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覺:覺醒一直藉由苦在呼喚我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覺醒發生的契機為何?《榮格與密宗的29個覺》一書的開頭便提及關於覺醒的召喚,召喚來自於內在渴望更為完滿的自性。若以此一觀點來看,那該是美好的,那該是讓人毫不猶豫地投身其中。然則事實卻並不如此,大部分的人卻寧原選擇渾渾噩噩地活著,關於覺醒或是退卻、或是憂懼。為何如此呢?書中談及其關鍵因素,乃在於我們的人生往往受限於我們成長過程中所形塑出來的種種框限,或者可以說心理環境,我們安於其中,更確切一點地說我們躲藏在裡頭,對於外在感到陌生也感到退卻,所以我們畏懼改變,即便那是一種覺醒,即便那是來自內心深層的召喚。

心理環境為何有如此大的影響力,我們或許可以從他所提供的功能來理解。心理環境的存在提供了我們面對現實生活的種種策略與方法,它可以明顯地降低我們人生的負擔。以此一觀點來看,其當可視為我們生活中最得力的助手。只不過,我們卻刻意去忽略成長這個因素。隨著時間的演替,我們漸漸長成,也變得更有能力,但是若我們仍一味地依賴原有的心理環境,那麼其也就等同於把我們禁閉在一切既成概念與期待之中。

「我就是這個樣子!」那彷若反射性的思維與行為模式,讓人忘卻了自己的潛能,轉而將目光放在外在環境的變化。我們潛在的心裡眷戀著過往足以應變的情境,我們困鎖在自己的框架之中,遂對於外在的改變感到無奈與憂懼。埋怨與抑鬱成了我們面對現實的主要態度,那是被動的等待,那是丟失與忘卻自身的遺憾。而當所謂的等待,沒能依照腦中所勾勒的現實發生,那麼可想而知,苦,於焉而生。什麼是苦,書中有了極為精彩的論述:

「『覺醒』、『改變』可能以任何方式召喚我們,在任何時候,這種召喚最明顯的部分或許是一種很深的抑鬱——日漸感覺到佛陀所說的「苦」這個真相。佛陀理解到的苦並非只是痛苦或不適,苦——梵文所說的dukkha——是在我們經歷的事物中,感覺到一種根本的不足或無謂。」

「根本的不足或無謂」,反覆地不斷唸誦著這一段話,其精彩地點出了不斷外求的生命中,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反而想要藉由外在的物質盲目的去填滿心中的空洞,然則那看似怎也填不滿的虛空,反倒慢慢地淘空了對於生命的熱情與衝勁,最末更是不斷地加深心中的無力感與虛無感。更讓人心驚的是,在這過程中,「無謂」有了出頭的機會,對生命的不在乎或者麻木,竟然漸漸地取代了原有的在乎,甚或開始否定了生命的過往。

那該是讓人心驚與心寒的,所幸自性從未放棄覺醒的機會,其仍尋求一次又一次的機會衝撞著內心。甚而透過我們避之唯恐不及的苦來喚醒生命的回望。猶記得一開始擔任心理師一職,曾經有感而發地說著:「人不痛,是不會改的。」這或許道出了現實的樣貌,卻總讓人批評過於殘忍。然則因循原就是人性的趨力,唯有「痛」,方有機會顛覆了原有的想法,唯有「痛」,才有機會讓我們覺察自身的存在。

一如我們對於身體總是帶著一種理所當然的冷漠,總得要到哪個部分生了病無法運作,我們才會深切地感受到它的存在與重要,也在那時我們才願意回過頭好好地檢視自己的身體。同樣地對於內心也是一樣,改變得從看見自己開始,而「痛」與「苦」,就是讓我們看見自己的最有效的方式。從既有的眼光來看,那或許殘忍,但換個角度來看,如果那是一種召喚,朝向自己真實完滿本性的召喚,也許會有另一番體悟。

也就是說,也許「苦」,讓我們慢慢地意識到其實我們自己給了自己很多的限制與束縛,而我們卻從未覺知,於是我們變得越來越狹隘與僵化。而當抑鬱帶來憂懼、帶來很深的迷惘,也許那同時也帶來覺醒的契機。書中以「旅程」的概念讓我們開始去挑戰既有的現狀,甚至是「逐出」我們原本所熟悉的一切。當進入了不穩定地過渡狀態,也許我們會因為不安而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原本對於所謂桎梏的依賴,以及對於改變的不安。然而,卻也在那樣的過程裡,我們往往才能發現我們其實原來有機會,也有可能掙脫現有心理環境的鐐銬。

當既有的心理環境,將我們禁錮在一切既成概念期待之中時,我們彷彿失卻了動力,也逐漸失去了與內在的連結。改變的發生,讓我們重新警覺,卻也在那樣的過程裡,喚醒了更多的覺知,當所謂的「應然」開始動搖,我們會感到不安,可同時卻也帶來更多的活力。而聆聽與回應,也許是我們面對呼喚的良方,即便那源自與「苦」,我們也終將體悟在那背後所驅動的其實是覺醒的渴求。而那關於完整的希冀,更將清楚地接櫫內心所感受到的「根本的不足與無謂」。

於是,當我們願意回應那樣的呼喚,我們也將開啟不一樣的旅程。



延伸閱讀


關於覺醒的旅程這一系列文章的介紹與總覽

avatar-img
58會員
114內容數
書寫的內容,原則上仍以書籍、電影、旅行、攝影、心理為主軸,而因為己身為心理師,所以往往在思考的面向上會從心理學的角度切入,期待能夠提供一個不一樣的感受與反思。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的其他內容
「『覺醒的旅程』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自性要和我們產生連結。」這句話語出榮格,也是《榮格與密宗的29個覺》這本書一開始所揭櫫的意涵。談及這本書,猶記得早在2008年4月剛出版時,便有如獲至寶般的狂喜。當年的暑假,更是以一天一個章節的閱讀方式,細細地咀嚼這本書的內容。
「『覺醒的旅程』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自性要和我們產生連結。」這句話語出榮格,也是《榮格與密宗的29個覺》這本書一開始所揭櫫的意涵。談及這本書,猶記得早在2008年4月剛出版時,便有如獲至寶般的狂喜。當年的暑假,更是以一天一個章節的閱讀方式,細細地咀嚼這本書的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修行意味着不再追求外在的完美形象和某種理想化的內在平和狀態。而是勇敢地面對內心的每一個角落,無論是光明還是陰暗。
Thumbnail
【希望新生‧ 四季法語】 ★學習以法調心 學會用法調伏心, 學會用法穿越困境, 學會用感恩的心看待你所得到的一切 ——包括痛苦。 #福智文化︱#心閱網︱#心靈小語 #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真如老師
Thumbnail
聊聊《走向靜默,如你本來》拉馬納教導覺醒開悟的兩個直捷之道:參究自我(問自己:「我是誰?」)、臣服。以及我的體驗與之共鳴~
Thumbnail
教典是離苦得樂的舟航, 每一條理路, 都會消滅我們 內心中的非量、 建立合量的理路。 所謂的合量, 就是什麼是快樂、什麼是痛苦; 什麼是快樂的因、快樂的果, 什麼是苦因和苦果, 教典中廣泛無謬地 宣說這些真理。 ----✨《希望.新生》轉動內心之眼,大千則隨之改
Thumbnail
佛陀教誡我們: 實際上痛苦是源於 我們內心深處的無明! 無明是內心對事物顛倒的認知, 產生了錯誤的判斷,而導致種種痛苦。 如果內心這根無明之刺不拔掉, 我們永遠都體會不到無苦的快樂。 ✨《希望.新生》轉動內心之眼,大千則隨之改變 !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關於敞開與行善的故事和冥想練習。通過敞開自我,人們可以真正感受到自己與世界的連結,並以真摯的慈悲來幫助他人。本文邀請讀者共同體驗和跟隨《每一天的覺醒》一書,迎接生活中的美好。
Thumbnail
修習不淨觀,可以克服所有的怖畏;厭離輪迴,希求解脫;可以轉修觀禪,證悟道果;特別是心有不樂、無聊,或貪欲生起時,要記得用這個修行法對治。
Thumbnail
修後於諸輪迴樂,剎那不生欲求心,晝夜欲求得解脫,爾時已生出離心。
Thumbnail
由修三有過患,能生猛厲欲求出離輪迴之心,以彼滅除輪迴。
Thumbnail
修後於諸輪迴福,剎那不生羨慕心,日夜欲求得解脫,爾時已生出離心。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修行意味着不再追求外在的完美形象和某種理想化的內在平和狀態。而是勇敢地面對內心的每一個角落,無論是光明還是陰暗。
Thumbnail
【希望新生‧ 四季法語】 ★學習以法調心 學會用法調伏心, 學會用法穿越困境, 學會用感恩的心看待你所得到的一切 ——包括痛苦。 #福智文化︱#心閱網︱#心靈小語 #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真如老師
Thumbnail
聊聊《走向靜默,如你本來》拉馬納教導覺醒開悟的兩個直捷之道:參究自我(問自己:「我是誰?」)、臣服。以及我的體驗與之共鳴~
Thumbnail
教典是離苦得樂的舟航, 每一條理路, 都會消滅我們 內心中的非量、 建立合量的理路。 所謂的合量, 就是什麼是快樂、什麼是痛苦; 什麼是快樂的因、快樂的果, 什麼是苦因和苦果, 教典中廣泛無謬地 宣說這些真理。 ----✨《希望.新生》轉動內心之眼,大千則隨之改
Thumbnail
佛陀教誡我們: 實際上痛苦是源於 我們內心深處的無明! 無明是內心對事物顛倒的認知, 產生了錯誤的判斷,而導致種種痛苦。 如果內心這根無明之刺不拔掉, 我們永遠都體會不到無苦的快樂。 ✨《希望.新生》轉動內心之眼,大千則隨之改變 !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關於敞開與行善的故事和冥想練習。通過敞開自我,人們可以真正感受到自己與世界的連結,並以真摯的慈悲來幫助他人。本文邀請讀者共同體驗和跟隨《每一天的覺醒》一書,迎接生活中的美好。
Thumbnail
修習不淨觀,可以克服所有的怖畏;厭離輪迴,希求解脫;可以轉修觀禪,證悟道果;特別是心有不樂、無聊,或貪欲生起時,要記得用這個修行法對治。
Thumbnail
修後於諸輪迴樂,剎那不生欲求心,晝夜欲求得解脫,爾時已生出離心。
Thumbnail
由修三有過患,能生猛厲欲求出離輪迴之心,以彼滅除輪迴。
Thumbnail
修後於諸輪迴福,剎那不生羨慕心,日夜欲求得解脫,爾時已生出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