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小鎮的社區裡,有一塊閒置多年的空地。
某一天,政府宣布這塊空地將被改建為一個大型停車場,以解決鎮中心長期以來的停車問題。
然而,這個決定引發了居民的分歧,社區居民們的價值觀矛盾引發了衝突。
居民A的觀點:實用優先
居民A是一位計程車司機,他每天都在附近開車工作,對停車的難題深有感觸。
他在社區大會上激動地說:「這附近的停車問題嚴重影響我們的生活和收入!有了停車場,不僅方便工作,還能吸引更多遊客,對整個社區的經濟有利!」
對他來說,解決眼前的實際需求是最重要的。
他的價值觀圍繞的是「部分的關切」,專注於自己和一些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便利。
居民B的觀點:綠色未來
與之相對的居民B,是一位退休教師,熱衷於環境保護。
她在會議上提出反對意見:「這塊地可以建一個公園,讓孩子們有地方玩耍,老人家也能有個散步休憩的地方。公園能改善空氣品質,對我們的健康有長遠的幫助!」
對她來說,追求社區的長期福祉才是核心。
她的價值觀著眼於「整體的關切」,希望透過綠化空間提升全社區的生活品質。
由於大家都站在自己的立場思考,無法達成共識,於是里長召集居民們開會討論,請大家分享內心真正的關注點,而不只是表面上的訴求。
透過這樣的討論,他們發現以下重點:
居民A關心的是家庭收入與工作便利,因為他害怕停車問題繼續惡化會影響生計。
居民B則希望為後代子孫留下更美好的生活環境,因為她相信綠色空間能帶來真正的幸福。
里長說明:「我們不是在選擇誰對誰錯,而是要找出怎麼兼顧『部分需求』和『整體價值』。」
最後,社區達成共識,空地的一半改建為小型停車場,另一半則規劃為綠地公園,如此一來,則可以平衡部分需求與整體價值。
停車場採用環保鋪面技術,減少對環境的影響,而公園則種植適合當地的植物,有利於居民們日常休憩。
這場爭議化解後,居民們深刻體會到:當我們釐清彼此的價值觀,理解每個人背後的情緒與關切層面時,衝突反而能成為創造雙贏的機會。
以上故事為虛擬情節。
圖卡內容,摘要自書籍《高難度溝通:麻省理工最熱門的溝通課,在對立的世界裡,如何善用溝通打破僵局》之「接受衝突-差異如何發揮作用」章節。
書籍作者: 傑森.傑伊、加布列.葛蘭特
譯者: 陳琇玲
出版社:楓書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