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賞析:自由的悖論──讀漫漁的〈公民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哲替現代詩賞析 005~



  〈公民課〉一詩收錄於漫漁在 2023 年出版的新詩集《夢的截圖》(聯合文學出版),現抄錄如下:


地上放著一個盒子
裡面有「自由」

眾人圍圈思量
「怎麼打開這個盒子」?

甲決定「在不妨礙他人自由為前提」
用棍子打爛盒子

乙宣布組織地下團體
並在秘密集會中討論開盒方案

丙要寫書著作
《十種開盒子的方法》

丁被警察帶走了
他火燒盒子時不小心造成
「緊急危難」

戊走開了
「自由都關在盒子裡了,還是自由嗎?」

盒子緊閉著 靜靜地 守秩序地
躺在原地


-漫漁,2023,《夢的截圖》。聯合文學出版。輯四:待機,p.144-145。



  為什麼「自由」被放在盒子裡?「自由」可以被放在盒子裡嗎?


  「放入盒中」意味著一種努力,人們嘗試將看不見、摸不著的「自由」固定下來,成為一種可以用「理性之眼」把握住的東西──框定在裡面的東西就是自由,外面的不是。可以說,眾人對於「自由」至少有著一個最初步的共識:我們要把這虛無飄渺的東西給界定清楚。「自由」於是被概念化,搖身一變,成為政治哲學之中的聖杯。


  弔詭的是,通過概念化的理論過程,人們好不容易把它給裝進去,現在卻又出現了一個在實踐上的難題:我們該如何解鎖它呢?──分歧就從這個問題點上開始出現。


  甲是一位無政府主義者,他想在確保個人消極自由的情況下,去除一切形式的政府管制。然而,失卻公共秩序的前景,會否違反了自己行動的前提?


  召開秘密集會的乙則是一位革命黨人。名義上,流血的革命總是聲稱要為所有人爭取自由,但革命方案卻往往是少數人說得算。我們可以為革命付出多少代價而不扭曲自由追求的本意?我們在追求普遍的自由的同時,犧牲了多少個別而特殊的自由?


  放棄激進的革命、採納漸進的改革,甚或懸置行動的決斷,轉而連同「方法」都理論化,那麼我們究竟還剩下多少打開盒子的動力?馬克思的幽靈於是又開始在我們身邊遊蕩:


哲學家們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釋了世界,但重點在於:去改變它![1]



  火燒盒子的丁被「主權者」宣判為恐怖份子。在緊急危難期間,主權者將獲得近乎無限的權力,以確保國家安全不受侵害。換言之,他可以為了自由,剝奪我們任何人的自由。現代國家實際上是輛雙頭馬車,一邊是「主權」(Sovereignty)、一邊是「人權」(Human Rights)──這是種精神分裂的自由,而我們現代人則註定活在這種內在矛盾的焦慮之中。國家可以保障我的人身與財產安全,但這也正意味著它可以把它們剝奪殆盡。


  「自由都關在盒子裡了,還是自由嗎?」困擾著戊的問題,或許可以轉譯如下:實在的自由可以被我們概念化到何種程度?戊理解到,實在與概念之間有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這是條「非理性的罅隙」,任何轉用可能都是不合法的。我們遭遇到了一種卡夫卡式的詰問:會不會有某些東西,是我們註定無法以概念來理解和用語言來表述的?生命中,是否有些東西,怎麼樣都不能被我們關起來?我們終其一生渴求它,但卻始終無法企及它?


  「自由」恐怕就是這樣的一種「生命之謎」,我們愈是以理智想參透它(它是康德批判哲學大廈裡的拱心石),我們照見到的卻愈是自身的極限──無論那個極限是思想上的,還是行動上的。


盒子緊閉著 靜靜地 守秩序地
躺在原地


  追求自由,是否讓人不自由?為了追求自由,我們是否必須付出不自由的代價?會不會在我們「試著將它放入盒中」的這第一步就誤入歧途?到底是我們給自由造了一個盒子意欲使它身處其中,還是謎一般的自由給我們造了一個盒子,使得──


人生來是自由的,但卻無處不身戴枷鎖。自以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但反而比其他一切更像是奴隸。[2]



  人難道可以不自由地自由,抑或是自由地選擇不自由?這是不是生命自身所含藏的弔詭?


  自由會不會實將發生於我們真正放下自由問題的時刻?我們究竟需要一門怎樣的公民課?


(完)


註釋:

[1] Marx, K., & Engels F. (1969). Karl Marx and Frederick Engels: Selected Works. Progress Publishers, Volume 1, p. 15.

[2] 李平漚(譯)(2021)。《社會契約論》(原作者:Jean-Jacques Rousseau)。臺北:五南出版。(原作出版年:1762)頁4。


raw-image


* 本文亦收錄於《野薑花詩集.季刊》第 50 期。

內容總結
夢的截圖
5
/5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繼 2018 慶公生、2019 咱攏是社頭人,時隔 5 年,大溪大禧的現地劇場回來了! 這次不只導演、演員和社頭成員回歸,更將舞台搬回了大溪普濟堂的廟埕前~
講座主題:被性侵後我才學會的人際界線。
一個德國哲學家的夢。
相信星座的很感性,因為他們願意相信一個沒有科學根據的東西;而不相信星座的就理性多了──真的是如此嗎?
靈歌的詩作〈橢圓〉,在 2023 年 10 月發表於《秋水詩刊》第 197 期。
極短篇小說〈後悔〉於1998年7月26日,發表於聯合報副刊,後收錄於作者林瑞麟於2023年出版的極短篇小說集《寂寞穿著花洋裝》。
繼 2018 慶公生、2019 咱攏是社頭人,時隔 5 年,大溪大禧的現地劇場回來了! 這次不只導演、演員和社頭成員回歸,更將舞台搬回了大溪普濟堂的廟埕前~
講座主題:被性侵後我才學會的人際界線。
一個德國哲學家的夢。
相信星座的很感性,因為他們願意相信一個沒有科學根據的東西;而不相信星座的就理性多了──真的是如此嗎?
靈歌的詩作〈橢圓〉,在 2023 年 10 月發表於《秋水詩刊》第 197 期。
極短篇小說〈後悔〉於1998年7月26日,發表於聯合報副刊,後收錄於作者林瑞麟於2023年出版的極短篇小說集《寂寞穿著花洋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推廣一下自己的兩部長篇小說:《許久未見的笑容》、《三年十班》。
Thumbnail
十幾年前寫的一篇短篇,這系列只有龐大設定與殘稿,粗陋又稚氣,筆法亦中二。 雖然我預排了十卷,但沒有一卷成卷,故而暫時歸入《浮光碎羽》。
Thumbnail
結合自身與旁人經歷的半自傳小說《我能從感情中得到什麼?》上線囉!每周更新章節連結,歡迎大家點擊閱讀。
Thumbnail
結合自身與旁人經歷的半自傳小說《我能從感情中得到什麼?》上線囉!每周更新章節連結,歡迎大家點擊閱讀。
Thumbnail
後記   這是我的第六本詩集,收錄二○一七年至二○二二年間,斷斷續續寫的四行詩和四行組詩。開始寫作這類四行體,靈感得自古詩絕句,但用的是白話自由體,所以稱之為「新絕句」。「今天不絕句」,既表示體裁,亦表達句子不絕。從開始使用這種詩體起,日日一些浮光片語,就像游絲一樣的飄進我的思緒,而我也迅速地抓
Thumbnail
本篇心得涉及小說劇情內容,可能影響觀看體驗,請大家斟酌。
Thumbnail
"小說反映人生,無論寫實、歷史、科幻、奇幻皆反映人類不同面向。"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桃花庵歌》唐伯虎" 收藏許多格友好文,逐步推薦給大家。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那天我拿著一本小說,在沙灘上裝文青...沒想到,竟遇到小說的作者...
讀起《潮本》,可能不會(或建議不要)先入為主地視為一本散文集,即使靜心翻閱,這些字非但沒有抹去散文與其他文類的邊界(譬如小說、詩),而是徹徹底底留存在「不(試圖)虛構」。袒露地展現事物的同時,也把作者的形象展露出來,也可以說是十足散文。與其說是展露或呈現,毋寧說是事物本身的現身、閃現。意思是,儘管今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推廣一下自己的兩部長篇小說:《許久未見的笑容》、《三年十班》。
Thumbnail
十幾年前寫的一篇短篇,這系列只有龐大設定與殘稿,粗陋又稚氣,筆法亦中二。 雖然我預排了十卷,但沒有一卷成卷,故而暫時歸入《浮光碎羽》。
Thumbnail
結合自身與旁人經歷的半自傳小說《我能從感情中得到什麼?》上線囉!每周更新章節連結,歡迎大家點擊閱讀。
Thumbnail
結合自身與旁人經歷的半自傳小說《我能從感情中得到什麼?》上線囉!每周更新章節連結,歡迎大家點擊閱讀。
Thumbnail
後記   這是我的第六本詩集,收錄二○一七年至二○二二年間,斷斷續續寫的四行詩和四行組詩。開始寫作這類四行體,靈感得自古詩絕句,但用的是白話自由體,所以稱之為「新絕句」。「今天不絕句」,既表示體裁,亦表達句子不絕。從開始使用這種詩體起,日日一些浮光片語,就像游絲一樣的飄進我的思緒,而我也迅速地抓
Thumbnail
本篇心得涉及小說劇情內容,可能影響觀看體驗,請大家斟酌。
Thumbnail
"小說反映人生,無論寫實、歷史、科幻、奇幻皆反映人類不同面向。"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桃花庵歌》唐伯虎" 收藏許多格友好文,逐步推薦給大家。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那天我拿著一本小說,在沙灘上裝文青...沒想到,竟遇到小說的作者...
讀起《潮本》,可能不會(或建議不要)先入為主地視為一本散文集,即使靜心翻閱,這些字非但沒有抹去散文與其他文類的邊界(譬如小說、詩),而是徹徹底底留存在「不(試圖)虛構」。袒露地展現事物的同時,也把作者的形象展露出來,也可以說是十足散文。與其說是展露或呈現,毋寧說是事物本身的現身、閃現。意思是,儘管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