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頭望去,嚴格來說那並不算是一棟顯眼的木造房舍,用儉樸來說或許比較貼切。但是赭紅的色澤卻又像是不甘於平凡一般彰顯著獨特的氛圍,搭襯著一旁綠色的草坡不免讓人多看幾眼。走入室內,素雅是第一印象,但是仔細觀察將會發現處處充滿玄機。舉凡自動關閉的木門,正是透過木造的機關來完成,而剛剛添入暖爐的木材,溫暖的不單單是室內的溫度,還是旅人的心。「用心」正是這棟屋子由裡而外,所傳遞的感動,平凡卻認真,那是房舍、那是生活、那可也是人的存在。
迎面而來的是該算熟悉卻又陌生的男主人,那少量的頭髮對比著茂密的落腮鬍,形成一種粗獷的感受。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則是,微笑之時,瞇成彎彎曲線的眼睛,倒是立刻轉換成頑童的形象。那份貼近與自在,直讓人著迷。跟隨在後的女主人則是帶著清爽俐落的面容,素樸透過微笑展演著親切與和善,與此同時卻又能感受到一份細膩與堅毅。
住宿對旅人來說,往往是斟酌與選擇的重要考量之一。富良野的青年旅館,在好友的介紹下,毫無懸念地成為三天住宿的首選。不僅價格實惠,還附有早晚餐的接待。極其特別的是旅館主人是一對中老的夫妻,素雯在因緣際會下,早在台灣之時就與先生在臉書結交為朋友。雖然受限於語言的因素,但是卻仍能透過圖片瞭解對方。在旅行的淡季,出海釣魚、耕種、彷彿成為主要的生活點綴,那像是自給自足的快樂與滿足,透過那一幅又一幅分享的照片,鮮明地打動著旅人的心。也因此即便初次見面,卻仍帶著一種或可說專屬於數位時代的熟悉感。
接續互動的過程中,發現男主人並不擅長英文,反倒是女主人負責介紹相關的設施,那親和的樣貌,讓人倍感溫馨。入住的房舍,同樣充滿巧思,不論是桌椅、乃至床鋪,都充分發揮不同器物的功能。舉例來說,桌子其實是大鐵桶改裝,而床墊下則是以水泥空心磚做為支撐,那又是別有一番風味。誠如前廳的風格,素雅依舊瀰漫在室內的空間,機關依舊暗藏在細節裡。粗獷與細膩,素樸與創意,那一剎那人與屋之間,突然其及鮮明地融合在一起。曾經讀過一本書,寫著家屋是自我的一面鏡子,這間青年旅館倒是極其精彩地詮釋著那樣的寫照。
不知是否因為如此,這一切倒是挑起了莫大的好奇,遂極其認真地觀察著住宿的空間。外頭平台分別以繩子和布幔所設計的吊床,讓人感受到隨性的自在。而房屋四周或是布置、或是收妥的木工工具,又給人一種務實的感受。旅館最外頭負責迎接客人的分別是立於兩旁的迷你樹屋和小巧狗屋,植物與動物訴說著富良野的特色與風格。輕輕地握著鑰匙圈上的那一截木頭,在這充滿驚喜的空間之中,探險倒是促成了一種入住旅館時難得的喜悅感。
也在那時不禁開始期待著,這包含飲食的住宿,早晚餐又會是什麼樣的光景。晚餐由男主人端給每個人一個餐盤,盤子中只有一道主菜(肉類),而一旁的餐桌上則擺滿約莫七、八道的蔬果。採自助的方式,每個人自由地盛取所需的份量。這裡頭有簡單清炒的蔬菜、有沙拉、也有醃製的食品,每一樣食物或許不如大飯店一樣奢華、但是卻充滿著迷人的家常味。
兩位主人翁來回在餐廳與廚房之中,尤其是女主人深怕大家餓著,只要任何一盤的蔬果有所短少,她立刻補充,就像怕孩子吃不飽的媽媽一般。每次看著她望著份量快要被取完的食物,總是帶著笑容趕緊補滿。那行為與表情所展露的不是一種關於不夠的擔憂,甚或是成本的在意,而是一種滿足,一種能夠讓大家盡興、能夠讓大家溫飽的一種滿足,而這不正是家,最迷人的味道。
如果有一間旅館,讓人有回家的感覺,那該是讓旅人魂牽夢縈的地方吧!三天的住宿,著迷於那素樸所展演的單純,更耽溺著關於生活日常的節奏。緩慢而自在闡述著旅館的調性,彷如在踏入這個住所之時,就像跨過時間之門,進入了另一個世界,讓人放鬆、又讓人著迷。晚餐時刻迫不及待地等著上菜,那像是回到兒孩一般的調皮與撒野;早餐時刻,溫柔而親切地互道晨安,而後任性地坐著等待張羅好的食物,那又像是自然而然地回到童稚時期的撒嬌。
迥異於過往的矜持,在那稍稍的放肆裡,訴說著一種信任,傳遞著一份情感。雖然受限於語言,受限於時間,彼此之間依舊陌生。然則,家的氛圍卻成功地撤下人與人之間的藩籬。家的形態、樣貌、氛圍,當然取決於男主人與女主人。家居與自我實乃一體兩面,特別的是對一個旅人來說,出走如果含藏著回家的感動,那是會讓人惦念與不捨的。臨別之時,央請合照,彷彿想要留下印記,這兒,我們會再回來,因為心中早已悄悄地將它視為富良野的家。而回來,是想要探望家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