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3|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台灣是「鬼島」嗎?未能體會過紅塵,你又如何看破紅塵。


今天看了一部賴泰迪的〈社會包容 宗教自由 正統中華 牛津大學漢學研究生怎麼看台灣、中國、日本、英國〉影片,影片中一位英國人分享了她在台灣的生活經驗。她提到:「在日本,我需要成為日本人;在英國,我努力成為符合英國社會期待的英國人。在英國,你不能在公共場所跳舞,如果做出不符合身份的行為,其他人會覺得你很怪。然而,在台灣不會。」這段話讓我深有感觸,因為當初我在日本工作時,也想著要做出符合日本社會期待的行為和姿態,讓自己看起來像個日本人。


為什麼這樣說呢?

舉個例子:當初在日本上班,因為台灣習慣在辦公室吃早餐,我一開始也延續了這個習慣。然而,除了我之外,幾乎沒有人這樣做。有一位同事和我年紀相仿,也會在公司吃早餐,但後來被主管告誡說「沒有人在公司吃早餐」(儘管公司並沒有明文禁止)。於是他開始提早到公司,在外面的涼亭吃完早餐才進來。後來,我也漸漸不在公司裡吃早餐了。


這讓我不禁聯想到台灣。在台灣,大家普遍不會介意你是否在辦公室吃早餐,甚至可能認為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這樣的小細節也讓我看到台灣社會的一種自由與包容,不用擔心是否符合社會的某種期待。


我經常聽到人們說台灣很棒,也有一些人說台灣是「鬼島」。為什麼會有人只看到台灣的缺點,卻有人欣賞它的優點呢?這讓我想起一本小說中,一位和尚說的話:「你未能體會過紅塵,你又如何看破紅塵。」這句話提醒我,若沒有真正體驗過多元的文化,就難以形成完整的觀點。


在台灣成長的我,過去可能並不特別在意台灣的這種包容。然而,當我出國,體驗了其他國家的文化和社會結構後,才開始更珍惜台灣的這種特質。很多台灣人容易放大自己的缺點,甚至認為台灣有所不足。然而,當我們比較過後,才會發現台灣的好並不容小覷。


小時候,課本教我們「人人平等」,但隨著成長,逐漸意識到現實中存在著階級的差異。起初,我也會質疑:「為什麼當初不直接告訴我們真相呢?」然而,隨著經歷的增長,我開始理解這種「人人平等」的教育有其深意。如果從小被告知人們是分階級的,可能我們會在潛意識中形成階層的偏見,無法跨越社會背景的鴻溝去接納彼此。


正是這種「人人平等」的教育讓台灣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平等氛圍。在台灣,社會上不會因為你是有錢人或貧窮者而對你有明顯的差別待遇,更不會因為你的行為不符合身份標籤而遭受異樣的眼光。這種包容性讓台灣的社會更具多元化,也使思想相對開放平等。也許這正是許多外國人喜歡台灣的原因——在台灣,他們可以不用擔心「身份框架」,能夠更自由地表達自己。


我想,這也是我熱愛台灣的原因。儘管我們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但台灣的人文素養和包容力確實讓人引以為豪。我們應該珍惜並維護這種開放的氛圍,因為這不僅是我們的文化資產,更可能成為吸引世界各地人才來台灣生活與發展的誘因。


希望未來的台灣,依然是這樣一個多元且包容的地方,讓人們無論來自何處,都能自在地做自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