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7|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中搜溯攀部 鞍馬溪溯溪心得

前言

我是一名旱鴨子,非常怕水。
中搜20期的溯溪課程,總共有三天。
粗略估了一下,三天課程,我大概落水30次。
其中泰半,從落水到上岸,我的情緒,是處於「驚魂未定」的高張力狀態。
只要腳踩不到底,鼻子在水下,我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生反應」。
(中搜20期 溯溪課程)

我想,我再也不會溯溪了。

只是,不知為何,我報名了「9/14鞍馬溪溯溪活動」。

為了Key這篇文章,我翻閱日記本,試圖弄清楚來龍去脈,還原當初的決策過程。

卻只找得到6/11的報名紀錄,其他一片空白。
我不知道為甚麼會報名。
那天是上班日,我應該沒有喝茫。

就這樣,我害怕著9/14的到來。

出發前晚,我邊打包,邊想著「要不,就說臨時有事,去不了?」
這晚,我睡不好,兩點醒來 、三點多醒來 、五點多真的起床。
這樣的生理反應,我知道,不是因為興奮,不是因為期待。
而是因為,我在「勉強」自己,嘗試溯溪。
我可以享受東卯山密林穿越,可以享受加里山探勘,但我沒辦法享受溯溪。

好,我們快轉一下。直接進入「後記」的部分,談談我溯溪「後」的心得。

後記

你可能會覺得奇怪。
啊,怎麼沒寫溯溪活動本身?
那是因為,我認為「活動的紀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對活動的感受」。

這次的鞍馬溪活動,相較於中搜20期的溯溪課程。
給我的感受,是天差地別的。

20期是操課,又是跳水,又是垂降。
還有什麼順著激流而下後,在短瀑底下保持「水中確保姿勢」。
被短瀑攻擊,壓入潭底時,不要急,不要慌。
相信浮力衣,相信物理規則,耐心等待。
然後,人就會自動漂離深潭區脫困。

一大堆操課項目,根本違反我的生物本能。

操課的收穫,當然是巨大的。
但水恐的我,課上起來,真的是壓力滿滿。
導致20期溯溪課,沒有誘發我對溯溪的興趣。
我確實學到東西了,但我很不想再經歷。

六月,中搜20期結訓時。
在很多同學,當場加入「溯攀部」的氣氛烘托下。
我也加入了。
這個組織,主打一個「玩命」。
啊,不是,是主打溯溪跟攀岩。
高技術性。

這兩種活動,風險比一般登山更高,更需要專業技術。
相較之下,我所喜愛的標準百岳,有點像是,純粹的體力活。

我一直在猶豫。
要不要點「溯溪」跟「攀岩」這兩項技能。
考慮的時間,橫跨了幾個月。
最終,我決定再「勉強自己」看看。
給溯溪、攀岩一個機會。也給自己一個機會。
或許我會愛上,也說不定。

大概是這樣的念頭,讓我糊里糊塗相繼報名了鞍馬溪活動、東海大學岩場17週。
但讓人雀躍的是,我一個「再勉強自己看看」的念頭,真的得到了甜美的回報。
鞍馬溪的體驗,讓我一改對溯溪的觀感。

原來溯溪,這麼好玩!

壓力不用那麼大。
鞍馬溪的黃金峽谷、一線天、棧道、蝙蝠洞等景色。
更是讓我驚喜連連!

鞍馬溪黃金峽谷

我感覺,我心中的天平,開始傾斜了。

感謝小屋、小淙等學長姐們。他們為整個溯溪活動,提供了安全保障跟技術支持。
各種動作的示範,各種小細節的提醒,看到不正確的行動,馬上糾正。
讓我們這些學弟妹,擁有過溪、過地形的勇氣與能力。

我的心態跟技能成長了不少。
但也讓我反省,有許多技能,其實中搜20期是學過的。
我卻不熟練或已經遺忘了。

我想,除了多參加活動,實際演練外,日常的自主練習,也是必要的。

夜裡,在營地裡。
聽那些已經是「完成體」的學長們。
討論溪谷下放,使用八字環、義大利半扣、ATC等器械的優缺點。
以及一堆溪谷專業知識。

我發現這條路,真的極其漫長。
因為,我都聽不懂。

不過慶幸的是,我有看懂,某學長,模仿某個「未到場重量級人士」的談話∶「小X,你覺得,我們還可以做甚麼,來提升溯攀部的向心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