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0|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如何保養眼睛:個人實測

養成良好的護眼習慣,希望未來的我會感謝現在的我


我從小到大都自以為視力很好,所以不太常戴眼鏡,殊不知後來近視一直加深,好幾年都沒配新眼鏡,一直用不足度數的眼鏡看東西,今年重配眼鏡驗光時簡直嚇死 (這邊就不分享我度數多深,但就是說出來旁人會倒抽一口氣的那種)。以此為契機,我決定要好好保養眼睛。


這是我以前都不太重視的事情,現在嘗到苦果,非常希望以前就能好好愛惜眼睛。

 


以下分享我近一年來養成的護眼習慣,雖然都不是什麼新穎的方法,但都是我實際執行。主要有以下這 3 項,供大家參考:

 

1.     近距離用眼 20~30 分鐘,讓眼睛休息 10 ~15 分鐘

 

因為近視主因是長時間近距離用眼,而近距離用眼包含看電腦螢幕、看手機螢幕、看書等,所以我強迫自己一定要讓眼睛休息。

 

我用電腦或看書 20~30 分鐘就會站起來活動身體,然後把眼睛閉起來。對,就是閉目養神。如果覺得很無聊的話,可以搭配腹式呼吸 (放鬆和舒緩壓力) 或聽音樂、聽 Podcast 等,這 10~15 分鐘就是不要使用眼睛。切記不要用這段休息時間滑手機。


一開始心理會抗拒,因為手邊的事情會被打斷,但養成習慣後,身體會有記憶,現在看螢幕 20~30 分鐘,眼睛就會開始覺得酸,提醒我該讓眼睛休息了。

 

小時候奶奶很常說,看書、看電視看久了就要閉目養神 5 分鐘,我都覺得很好笑?(以前總是把它歸類為「用手指月亮耳朵會被吃掉」和「心靜自然涼」那類騙小孩的話),現在才發現最好笑的是我。

 

2.     限制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在 1.5 小時

 

上面第 1 點沒有提到手機,是為了留到這裡詳述,因為我認為最傷眼的還是手機,現在規定自己每天手機使用時間不能超過 1.5 小時。我知道這聽起來令人難以置信,但有一些小訣竅。如果不是因為工作上需要,且你跟我一樣朋友不多 (笑),這其實不難達成。


使用「數位健康與家長監護」功能

我會使用手機的「數位健康與家長監護」功能。Android 手機應該都有這個功能,可參考 Google 網站的 Android 說明:用「數位健康」控管 Android 手機使用時間:

https://support.google.com/android/answer/9346420?hl=zh-Hant

數位健康與家長監護


接著設定每天使用手機時間的上限,有達成目標就會顯示綠色,超過時間就會顯示紅色。除了每天會計算使用時間,每週日早上也會收到週報,統計一週的手機使用時間,並且會和前一週比較。過去一週 (11/10 – 11/16) 我每天手機甚至用不到 1 小時。

 



用顏色來區分是否達標的顯示方式簡單明瞭,而且對我來說非常有用,因為我有一個怪僻:看到一整週有哪一天顏色不一樣會渾身不舒服,會為了要每天都達成目標並顯示為綠色而少用。


漸進式減少使用時間

 

我一開始是設定 2 小時,持續幾週都有達到目標後,就慢慢減少為 1 小時 40 分鐘、1 小時 30 分鐘。但如果就是忍不住很想拿起來用怎麼辦?

 

我的方法是在家時就把手機放在抽屜並且設定螢幕鎖定,或者你可以放在一個看不到且難以拿取的地方。

 

只要看不到某樣東西,而且要拿出來很麻煩的話,我就不會這麼想用,久而久之使用時間就減少了,因為我必須要站起來 --> 打開抽屜 --> 解鎖,做完這三個動作才能用到手機。這個方法是基於對自己的了解,懶得拿手機的心情勝過於想滑手機。所以現在每天會固定檢視手機畫面的時間 (吃完早餐、中午和吃完晚餐),檢查完沒有重要訊息需要回覆就收回抽屜。


另外就是避免在黑暗中滑手機,或是在床上滑手機,總之就是不要讓身體習慣滑手機很舒適這件事,自然而然使用時間就會減少。


如果人在外面,那就更容易了。會出門通常都是有目的性、有事情要辦,自然而然就不會一直想到拿手機出來用。搭乘交通工具時,我會閉目養神、放空發呆或看書。

 

話說回來,小時候根本沒有智慧型手機,都在看書 (但小學跟國中時我是沒有近視的),所以我要跟沒有智慧型手機的時代比較才對 (使用時間 = 0 分鐘)。

 

用恐怖圖片嚇自己

 

還有一種刺激心理的方法,我會搜尋嚴重眼疾 (白內障、青光眼、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 的圖片來嚇自己,然後自問:你希望以後變成這樣嗎??

 

當然是不想。通常做完這件事,那天用手機的時間也會大幅減少。

 

3.     少戴隱形眼鏡

 

自從使用的日拋品牌大漲價後,我就很少戴隱形眼鏡了,除了多讓眼睛呼吸以外,還可以省錢,簡直是一舉兩得。

 

雖然近視度數不太可能減少,但希望我養成的這些護眼習慣能避免惡化,或避免罹患嚴重眼疾。期許我可以改變原本慘澹的未來,讓未來的我感謝現在的我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