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07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釀選劇|正義,常常都是等來的──台語律政劇的新嘗試《無罪推定》

raw-image

律政向來是極為常見的戲劇主題,不過回想過去幾年的相關台劇,便會發現劇本的切入角度都嘗試更非典型的路線,例如《我們與惡的距離》將大量篇幅放在加害者家屬遭受的排拒與歧視、《最佳利益》嘗試凸顯菜鳥律師初入法律職場的衝擊,在第 59 屆電視金鐘獎獲得 16 項提名的《八尺門的辯護人》則是以「公設辯護人」這個絕大多數觀眾都極為陌生的角色切入。

今年由華視與公視台語台共同出品的《無罪推定》,與前述作品相比之下,則是顯得極為本格派。本劇將焦點鎖定在「冤案救援」,描寫剛開始實習的律師許雁青(蔡黃汝飾)所遇到的第一起案件:富商遭到撕票後,警方因為兩名被告的口供,逮捕了第三名被告楊明德,而明明並未犯下這椿案件的楊明德,在檢警除了共同被告的自白之外並未提出其他有力證據的情況下,依然被法院判處死刑而纏訟多年。因緣際會之下,許雁青加入了司改會,與另外兩位長期投入冤案救援的律師李正碩(莊凱勛飾)和陳至謙(鍾承翰飾),展開一段長達十六年的、司法體制內的艱難征途。

《無罪推定》劇照/愛奇藝提供

「因為別人說你有罪,你就有罪」──這樣的劇情設定乍聽之下難以想像,不過本劇其實是改編真實存在的案件,也就是 2015 年才終於在更九審獲判無罪、並於 2016 年真正無罪定讞的徐自強案。為了理解徐自強的發生始末及案件細節,劇組訪問了司改會的律師,進行了詳盡的田野調查。梳理龐雜的司法相關素材並不容易,幸而兩位編劇林珮瑜和林佳萱一人曾經就讀法律系、另一人是執業律師,導演張晉榮則是有一位過去曾擔任法官的舅舅,三人對於司法都有著相當程度的理解,因此替本劇從真實事件到戲劇創作之間的轉換,打下基礎。

《無罪推定》劇照/愛奇藝提供

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蔡黃汝與黃鐙輝

如此艱澀的主題,再加上全台語演出的要求,不僅對於編劇,對演員也是巨大的考驗。本次擔任女主角許雁青的蔡黃汝,在劇中還必須呈現從剛考上大學的青澀少女到獨當一面的律師之變化,由於年齡跨度並非從青壯年步入老年,難以透過明顯的妝髮變化加以輔助,便更加仰賴演員以自身演技詮釋角色在不同階段的差異。

讓人驚喜的是,蔡黃汝在本劇確實透過口條與眼神的細微轉換,成功地詮釋了許雁青身上的時間流動。溫柔卻自信、堅定地進行案件結辯的模樣,可說是她在全劇的演出裡最令觀眾印象深刻的一段。

《無罪推定》劇照/愛奇藝提供

而在戲劇圈深耕已久,並曾以《奇蹟的女兒》奪下迷你劇集/電視電影男配角獎的黃鐙輝,本次的演技依舊穩定發揮,不論是因為長年囚禁導致的消極與自我封閉、得知父親死訊的心碎、猶豫是否以認罪交換提早出獄的掙扎,或是終於重獲自由之後對於外頭世界的不適應,角色的複雜心境都演繹得絲絲入扣。

《無罪推定》劇照/愛奇藝提供

司法體系的光與暗

在劇本層面,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劇高度凸顯了司法體系內部的壓力與封閉性。台灣現行制度下,通過司法官考試之後,必須先經過司法官訓練所的兩年受訓,才會正式分發,而在司訓所期間,學長學弟制便開始被建立,「長幼有序」的氛圍也幽微地影響著每一場判決──就算在法理上,審判不應該受到任何因素的干涉,但法官也是人類,也有社會壓力,誰敢推翻學長和上級法院的判決結果呢?此外,劇中也呈現了律師聲請法官迴避,但通常不會被接受的困境;畢竟,又有哪些法官敢說自己的同事無法公平審判呢?

不過本劇的氛圍,當然也並非全然負面。《無罪推定》固然凸顯了司法體系的守舊,但幽暗之處總有光明──我們仍能看到雖然害怕涉入太深,卻依然願意低調提供關鍵線索的書記官,也存在著願意重新仔細檢視證據,不甘於服膺前審判決的法官們。如果沒有他們一棒又一棒地傳遞希望的火炬,在體制裡艱難地緩步前行,楊明德永遠也不會迎來無罪的那一刻。

《無罪推定》劇照/愛奇藝提供

尋求正義的界線,該如何劃定?

劇中另一個值得剖析的角色,則是李正碩。與許雁青、陳至謙相比,李正碩在律師三人組裡是道德邊界最為模糊的一人。為了讓司改會能繼續運作,他做出了許多「不正義」的交換,例如選擇讓僅僅只是想博得人權律師美名的律師加入辯護行列,或是在長期支持司改會的監察委員被指控為性侵加害者時、選擇包庇。最終,就連楊明德的無罪判決也因為他的操作手法而蒙上了一層暗影──獲判無罪的關鍵通聯紀錄,其實是在李正碩的要脅之下,警方才將其提供給法院,而內容也經過變造,刻意抹去有可能造成判決變卦的幾筆紀錄。

楊明德確實無罪,但用踩在道德邊界的手段取得證據,是可以被接受的嗎?如果劇中李正碩的作法可以,那麼又是什麼樣的手段,會真正跨越到無法被接受的領域呢?這個問題,是《無罪推定》留給觀眾的最後辯證,就連許雁青的答案也很模糊:雖然得知當下,她斷然做出了「道不同,不相為謀」的選擇,從司改會辭職離開,卻又在數年之後與陳至謙一起回到司改會,邀請李正碩一同為手上的案件辯護。三人的一笑泯恩仇留下許多想像與詮釋的空間,或許劇本的用意,正是藉此凸顯正義與不正義之間,並沒有決絕的答案。

《無罪推定》劇照/愛奇藝提供

結語:正義,常常都是等來的

剛開始觀賞本劇時,對於由獨立樂團「靈魂咆哮」所創作的片尾曲,還沒有太過深刻的感觸。然而,當心裡一度以為證據已經充分,這次應該會做出無罪判決時,等到的結果卻依然是「有罪」二字,才頓時理解歌詞裡那句「正義啊正義,你遲到是二十年」,是多麽沈重而令人心碎。

《無罪推定》作為一部律政劇,並非毫無缺陷,但只要能夠讓觀眾感受到「僅僅只是想等到一句無罪,怎麼會如此漫長」的心境,從而願意在未來每一次想要輕易蓋棺論定時,多思考一秒,我想,就已是本劇最大的意義所在吧。



《釀電影》精品華語劇專題,為戲迷推薦值得關注的新類型、新嘗試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