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7|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領導人的雙贏智慧》:做更好的選擇

raw-image

台科大EMRD的活動,此生第一次,估計也是最後一次,看到傳說中的黑爺爺.

基本上他就是台灣,甚至是華人圈的卡內基代言人.因為是EMRD,所以題目是「領導人的雙贏智慧」.課前我基本上就不預期真的會聽到什麼新東西,但是我還是覺得在這堂課中,學到了許多書上沒講過的東西.所以還是要記錄一下.

首先,黑爺爺真的沒有“老人病”,正確來說是“沒有老人思維”.

其實寫到這裡的時候,我一度卡住,不曉得怎麼定義“老人思維”.當然他沒辦法跟年輕人一樣談抖音還是小紅書(我也不行...我還比較像老人...😅),也不會跟技術人員一樣談ChatGPT或是LLM,可是你看到他那個發自內心,對這個世界發出友善的笑容,你知道他就是有著一顆赤子之心,永遠對這個世界像孩子一樣充滿好奇.他好像有說他現在究竟是幾歲了,但他覺得也不是太重要.我也是這麼想.就像以前聽過的一句話是這麼說的:

很多人40歲就死了,只是到80歲才進棺材.

如果對這個世界再也沒有好奇心,對自己再也沒有“想變得更好”的期待和目標,那其實真的就是“死了”.

他上台也不免俗的定義了一下「領導人」. 就像他說的,我們很多人想到的“領導人”的形象,就是必須身居高位,西裝革履,眼光銳利,不苟言笑,甚至有點不近人情的刻薄.但扣掉“領導”這兩個字, 終究他也就是個「人」,如果為了工作,為了事業,把自己的快樂,甚至是“人性”都燃燒殆盡,那就不是今天題目講到的「雙贏」.

扣掉那些生來就是要改變世界的瘋狂創業家,很多人不是不知道,自己不過就是做著一份工作,但隨著資本主義最擅長的金錢攻勢/誘惑,以及商人塑造出來的“幸福”生活的模樣洗腦,許多人就漸漸迷失自我,深信獎金可以買到一切,職位就是社會地位,Title就是幸福的標題.所以,黑爺爺繼續給我們大家複習一下他書中最重要的那個結論: 良好的人際關係,就是我們身為人類最重要的幸福來源.

這句話,有讀過《被討厭的勇氣》的人都知道,黑爺爺真的不是在業配.以前,從卡內基書上得到這個結論,我只能半信半疑.但讀過《被討厭的勇氣》後再得到這樣的結論,我只能心服口服的接受.

接下來當然也講了「溝通」這個題目. 溝通是一個「迴路」,訊息發送出去,就要認真傾聽.而且,要做得好是沒有捷徑的,只能“練“.

他說,人類就是有一個特質,什麼事都希望能找到”Quickfix“. 熟悉軟體開發或是作業系統的人聽到這個詞就會會心一笑.技術上來說,這不是缺陷,這就是人類進步的驅力.不過我們真的很容易小看「溝通迴路」這件事,因為看起來就像是星雲大師提倡的“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這麼簡單的事,是一件“只要我想就能做到”的事.

事實上,不管是看著書嘗試實作的人,或是真的有去上過課的人,都知道這件事幾乎不是“心態”問題,它幾乎是一個「Skill」.就跟你不可能只靠熟讀游泳資料而不下水,就可以真的學會游泳一樣.因為這是一件不能“只靠”大腦指導的技能,你必須是要練到變成肌肉記憶,半夜起來上廁所都可以做得到,才算是真的有把卡內基的東西內化成為自己的思維,讓自己就是以「找機會」讚美的思維,來看身邊的人和事.

溝通迴路中最難的,不外乎是積極的讚美和聆聽.有多難? 光是要我們放下手上正在做的事,腦中正在想的事,然後專心在眼前跟我們對話的人,就是一件超級困難的事.

我以前在看黑爺爺的書時,覺得要做到積極的讚美真的是太難了,因為沒有用心觀察對方所說出來的讚美,就像偽鈔一樣.你不能只是對著「結果」說完評價就好,你要說出對方在這個結果下了什麼功夫,投入多少心力.也就是說,孩子成績考得好,那是結果,你要給他的讚美是,”看到“他為這次考試下了多少功夫,投入了多少時間,用了什麼新方法,是不是換了更好的環境等.比起最後的結果,要肯定這個過程,你就得專心在對方身上,仔細觀察這個過程,記下可以讚美的小地方,才能在關鍵之處給予真正有效的讚美.

積極的傾聽要“積極”做些什麼?黑爺爺舉的例子很好懂.老闆眼睛盯著螢幕,頭也不轉的“聽到”了你的報告,你絕對是覺得不被尊重的.騰出可以傾聽的物理空間和心靈空間只是基本要求,實務上我們最常犯的錯誤,就是馬上打斷別人的發言塞自己的結論,或是迫不及待地轉換話題說自己的想法,要不然就是來個「我認同你的說法,“但是”....」造句.真的要積極傾聽,我們要做的就是嘴巴閉上,認真聽,跟上對方的進程,用肢體語言告訴他「我還在,有跟上」.真的有什麼你自己的經驗或想法一定要說,那就說清楚,那是你過去的經驗,是你自己主觀的想法,然後繼續聽聽他的想法.

這堂課會聽到這些,都不會太意外,就當作是複習我以前讀過的東西.但我還是有帶著自己的題目來的,所以在課堂的最後我還是忍不住發了問.

就算我可以讓自己不要變成混蛋,可是我實在沒有辦法避免身邊的混蛋,看我很“卡內基”就傷害我,或是佔我便宜.

在卡內基的路上,我們要怎麼管理自己的「期待」?

卡內基的「不批評,不指責,不抱怨」三大核心精神,在網路上常常會被加一句「不可能」成為一個梗圖.我自身也經歷過「不批評就是默認」,「不指責就要背鍋」,「不抱怨就是認同」的誤解,我幾乎也是「不可能」的一員.所以,我滿懷期待,希望能從黑爺爺這邊聽到”Quickfix“(真的是人性弱點...😅),結果有點意外的是,黑爺爺也很直接了當的告訴我:

這真的是培訓的過程中,許多學員遭遇到的困難.
很抱歉,我也沒有答案.

黑爺爺還是有補充了類似“你若盛開,蝴蝶自來”這樣的答案給我,說明這條路上我們不是要控制環境,而是要發揮影響力.如果有足夠的時間, 我想黑爺爺一定會有更多故事可以告訴我們,我們可以有更多的選擇.

如果卡內基的精神還可以再加一句「不執著」的話(你好大的膽子🥴?),我想是可以自主訓練的路上更有效率的.

《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很多「決定論」的思維方式,也就是許多困境是“自己決定”的.我們靜心想想也會認同,很多痛苦就是自己的執著造成的.身邊真的有控制不了的毒性環境,我們可以換.真的有避免不了的關係往來,我們可以“決定”,而不是讓情緒“反射”自己的反應方式.《被討厭的勇氣》中,面對不小心打翻飲料,弄髒自己衣服的服務生的那個故事,我們可以發現,核心精神是一致的: 你可以表達情緒,但不要帶著情緒表達.

「不批評,不指責,不抱怨」不只是核心精神,也不只是一個口號,而是一個選擇.

"We are human!" 這句話,從TED講者講出來,雖然顯得特別幽默,也帶有一絲無奈.我們就是“想”批評,就是“想”指責,就是“想”抱怨.這些情緒本就是隨著人類演化一路相伴的,是神經網路運算出來的結果.但我們還是可以,也應該,不斷地繼續訓練自己,在做出反應前,有“決定”的能力.「不可能」的是要自己不要有情緒,但要在自己做出反應之前,選擇一個更好的反應方式,我想這就是卡內基的道路上,“有可能”的事情.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