「七先生」和陽帆的「陽婆婆」,而舜哥也曾直言自己都是透過研究《志村大爆笑》而有了創作角色的靈感,就連以模仿見長的邰哥,身上雖未有志村健的影子,但從後來主持的《木曜四超玩》裡扇子打頭的橋段,都能略見日本的綜藝風格,可見當時日本對台灣綜藝影響至深。


因此台灣的幽默風格當然是承襲了日本的「漫才」和「短劇」文化,而「漫才」和「短劇」因為使用幽默的原理類似,因此常讓人搞混。簡單來說,漫才透過敘述假定場景,並假裝成其中的角色進行表演,但漫才通常不使用佈景和道具,僅此兩位表演者之間以「裝傻」和「吐槽」兩種角色,類似相聲中的「逗噠」和「捧著」去完成表演,而短劇則透過這些元素來強化場景和氛圍。


在短劇中也有類似的角色分工,起初只是從現實中的社會角色對立,如警察與罪犯,但隨著短劇形式逐漸以「喜劇」為大宗,因此也吸納了漫才中「裝傻」和「吐槽」的原理,發展成為「直人」(常識人)和「怪人」(跳脫常識的人)的角色,怪人就是負責裝傻,而直人則負責吐槽。所以說到底,日式幽默就是以「裝傻」和「裝傻」唱雙簧的方式呈現。


因此就以「裝傻」和「裝傻」來看,其實日式幽默是以「醜化自己」為逗樂觀眾的方式,在短劇中通常「裝傻」的角色會極盡可能的醜化自己,扮相也會極盡誇張,讓觀眾一看就想發笑,而這種幽默原理其實也反應了日本人害怕得罪別人的民族性格,因為短劇這類「兩人套好的」表演形式,就會讓觀眾有預期心理,明白即使是吐槽的人也無冒犯別人之意。


像是彭哥和舜哥的《鐵獅玉玲瓏》,雖然已經超脫了短劇的表演形式,成為了一種全新的說唱喜劇藝術,但是兩人的角色分工也有所謂的「裝傻」和「裝傻」,舜哥飾演的貴寶,就是負責裝傻的「怪人」,時常說出一些脫序不合常理的話,而彭哥飾演的珠寶,則負責出來吐槽貴寶,而兩人在《鐵獅玉玲瓏》極其誇張的扮相,也符合所謂「醜化自己」的幽默原則。


(2) 美式幽默是以「冒犯別人」為主

綜觀而言其實東方世界的幽默方式皆是如此,中國的相聲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但相比於東方,西方人不怕得罪別人勇於展現自我的民族性格,就發展出習慣以「冒犯別人」為主的幽默形式,像美式幽默的「Stand-up Comedy」或是英式的反諷幽默,都是走一種「嘴賤」的風格。也因此「Stand-up Comedy」會容易在台灣常常發上「炎上」的事件,這就關於我們的民族性,不習慣以「冒犯別人」的方式作為幽默地表達。


「Stand-up Comedy」意指單口喜劇,「單口」的言下之意就是演員們段子就算是預先寫好的,但被演員拿來開玩笑的對象並不在現場,因此並不會給觀眾有預期心理是「被冒犯的人有跟你套好」之意,從而只要尺度誇張,或是有政治不正確的之虞,就容易上升到被炎上的程度,因為我們的民族性格,會下意識的同理被開玩笑的人的心態。




80年代的豐富也不僅如此,除了短劇當道,也開始出現許多創新類型,像是《來電50》、《歡樂週末》、《強棒出擊》、《百戰百勝》、《頑皮家族》、《TV新秀爭霸站》...等。



整體而言80年代的綜藝圈已漸漸脫離了秀場的樣態,開始有越來越多樣態的單元,但短劇仍是最主要的視覺焦點,許多藝人們也創造出 Icon角色,像是「陽婆婆」、「福州伯」、「董月花」都讓人回味無窮。


當然1990-2000年代的綜藝盛世,我們也不會錯過,只是礙於時間與篇幅長度,我們會留在下一篇介紹!下一篇會介紹到《康熙來了》、《全民大悶鍋》、《超級星期天》、《我猜我猜我猜猜猜》、《歡喜玉玲瓏》,七、八年級生趕快期待下集,一起跟我們找回你的童年記憶吧~








🎙歡迎收聽【再不台就悲劇】的Podcast,聽我們完整的分析《台灣綜藝史 上集》

🎙並關注我們的 IG粉絲專頁,掌握更多關於台劇和國片的資訊!


#EP58 台灣綜藝史 上集:你還記得陽婆婆、福州伯、董月花這些經典的短劇 icon 角色嗎?以前綜藝節目少了短劇就不夠對味!暢聊1960-1980年代的台灣綜藝節目!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再不台就悲劇平台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