喆:這3部的譯者都沒聽過,且電子書刻意淡化譯者,岳遠坤先生研究上田秋成,但沒翻譯。有時,研究越深,反而更不敢去翻譯,比如錢稻孫、周作人,對源氏物語。岳先生有些譯作,網路找不到電子版,比如他應北京聯合出版公司邀請,翻譯假面的告白、潮騷、愛的飢渴。不知為何,沒繼續譯其他,金閣寺等。
我:對,名家譯者(不論存在某種時代局限性或瑕疵),一定具名而愛惜羽毛,沒有自隱其名的道理。因為有時譯者比作者更了解作者的作品,為此撰作譯者序或深度導讀,最能體現譯者的真本事。
喆:假面的告白、潮騷、愛的飢渴、金閣寺……等,台灣和中國,都新翻譯本一直出,三島有些作品,好像從沒被漢譯,比如絹與明察。
我:依我看,有兩種可能:其一、三島由紀夫的著作權已屬公版領域了,成為各出版社必爭的山嶺,而且其賣座名著幾乎已悉數譯出了。其二,既然沒有商機可言,出版社就沒必要出版三島不甚重要的其他作品了。
更直白說,現今所謂知名(暢銷.重量級)作家的作品,並非每本皆是精采之作,亦有劣作混充其中,有的是出版社和媒體長期抄作出來的商品。當然,鐵粉和信徒們願意買單追隨是他們的自由,同樣道理,我們也不能否定清醒之人的真言與冷然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