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創業大師Paul Graham預言看AI寫作的挑戰與機會
avatar-img
AI 峰哥

矽谷創業大師Paul Graham預言看AI寫作的挑戰與機會

黃敬峰-avatar-img
發佈於AI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目錄

  1. 認識Paul Graham:誰是這位創業導師?
  2. AI時代下的寫作挑戰:五個關鍵點你不可不知
  3. 五個Paul Graham的金句讓你深思
  4. AI寫作與思考:我們如何不被技術沖垮?
  5. 想持續學習AI與寫作的朋友,看這裡!
  6. 資料來源

認識Paul Graham:誰是這位創業導師?

保羅·格雷厄姆(Paul Graham)是一位著名的創業家、作家和風險投資家,廣泛認為是矽谷的創業教父之一。他於1964年出生於英國,後來移居美國,獲得了康奈爾大學的哲學學士學位和哈佛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在1995年,格雷厄姆與羅伯特·莫裡斯共同創辦了Viaweb,這是一家提供在線商店建設服務的公司,標志著最早的Web應用之一。1998年,Viaweb被雅虎以約5000萬美元收購,並更名為Yahoo! Store。這一成功奠定了他在互聯網行業的地位。

2005年,格雷厄姆與傑西卡·利文斯頓、羅伯特·莫裡斯和特雷弗·布萊克韋爾共同創辦了Y Combinator,這是一個創新型的創業孵化器。Y Combinator以其獨特的投資模式而聞名,專注於為初創企業提供種子資金。自成立以來,該機構已資助了超過2000家創業公司,包括知名企業如Airbnb、Dropbox、Stripe和Reddit。

格雷厄姆是多本書籍的作者,包括《On Lisp》、《ANSI Common Lisp》和《Hackers & Painters》。他在個人網站上發表了大量關於編程和創業的文章,以其深刻的見解和清晰的表達而受到廣泛歡迎。他認為程序員是現代社會中最具創造力的人群,並將其視為手工藝人,強調了軟件設計的重要性。

他在文章中探討了許多主題,包括創業、技術與社會的關系,以及如何判斷一個創業想法是否具有潛力。他的觀點常常引發熱議,並對許多創業者產生了深遠影響。

保羅·格雷厄姆不僅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也是一位思想深邃的評論家,他對互聯網和技術發展的看法影響了無數創業者和技術愛好者。正因如此,接下來我們將深入探討他的觀點,並看看在AI時代下,寫作與思考之間的關係如何演變。

raw-image


AI時代下的寫作挑戰:五個關鍵點你不可不知

  1. 寫作需求與技術取代的矛盾
    • 寫作是許多工作中的基本能力,但AI讓人們可以輕鬆代勞,這讓越來越多人開始依賴AI,逐漸失去自主寫作的能力。
  2. 清晰思考的重要性
    • Paul Graham指出,寫作的困難在於它要求清晰的邏輯思維。寫作本身是一個思考的過程,而依賴AI生成文字可能讓人們缺乏真正深入的思考能力。
  3. 會寫作與不會寫作的社會分化
    • 未來,社會可能會分為能夠寫作的人和無法寫作的人,這中間的地帶將被AI逐漸侵蝕。寫作能力的喪失,意味著思考能力的下降,這樣的分化可能影響整體社會的智力層次。
  4. 寫作與思考的不可分割性
    • Leslie Lamport說過:「如果你沒有在寫作,那麼你只是以為自己在思考。」這意味著,寫作不僅是表達思維,更是一個發現、探索和澄清思維的過程。
  5. 技術替代傳統技能的警示
    • 與過去體力勞動者需要靠鍛鍊來保持強壯一樣,未來如果我們想保持清晰的思考能力,就需要主動選擇進行寫作練習。
raw-image


五個Paul Graham的金句讓你深思

  1. 「寫作就是思考。」
    • 寫作並不只是將想法記錄下來,而是幫助我們進一步整理、分析和深化思維。
  2. 「未來會有一個分為會寫作和不會寫作的世界。」
    • 這並非技術進步的必然結果,而是我們如何選擇運用技術的問題。
  3. 「技術的便利讓許多人喪失了鍛鍊基本能力的機會。」
    • 技術的進步讓生活更方便,但也讓我們漸漸失去一些基本的、重要的技能。
  4. 「學習寫作就是學習清晰思考。」
    • 寫作是一種邏輯的訓練,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組織和表達自己的想法。
  5. 「在不寫作的情況下思考,你只是在自以為在思考。」
    • 只有將思維寫下來,才能真正檢驗它的清晰與合理性。
raw-image


AI寫作與思考:我們如何不被技術沖垮?

隨著AI在文書處理上的逐步普及,我們應該如何面對這個挑戰呢?

  1. 個人練習: 定期進行寫作練習,把它視為維持清晰思維的方式。
  2. 教育的重視: 教育系統應強調寫作的重要性,避免因技術便利而導致基本能力的退化。
  3. 企業文化: 企業可以要求員工定期提交原創觀點的報告,以保持員工的思維活力。
raw-image


想持續學習AI與寫作的朋友,看這裡!

如果你的公司或部門需要AI或寫作方面的教學,歡迎聯繫阿峰顧問。阿峰顧問有豐富的AI教學經驗,服務過多家企業、政府單位及各種組織,教學時數超過500個小時。

阿峰顧問的背景:

  • 企業組織:華碩電腦、南山人壽、新加坡商蝦娛樂電商、歐德傢俱等。
  • 政府單位:行政院數位發展部、經濟部能源署計畫專案管理辦公室等。
  • 其他組織:大大學院CXO、TeSA電商學院、國際商會BNI新北市西B區等。
  • 聯繫方式:Line ID 0976715102 或 點此聯繫
  • 加入阿峰老師AI社群,第一手收到更多AI資訊:點此加入
  • 免費訂閱阿峰老師的EMAIL,持續接收最新AI資訊:點此訂閱


資料來源

  1. 標題:Writes and Write-Nots
    • 來源: Paul Graham, founder of Y Combinator
    • 連結: https://paulgraham.com/writes.html
  2. 標題:ChatGPT 奪走的不是寫作的能力 | 美國技術作家 Paul Graham:寫作,是對清晰思考的能力要求
    • 來源: 社會人的哲學沉思
    • 連結: https://vocus.cc/article/6735eaadfd897800013fdaf4

如果你對AI的未來、寫作與思考的關聯有興趣,希望這篇文章能啟發你更多的思考,也歡迎隨時與阿峰老師聯繫,共同探索更多有趣的AI世界!


avatar-img
AI 峰哥
28會員
142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阿峰老師,一位熱愛人工智慧並致力於把 AI 技術帶進日常生活的教育者。一直以來,我都相信教育不只是傳遞知識,而是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創造力,並培養他們的批判思考和實踐能力,讓每位學生都能在未來職場中脫穎而出。 我的教學理念是「學以致用」。「AI峰哥」的部落格,專門分享各種最新的 AI 新知與應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I 峰哥 的其他內容
本集探討 Anthropic CEO Dario Amadei 對 AI 發展的洞見。Amadei 強調 AI 依循「規模化法則」快速進步,帶來醫療、科學突破等巨大機會,但也伴隨嚴峻風險,如 ASL 3 國安威脅、工作取代及中美科技角力。其創立 Anthropic 即以「安全至上」為核心。
阿峰老師探討AI的雙面刃,引用《AI的底層真相》揭示勞動剝削、Deepfake、監控與演算法歧視等風險。同時分析中美科技角力下,中國傾國家之力發展AI的策略(教育扎根、技術突破、國家意志、應用落地)及其面臨的隱私與信任挑戰,並反思台灣的AI發展之路,強調以人為本的重要性。
阿峰老師解析BBC報導,揭示中國發展AI的「國家隊」策略。其藉由早期STEM教學培養人才、DeepSeek等低成本高效技術、國家強力支持與「彎道超車」創新,全面推動AI融入社會。儘管成就顯著,但國際上對隱私和信任的疑慮仍是其重大挑戰。台灣應借鏡此經驗,思考自身發展路徑。
本集探討 Anthropic CEO Dario Amadei 對 AI 發展的洞見。Amadei 強調 AI 依循「規模化法則」快速進步,帶來醫療、科學突破等巨大機會,但也伴隨嚴峻風險,如 ASL 3 國安威脅、工作取代及中美科技角力。其創立 Anthropic 即以「安全至上」為核心。
阿峰老師探討AI的雙面刃,引用《AI的底層真相》揭示勞動剝削、Deepfake、監控與演算法歧視等風險。同時分析中美科技角力下,中國傾國家之力發展AI的策略(教育扎根、技術突破、國家意志、應用落地)及其面臨的隱私與信任挑戰,並反思台灣的AI發展之路,強調以人為本的重要性。
阿峰老師解析BBC報導,揭示中國發展AI的「國家隊」策略。其藉由早期STEM教學培養人才、DeepSeek等低成本高效技術、國家強力支持與「彎道超車」創新,全面推動AI融入社會。儘管成就顯著,但國際上對隱私和信任的疑慮仍是其重大挑戰。台灣應借鏡此經驗,思考自身發展路徑。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avatar-avatar
Moonrogu
發佈於
src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