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指揮的樂團:茄科生物鹼合成大揭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茄科(Solanaceae)植物包括了鼎鼎大名的馬鈴薯、番茄、辣椒、顛茄,以及小朋友最喜歡採來當零嘴的龍葵(Solanum nigrum)。這些植物都會產生所謂的糖化生物鹼(glycoalkaoids),有些(如馬鈴薯的龍葵鹼solanine)的毒性可以致命!幸好栽培品系的馬鈴薯只有發芽的時候龍葵鹼的含量比較高,所以只要小心別吃發芽的馬鈴薯就好。


除了糖化生物鹼,這些茄科的植物還會合成皂素(saponin),但是皂素在這些植物體內的功能未知。過去的研究已經將合成糖化生物鹼的酵素都一一找到,但負責合成皂素的酵素還沒有發現。


另外,更讓科學家迷惑的事情是,在研究植物的基因的功能時,科學家們經常會讓基因在模式植物(如阿拉伯芥)裡面表現。會這樣做的原因通常是因為模式植物的資訊比較多,所以在模式植物中表現其他植物的未知基因可以幫助科學家們了解這個基因的功能以及任何潛在的活性。但是,當科學家們嘗試著把這些合成糖化生物鹼的茄科基因在其他植物中表現時,卻無法讓這些植物合成糖化生物鹼。


這意味著,在茄科的糖化生物鹼的合成拼圖上,可能還少了很重要的一塊。可是所有的酵素都到齊了啊?科學家們想,一定還需要一個具有什麼未知功能的成員!


如果在過去,可能就得想辦法來製造一些突變株,從中篩選無法合成糖化生物鹼的植物。但是隨著技術的進步,如此大費周章已經不是必要步驟了!研究團隊決定利用所謂的「轉錄體」(transcriptome,就是生物所有的信息RNA的總稱)分析,來找找看到底漏掉了誰。


轉錄體分析發現,總共有363個基因與糖化生物鹼合成酵素GAME6GAME8GAME11一起表現。其中有一個基因長得有些像G家族的類纖維素合成酶,引起了研究團隊的關注,因為過去曾有研究發現,這個家族的酵素可以做為非典型的糖轉移酶。


因為不清楚到底這個蛋白質有什麼功能,研究團隊決定先看看它出現在細胞的什麼位置。結果這個蛋白位於內質網的膜上。


接著,研究團隊用基因編輯把這個基因給砍掉,結果發現突變株體內發生膽固醇堆積的情形。這意味著這個基因與糖化生物鹼合成的早期步驟有關,因為茄科植物就是使用膽固醇做為原料來合成糖化生物鹼的。


那麼,是否其他合成糖化生物鹼的酵素也位於內質網上呢?進一步的觀察發現,GAME6GAME8和這個蛋白同時定位在內質網膜上,而GAME11除了出現在內質網膜上,還出現在細胞質中。


這時候,研究團隊假設這個蛋白質(現在它叫做GAME15)雖然並沒有酵素活性,但是透過與其他酵素的互動,它可以讓其他酵素合成糖化生物鹼。

為了確定GAME15的確有跟其他蛋白質互動,研究團隊使用了螢火蟲的冷光素基因來測試。結果發現,GAME15與糖化生物鹼合成途徑上游的酵素GAME6GAME8以及GAME11都有互動,但是與糖化生物鹼合成途徑下游的酵素(如GAME4GAME12)就沒有互動了。另外,當GAME15的前面接著冷光素的時候,就沒有辦法與那三個酵素進行互動!這表示GAME15應該是用自己的N端(頭)與其他蛋白質互動的。


再者,他們還發現GAME15與阿拉伯芥跟長春花的相關酵素都無法互動,顯示GAME15的專一性很高(GAME15:我才不會愛別人呢)。


所以,如果把GAME15GAME6GAME8以及GAME11一起在其他的植物裡面表現,能不能在其他的植物裡面合成糖化生物鹼呢?研究團隊測試了在煙草裡面做這件事,結果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把GAME15拿掉,就又不行囉!這些結果顯示,雖然GAME15沒有什麼酵素活性,但是它就像樂團的指揮一樣,雖然不會演奏樂器,樂團沒有他就無法演奏出好聽的音樂了。


最後,在研究團隊把它砍掉的時候,他們意外地發現,雖然植物看起來「整株好好的」,可是卻變得很容易被蟲咬。而且,缺少了game15的植物,不僅不能合成糖化生物鹼,也不能合成皂素。也就是說,過去找不到的皂素合成機制,其實一直都在眼前,由糖化生物鹼的酵素們代勞了。


當研究團隊把無法表現game15的植物進行蟲害測試時,他們發現,害蟲喜歡吃沒有game15的植物!不論是茄科植物原產地的害蟲Empoasca decipiens(一種葉蟎),還是令人聞風喪膽的科羅拉多金花蟲(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都偏愛沒有game15基因的突變株。


所以,GAME15透過自己的頭(N端)與GAME6、GAME8以及GAME11蛋白互動,來調節植物合成皂素與糖化生物鹼的活性。雖然GAME15本身沒有酵素活性,但是這些酵素們卻怎樣都少不了它呢!


參考文獻:


Marianna Boccia, Danny Kessler, Wibke Seibt, Veit Grabe, Carlos E. Rodríguez López, Dagny Grzech, Sarah Heinicke, Sarah E. O’Connor, Prashant D. Sonawane. A scaffold protein manages the biosynthesis of steroidal defense metabolites in plants. Science, 2024; DOI: 10.1126/science.ado340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10/19
謝謝老師分享!老師的文章標題都好有趣哦!
avatar-img
老葉報報
226會員
748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Thumbnail
2025/04/29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Thumbnail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2025/04/28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主要使用可見光。傳統上,科學家認為超過700奈米的長波光(也就是所謂的「紅外光」)能量太低,無法推動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關鍵氧化還原反應。因此,「700奈米」被視為光合作用的紅色極限(red limit)。 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在藍綠菌中找到了突破點!
Thumbnail
2025/04/28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主要使用可見光。傳統上,科學家認為超過700奈米的長波光(也就是所謂的「紅外光」)能量太低,無法推動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關鍵氧化還原反應。因此,「700奈米」被視為光合作用的紅色極限(red limit)。 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在藍綠菌中找到了突破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茄科(Solanaceae)植物都會產生所謂的糖化生物鹼(glycoalkaoids),有些(如馬鈴薯的龍葵鹼solanine)的毒性可以致命! 科學家們一直想要糖化生物鹼的合成機制,但是好像總是缺一個重要的成員?!最近終於找到了!
Thumbnail
茄科(Solanaceae)植物都會產生所謂的糖化生物鹼(glycoalkaoids),有些(如馬鈴薯的龍葵鹼solanine)的毒性可以致命! 科學家們一直想要糖化生物鹼的合成機制,但是好像總是缺一個重要的成員?!最近終於找到了!
Thumbnail
薄荷醇、尼古丁、辣椒素、橡膠、咖啡因、兒茶素、檳榔鹼,這些化合物有什麼共通點嗎? 它們都是植物的「次級代謝物」(secondary metabolite)。次級代謝物是由植物生產,並非植物生長發育所必需。不同的植物,會生產不同的次級代謝物。但是,植物為什麼要合成這麼多的次級代謝物呢?
Thumbnail
薄荷醇、尼古丁、辣椒素、橡膠、咖啡因、兒茶素、檳榔鹼,這些化合物有什麼共通點嗎? 它們都是植物的「次級代謝物」(secondary metabolite)。次級代謝物是由植物生產,並非植物生長發育所必需。不同的植物,會生產不同的次級代謝物。但是,植物為什麼要合成這麼多的次級代謝物呢?
Thumbnail
以往製作西點時(如:奶酪、布丁、慕斯、戚風蛋糕 ..... 等等),有時會需要用到一點香草粉或香草精來提味,雖然用的量不多,但畢竟大多成份不是那麼天然,所以興起自製香草酒的念頭,香草酒可當成西點的提味劑或是加入飲品中,別有一番風味。
Thumbnail
以往製作西點時(如:奶酪、布丁、慕斯、戚風蛋糕 ..... 等等),有時會需要用到一點香草粉或香草精來提味,雖然用的量不多,但畢竟大多成份不是那麼天然,所以興起自製香草酒的念頭,香草酒可當成西點的提味劑或是加入飲品中,別有一番風味。
Thumbnail
隨著實驗室的檢驗,寶林案目前已被確定為『米酵菌酸』(現已正名:邦克列酸)。其實邦克列酸在臺灣在台灣能見度極低,是因為臺灣飲食習慣上,較少吃澱粉或椰子類的發酵食品。臺灣主要食用的發酵食品大多為泡菜、豆腐類、酒、醬油等等。故此菌在臺灣能見度幾乎是沒有,才會造成衛生機構反應措手不及。 
Thumbnail
隨著實驗室的檢驗,寶林案目前已被確定為『米酵菌酸』(現已正名:邦克列酸)。其實邦克列酸在臺灣在台灣能見度極低,是因為臺灣飲食習慣上,較少吃澱粉或椰子類的發酵食品。臺灣主要食用的發酵食品大多為泡菜、豆腐類、酒、醬油等等。故此菌在臺灣能見度幾乎是沒有,才會造成衛生機構反應措手不及。 
Thumbnail
今天證實了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禍首是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由於是國內的例,對這毒太不熟悉了。查找了相關論文資料,試著摘錄一下2018 年 10 月發生在中國廣東的案例。論文題為: 「食用無明顯變質跡象的非發酵米粉產品導致米酵菌酸中毒的調查」。
Thumbnail
今天證實了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禍首是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由於是國內的例,對這毒太不熟悉了。查找了相關論文資料,試著摘錄一下2018 年 10 月發生在中國廣東的案例。論文題為: 「食用無明顯變質跡象的非發酵米粉產品導致米酵菌酸中毒的調查」。
Thumbnail
松節油是通過蒸餾作用或其它方法從松柏的油樹脂提取的精油。它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主成分為蒎烯。 這個成分常見用來合成杜松香精和迷迭香香精。 一般日常民眾會使用到可能會在美術用途:作為油畫顏料的稀釋劑。 大部分的調香師可能不會想到這屬於香料,調配時也比較少會考慮到
Thumbnail
松節油是通過蒸餾作用或其它方法從松柏的油樹脂提取的精油。它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主成分為蒎烯。 這個成分常見用來合成杜松香精和迷迭香香精。 一般日常民眾會使用到可能會在美術用途:作為油畫顏料的稀釋劑。 大部分的調香師可能不會想到這屬於香料,調配時也比較少會考慮到
Thumbnail
蘇丹的持續內戰引起了工業製造商的關注,因為這可能對口香糖、碳酸飲料和化妝品等產品的樹膠酸供應產生影響。 樹膠酸 又稱阿拉伯膠,是一種天然樹膠,由金合歡樹的汁液製成,廣泛用於食品、製藥和化妝品等行業中作為穩定劑、增稠劑和乳化劑。 蘇丹是樹膠酸的全球最大生產國,約70%的全球供應來自該國。然而,政府和反
Thumbnail
蘇丹的持續內戰引起了工業製造商的關注,因為這可能對口香糖、碳酸飲料和化妝品等產品的樹膠酸供應產生影響。 樹膠酸 又稱阿拉伯膠,是一種天然樹膠,由金合歡樹的汁液製成,廣泛用於食品、製藥和化妝品等行業中作為穩定劑、增稠劑和乳化劑。 蘇丹是樹膠酸的全球最大生產國,約70%的全球供應來自該國。然而,政府和反
Thumbnail
記得第一次發現糖醋醬的成分是番茄醬和白醋的時候,我內心驚呼不可思議,對我而言番茄醬代表西方,白醋是東方的,是什麼緣分讓他們攪和在一起,而且還這麼美味甜蜜。最近的衝擊則是美乃滋和醬油,我的調味邏輯被摧毀了,難道我們在外面餐廳吃到的美味都是這樣南轅北轍的搭配嗎。是誰!誰這麼大膽願意犧牲自己的味蕾。
Thumbnail
記得第一次發現糖醋醬的成分是番茄醬和白醋的時候,我內心驚呼不可思議,對我而言番茄醬代表西方,白醋是東方的,是什麼緣分讓他們攪和在一起,而且還這麼美味甜蜜。最近的衝擊則是美乃滋和醬油,我的調味邏輯被摧毀了,難道我們在外面餐廳吃到的美味都是這樣南轅北轍的搭配嗎。是誰!誰這麼大膽願意犧牲自己的味蕾。
Thumbnail
我們在上一篇文章「啤酒花的物質[前傳]」中,對啤酒花的研究歷史有些簡短的解說了。 這篇想透過啤酒花毬果的構造,跟大家分享啤酒花的物質與在啤酒所扮演的角色。
Thumbnail
我們在上一篇文章「啤酒花的物質[前傳]」中,對啤酒花的研究歷史有些簡短的解說了。 這篇想透過啤酒花毬果的構造,跟大家分享啤酒花的物質與在啤酒所扮演的角色。
Thumbnail
# 54《超乎想像的化學課》(下):從生活中的東西下手,發掘有機與無機的世界
Thumbnail
# 54《超乎想像的化學課》(下):從生活中的東西下手,發掘有機與無機的世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