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的孩子正處於好奇心最旺盛的階段。我還記得我弟弟小時候,常常纏著父母去逛超市和百貨公司。在琳瑯滿目的零食和玩具櫃前,他總是要求父母買下那些「他們已經有過的相似東西」。
這個年紀的孩子對新奇事物的興趣通常來得快、去得也快,但這恰恰是培養正確金錢觀念的最佳時機。正如「如何建立孩子正確的買賣觀念」一文中所提到的,透過「買」和「賣」的過程,孩子們可以學會分辨需求,並進而了解事物的「價值」。唯有在理解價值的基礎上,孩子才能逐漸建立起健康的消費觀念。
買東西的需求(X)+ 事物的價值(Y) = 真正的購買決策(P)
當需求(X)大於價值(Y)時,才值得花錢購買。
那麼,身為父母,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體會這個過程呢?
一個簡單的方法是在出門前,給孩子一個小錢包,裡面裝著他今天可以使用的金額。告訴孩子:「今天你有100元可以用來買東西,這100元要包括你的早餐和午餐費,剩下的才可以用來買你想要的東西。」這樣,孩子可以學習如何分配有限的金錢,並逐漸理解每件物品都有其價值。最終,他們會發現,購買的物品不僅要符合自己的需求,而不是一時的好奇心,從而減少對父母無止境的購物要求,並學會自己決定如何花錢。
學習金錢分配的另一個方法
家長也可以透過金錢分類的方式,讓孩子了解如何合理使用金錢。例如,製作一份簡單的資金用途表,列出孩子從早到晚可能會遇到的花費需求,包括:交通費、三餐費、零食、文具、玩具、儲蓄和緊急需求。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設定存錢目標,並確定每天或每月的儲蓄比例 (%),作為未來購買心儀物品的基礎。
這樣的激勵機制可以幫助孩子有目標地管理金錢,並自行計算達成目標需要的時間。透過實際的需求和目標導向,孩子能夠學會從價值觀的角度合理分配資金,進而養成正確的金錢使用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