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期待跟心理師互動多久呢?

你期待跟心理師互動多久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諮商

諮商

在心理諮商的過程中,互動的長短有時候變得特別有趣,尤其是那些「非熱門」時段,討論正順利時,我經常會給多一點時間,讓話題可以延續得更深入。孩子們這時往往心裡想:「太棒了!再多玩一會兒!」 家長們也會默默高興:「終於有機會多聊點平常沒時間討論的事!」 這些時刻對於我來說,其實也很輕鬆,因為能讓整個討論更完整,彼此的互動更加自然。

然而到了假日的「黃金時段」,時間壓力就出現了。排隊的孩子一個接著一個,家長也急著希望在有限的時間內得到幫助,解決一些積壓的問題。這時,家長可能心急如焚地想:「還有幾個問題沒問呢!」 孩子則可能心裡暗自耍賴:「能不能再多玩五分鐘呢?」 面對這樣的狀況,作為心理師的我,不僅要預估孩子收玩具的時間,還得考慮孩子的拖延戰術,同時給家長足夠的回饋,真的是一場時間管理的考驗。

為了讓時間更好掌控,我通常會提早預告孩子和家長,告訴他們我們即將結束,讓大家有心理準備,避免到最後一刻才手忙腳亂。面對時間的限制,我也不禁想:我們每個人其實都希望多出來的幾分鐘,無論是想多聊幾句,還是再多玩一下,時間的分配總是帶著些小奢侈。

你呢?在跟心理師互動時,會期待有多少時間呢?

avatar-img
黃閎新臨床心理師的沙龍
43會員
71內容數
分享幾年下來的兒童臨床工作經驗,花了很多時間沉浸在孩子遊戲中的想像世界,也同樣花了很多時間與爸爸媽媽們一起討論,期待這些故事與經驗,帶給父母更美好的教養,也帶給孩子更幸福的成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社群媒體的生日自動提醒便利了我們的生活,但也引發了對人際關係的反思,這樣的虛擬祝福是否讓我們的聯繫變得更疏遠,不知不覺忘了實際互動的感受呢?
當聽到「我為什麼不能為自己的生命做決定?」這句話時,心理師內心瞬間進入紅色警戒。這篇文章探討了心理師如何在不強推心靈雞湯的同時,為求助者提供一個溫暖的空間,讓他們知道即使一時想「登出」,也還有其他選擇,不必孤單面對。
努力充實自己與努力工作成為某種教條,當我們需要休息放鬆的時候,好像也成為某種任務,但真的是這樣嗎?
心理健康在當代生活中日益受到重視,但許多人對於何時應尋求心理諮商仍感疑惑。如果長期情緒低落、經歷重大變故、壓力難以應對、人際關係困難和找不到原因的身體不適,這些時候就可以考慮尋求心理諮商唷。
憂鬱症常常被形容為心理感冒了,有時候卻也痛苦到想要傷害自己!所以要怎麼評估自己是不是需要幫忙呢?
社群媒體的生日自動提醒便利了我們的生活,但也引發了對人際關係的反思,這樣的虛擬祝福是否讓我們的聯繫變得更疏遠,不知不覺忘了實際互動的感受呢?
當聽到「我為什麼不能為自己的生命做決定?」這句話時,心理師內心瞬間進入紅色警戒。這篇文章探討了心理師如何在不強推心靈雞湯的同時,為求助者提供一個溫暖的空間,讓他們知道即使一時想「登出」,也還有其他選擇,不必孤單面對。
努力充實自己與努力工作成為某種教條,當我們需要休息放鬆的時候,好像也成為某種任務,但真的是這樣嗎?
心理健康在當代生活中日益受到重視,但許多人對於何時應尋求心理諮商仍感疑惑。如果長期情緒低落、經歷重大變故、壓力難以應對、人際關係困難和找不到原因的身體不適,這些時候就可以考慮尋求心理諮商唷。
憂鬱症常常被形容為心理感冒了,有時候卻也痛苦到想要傷害自己!所以要怎麼評估自己是不是需要幫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