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2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專訪/從貝多芬到社群媒體:加拿大音樂家Tony Ann的創作之路

專訪加拿大音樂家Tony Ann。(攝影/鄭達敬)

專訪加拿大音樂家Tony Ann。(攝影/鄭達敬)


試著想像「獅子座」寫成一段音樂,聽起來會是如何?加拿大音樂家Tony Ann就打算寫滿十二星座,並預計在2025發行專輯《360°》。他表示,透過音樂描寫不同的星座個性,是一次新奇的嘗試,也是一大挑戰。

「我可以使用不同的和聲、節奏、速度、調式、大小調等來區分每首樂曲,但我希望能真正做到每首樂曲都能真正有所不同,不要有任何重複的旋律或類似的氛圍。」

加拿大音樂家Tony Ann期許自己的音樂能簡練、易聽,且力求突破。(攝影/鄭達敬)


音樂與占星學結合

Tony Ann舉例〈天秤座〉,在他的創作裡,天秤座是一曲圓舞曲。「而〈水瓶座〉會是一首節奏更慢的圓舞曲:我希望這十二首曲子都盡可能地獨特與不同,因為每個星座是那麼獨特。」

Tony Ann說,他從和聲著手區分這些不同星座的特質,「〈獅子座〉必須要更大膽、強壯,而〈牡羊座〉是一個非常有魅力的星座,快速、強壯且大膽,〈巨蟹座〉非常微妙且柔和,帶有一種熱情、關懷他人與療癒的特質。」

社群媒體年代的音樂人

作為新時代的音樂家,Tony Ann在社群媒體上的總觀看量破億次,他擅長和網路上的聽眾互動,《360°》計畫大約一個月發表一首,也有不少聽眾回饋,聽完一曲後,已開始期待下一曲發表,並開始想像不同星座聽起來的感覺。

Tony Ann表示,社群媒體是很好的交流平台,在這個年代能讓他展現獨特之處,「社群網站可以讓我跳出既有的思考,試著發想一些可能會吸引觀眾的主題和想法,我也會想到一些特別的地方拍攝影片,例如:海灘、艾菲爾鐵塔,或是美術館。」Tony Ann說,他期許自己的作品聽起來真實,能和別人有所不同。

 


Tony Ann的父母親來自中國北京,而他在加拿大出生和成長,12歲那年,他在學校看了講述貝多芬一生的電影,深受啟發,因而開啟了他的音樂之路。

 

來自貝多芬的啟蒙

「貝多芬的故事感動了我,他失去聽力,仍然找到繼續作曲的意志力,看完那部電影,我也想開始創作作品,我無法解釋為什麼,這是一股動力,讓我開始使用鋼琴作曲,我想跟貝多芬一樣。」

Tony Ann人生中的第一個樂器,其實是10歲時學的單簧管,也曾學過一點小提琴,但鋼琴還是他最拿手的樂器。

談論創作,Tony Ann有遠大的願景,他期許自己能創作出更好的作品,「也許我的靈感來自野心,以及不斷想創作更好作品的願望,我會嘗試挑戰自己,讓我的作品聲音有多樣化,以及嘗試創造和我現在所發表的作品完全不一樣的樂曲。」

Tony Ann近期在高雄和台北的演出都受到觀眾熱烈的歡迎,他表示,遇到的每個觀眾都能帶給他靈感,聽眾的故事、生活上的一切、網路的短影音、詩歌和歌詞等,都能帶給他啟發,以及想要變得更好的決心。

 


音樂最終的目的是情感聯繫

 Tony Ann表示,古典音樂或流行音樂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音樂類型,古典音樂的和聲比流行音樂複雜,而不同的音樂背後指向的情感都是相識的,最終都是希望能感動人,都是希望能展現音樂的情感,「無論是流行音樂、搖滾或古典音樂,對於現場音樂會而言,每個表演者都在試圖與觀眾建立聯繫,這是我每一場演出的目標和目的。」

 

Tony Ann期許自己能寫出好聽易記的旋律,「每個人聽音樂的方式不一樣,有些人想聽更有挑戰性的旋律;我不是指無調音樂;而是像莫札特、舒伯特,他們的旋律好聽、容易記得;但布拉姆斯、華格納、史特拉汶斯基的旋律更複雜,需要更專注地聆聽;每個人聽音樂的方法不一樣,有些人想專注地聽,有些人不需要那麼專注地聆聽。」

 

Tony Ann表示,對他的觀眾而言,當旋律容易唱的時候,能有更大的共鳴,他認為過於複雜的音樂,可能會讓聽眾感到困惑,因此會盡量保持音樂的簡潔性,在創作中調整,讓音樂更容易被大眾接受。

Tony Ann 對台灣觀眾的熱情印象深刻,他認為亞洲觀眾與西方觀眾在欣賞音樂方面有著許多共通之處,尤其是對於情感的共鳴。他表示,「我覺得在亞洲表演時,能感受到一種連結,可能是因為我們在文化、思考方式和溝通方式上有很多相似之處。不過,更重要的是,音樂是一種世界共通的語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