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第31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不會跑步的人的跑步方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圖片來源: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圖片來源: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第31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WMWIFF),將於10月18日至10月27日於光點華山電影館舉行。本屆再次榮幸受邀觀賞部分影片,以下介紹私心選片給各位。影展預售票及套票將於9月21日18:00正式於opentix起售。


《不會跑步的人的跑步方式》

圖片來源: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圖片來源: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二十代後半,計畫執導公路電影的女主角,受困在創作裡頭,自己也不懂得被寫下的台詞是為了什麼而寫出來。接著製片告訴她,選角出了問題,預算不夠拍外景,電影就要開天窗了。最後就連應該幸運的日子,都和室友的關係面臨破碎。創作的檻,現實的變,關係的難,誰能拯救?

台灣導演蘇鈺淳的首部劇情長片,劇本由日本編劇操刀,然而好契合導演的畢業身份。影片不只談拍電影,更談電影與人,人如電影。所以不論是首尾打破第四面牆的呼應,或者女主角先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公路電影,都可見到劇本對角色狀態的細膩觀察,並不時以幽默玩味性,賦予影片他者的日常,同樣關於電影,另外還有期盼事情總會好轉的意義。

圖片來源: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圖片來源: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是驚喜不斷的觀影經驗,時而讓人操心,時而感覺療癒,時而體驗荒唐。不過也許是因為畢業製作,不小心把學習到的技術都放入了影片,這裡的契合程度就不一了。但我非常喜歡片尾MV般的戲中戲,也喜歡影片中的日本生活與日本創作者筆下的有著一點不同,或許是焦慮之中,有了更多做白日夢的空間。而這就如同隱形的鼓勵,讓人相信自己可以重新開始,可以再努力一次。

《不會跑步的人的跑步方式》是給予愛電影的人,也是給予在現實和夢想間掙扎的人,或許還是導演為自己和同學貼上的OK繃。雖然有時候感覺不論怎麼做都是錯的,身旁的人也總是希望你學會放棄或是找個穩定工作,然而小小的崩潰是釋放,也是重新看待自己與周邊的契機,與其執著追求腦袋中的完美和幸運,不如看看電影、吃吃喜歡的料理,或者去做任何喜愛的事都好,接觸、學習、吸收,讓養分成為無法被偷走的自己的部分,進而理解自己所追尋的人生價值,那麼屬於你的花路,自然會在眼前蔓延綻放。


♪・。:*・⁌ 第𝟛𝟙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

━━━━ 𝟚𝟘𝟚𝟜.𝟙𝟘.𝟙𝟠 – 𝟙𝟘.𝟚𝟟 ━━━━

⧻⧻⧻⧻⧻⧻⧻⩥ 光點華山電影館 ⩤⧻⧻⧻⧻⧻⧻⧻

▎女影官網|http://www.wmw.org.tw/

▎追蹤女影IG|@wmwiff


「躲在電影裡的詩人」社群平台:

Instagram(主要):https://www.instagram.com/cinemawriter_1/

FB:https://www.facebook.com/cinemawriter1

Letterboxd:https://boxd.it/38NRd

Goodreads:https://www.goodreads.com/user/show/144739427-cw-gray

一篇文章,了解一位創作者的內心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第14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將於5月10日至5月19日舉行。影展套票與單場票現正在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販售中。
本文公布得獎結果也分享個人選擇,著重講述二者及原因,最後附上選擇作品的短評。以下即談論「TICFF會外賽-影評暨電影KOL評審團獎」得獎結果和個人選擇。
TICFF台灣國際兒童影展,是亞洲首創專為4~12歲兒童設置的電視電影展,2024第十一屆影展將從3月29日起於信義威秀舉辦實體影展,4月15日起在公視+進行線上影展。
1998年導演姜志曉的第二部短片,議題既有全球化的廣闊,也有照顧到不同世代的見解。
不只關於跨性別的非裔性工作者,也多元照料到現代社會對性別、種族和性產業的歧視和剝削,以及身在之中而厭惡的雙面現實及恐同心態。
台灣先驅藝術家鄭淑麗的虛擬科幻另類實境電影《UKI》,像是一部會在美術館裡參觀到的藝術影片⋯⋯
第14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將於5月10日至5月19日舉行。影展套票與單場票現正在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販售中。
本文公布得獎結果也分享個人選擇,著重講述二者及原因,最後附上選擇作品的短評。以下即談論「TICFF會外賽-影評暨電影KOL評審團獎」得獎結果和個人選擇。
TICFF台灣國際兒童影展,是亞洲首創專為4~12歲兒童設置的電視電影展,2024第十一屆影展將從3月29日起於信義威秀舉辦實體影展,4月15日起在公視+進行線上影展。
1998年導演姜志曉的第二部短片,議題既有全球化的廣闊,也有照顧到不同世代的見解。
不只關於跨性別的非裔性工作者,也多元照料到現代社會對性別、種族和性產業的歧視和剝削,以及身在之中而厭惡的雙面現實及恐同心態。
台灣先驅藝術家鄭淑麗的虛擬科幻另類實境電影《UKI》,像是一部會在美術館裡參觀到的藝術影片⋯⋯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開場評價頗高的電影, 但我好像對不到電波, 感覺只是部普通的犯罪驚悚片。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節奏算明快的電影, 雖然劇情有點老梗與牽強, 但當個放鬆小品看看也不錯。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今天再次與大家聊聊改編自江戶川亂步小說的經典電影,不過不同於上一部介紹的屋根裏の散步者走的是怪誕獵奇取向,今天要介紹的這部電影是實打實的犯罪推理題材。不同於上一部屋根裏の散步者受限於粉紅電影的規格,這部電影有著更為寬裕的預算與片長,更加精緻的製作,更為強大的陣容,且雖然不是粉紅電影,卻有著比粉紅電影
Thumbnail
不敢說是今年最好的華語電影,但敢說是今年到目前為止看到最喜歡的(小成本)華語電影,開頭北京街景想起了《白塔之光》,人設與故事本身猶如《不虛此行》+《熱辣滾燙》的混合體,爵士配樂與故事烘托出的氛圍想起了《愛情神話》,有很多電影的影子,但本片卻又如此獨樹一幟,用輕盈的節奏、討喜的氛圍去呈現北漂失敗的寶總
Thumbnail
第96屆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代表介紹,每一部作品的介紹都提供中文片名、導演,以及香港、臺灣、澳門上映或上架串流平臺等資訊。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參加臺北電影節六部影片放映的觀影心得,藉由對每部影片的描述和感想,探討了臺北電影節的各種電影類型和主題。從西班牙到日本,每部電影都有獨特的故事情節和意義。
Thumbnail
衝著慷仁演技和傳說的17公分直奔首輪,在觀影前並沒有做任何的功課,只知道導演是拍出神作血觀音的楊雅喆,其他一概不知,很單純的想接受電影的給予,在沒有太多資訊的干擾下,很純粹直觀的面對,然後寫影評推一下,但看完後還真是五味雜陳,一時很難整理思緒。 女主小綠一直被相同的夢境困擾,渴望找到在她身上彈奏的
Thumbnail
《美國女孩》是臺灣導演阮鳳儀執導的時代成長劇情電影,由方郁婷、林嘉欣、莊凱勛及林品彤共同主演。劇情取自於導演的親身經歷,描述原本已經移民的一家人,因為母親生病的緣故,讓在美國已經擁有自己生活的女孩,必須回台灣重新適應,而水土不服造成家庭衝突及成長的故事。 本片為導演首次執導長片,便入圍7項金馬
Thumbnail
自從前年夏天搬到台中之後,我離電影的距離就越來越遠。少了影展,少了可以從容看片的台北檔期,那些成天繞著電影打轉的生活軌跡,彷彿像是上輩子。但我還是還是相信著電影。本文將會依序介紹十部2023年的個人電影,每部作品都有它的柔軟與尖銳,正好觸及了我這一年的所思所感,分享給你。
Thumbnail
(以下為觀影次序) (內文有雷亦有個人獨斷感受還請慎入)
Thumbnail
開場評價頗高的電影, 但我好像對不到電波, 感覺只是部普通的犯罪驚悚片。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節奏算明快的電影, 雖然劇情有點老梗與牽強, 但當個放鬆小品看看也不錯。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今天再次與大家聊聊改編自江戶川亂步小說的經典電影,不過不同於上一部介紹的屋根裏の散步者走的是怪誕獵奇取向,今天要介紹的這部電影是實打實的犯罪推理題材。不同於上一部屋根裏の散步者受限於粉紅電影的規格,這部電影有著更為寬裕的預算與片長,更加精緻的製作,更為強大的陣容,且雖然不是粉紅電影,卻有著比粉紅電影
Thumbnail
不敢說是今年最好的華語電影,但敢說是今年到目前為止看到最喜歡的(小成本)華語電影,開頭北京街景想起了《白塔之光》,人設與故事本身猶如《不虛此行》+《熱辣滾燙》的混合體,爵士配樂與故事烘托出的氛圍想起了《愛情神話》,有很多電影的影子,但本片卻又如此獨樹一幟,用輕盈的節奏、討喜的氛圍去呈現北漂失敗的寶總
Thumbnail
第96屆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代表介紹,每一部作品的介紹都提供中文片名、導演,以及香港、臺灣、澳門上映或上架串流平臺等資訊。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參加臺北電影節六部影片放映的觀影心得,藉由對每部影片的描述和感想,探討了臺北電影節的各種電影類型和主題。從西班牙到日本,每部電影都有獨特的故事情節和意義。
Thumbnail
衝著慷仁演技和傳說的17公分直奔首輪,在觀影前並沒有做任何的功課,只知道導演是拍出神作血觀音的楊雅喆,其他一概不知,很單純的想接受電影的給予,在沒有太多資訊的干擾下,很純粹直觀的面對,然後寫影評推一下,但看完後還真是五味雜陳,一時很難整理思緒。 女主小綠一直被相同的夢境困擾,渴望找到在她身上彈奏的
Thumbnail
《美國女孩》是臺灣導演阮鳳儀執導的時代成長劇情電影,由方郁婷、林嘉欣、莊凱勛及林品彤共同主演。劇情取自於導演的親身經歷,描述原本已經移民的一家人,因為母親生病的緣故,讓在美國已經擁有自己生活的女孩,必須回台灣重新適應,而水土不服造成家庭衝突及成長的故事。 本片為導演首次執導長片,便入圍7項金馬
Thumbnail
自從前年夏天搬到台中之後,我離電影的距離就越來越遠。少了影展,少了可以從容看片的台北檔期,那些成天繞著電影打轉的生活軌跡,彷彿像是上輩子。但我還是還是相信著電影。本文將會依序介紹十部2023年的個人電影,每部作品都有它的柔軟與尖銳,正好觸及了我這一年的所思所感,分享給你。
Thumbnail
(以下為觀影次序) (內文有雷亦有個人獨斷感受還請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