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4|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英雄的塑像與金身:安重根

    上午,內人接到其學妹的來訊,他們夫婦近日內回台灣,一則辦理公司業務,二則藉此機會過中秋節,稍後外出購物,到住家附近逛書店,問我有否想購買的新書?這三個月來,我忙碌於其他的事務,很少購買日文書。不過,朋友好意代購新書,我當然樂意接受。三日前,正好末岡實教授寄來《朝日新聞》七八月份讀書版,我接到剪報那天當即全部讀畢,其中對幾部書籍很感興趣,心想,哪天至台北紀伊國屋書店訂購。於是,我捎去兩則書單:

     

    1.《ハルビン》キム・フン/著 、蓮池薫/訳(新潮社,2024/04/25)

    2.《安部公房:消しゴムで書く》(ミネルヴァ日本評伝選,2024/07/09)

     

    書單寄出五分鐘後,朋友回訊說書店沒有庫存。必須說,我並未感到沮喪,在這方面,我向來從容自在,得之幸運,不得亦無妨。只是,這部譯自韓文的歷史小說《哈爾濱:安重根》,居然賣到缺貨,我推想這體現日本讀者對於安重根(1909年10月26日上午9點在哈爾濱車站持槍暗殺了伊藤博文)這位悲劇英雄至今仍然保持高度的關注。我和日本韓國近代史的歷史迷一樣,對於安重根的生平事歷有著濃厚的興趣,總想透過閱讀跳脫讀者的囿限,接近歷史學家的文獻評述,進一步了解安重根的真實面貌。

     

    眾所周知,基於國家政治意識型態的需要,每個國家對英雄的定位大不相同。在A國,某人被奉為教科書裡的英雄,在B國的歷史定位中並非如此。這就產生了一個難題。歷史學家解決不了的歷史問題,剛好給作家和歷史小說家有了書寫的機會。他們不必全依循照公開或不公開的檔案的指南,就可發揮強大的歷史想像力,為筆下的英雄人物修飾和補妝。不具歷史專業素養的讀者如何反應呢?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自然就接受由作家美文煉製出來的歷史描述,進而內化為引以自豪的「正統歷史觀」。

     

    如果有歷史家向作家提出強烈質疑,作家也有逃避和遁詞對策:我是(不能明說基於政治正確的)歷史小說家,以生產歷史題材的文化商品,不是嚴謹的歷史學家,我不接受你們的批評。依我看,這個奇妙的問題,天生帶有強大的抗體,因為它依然活躍於臺灣和日本的讀書市場上。總結地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英雄史觀」,你要把泥鰍鑽泥說成飛龍在天是你的自由,同樣的,你也不能反對不同於你立場的人,對你的無知所顯露的蔑視和嘲諷。話說回來,多讀不同版本,多比較文本的異同,或許是防止受騙的好方法。(2024年9月9日)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