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沒多久時間,教務主任在數學科共備的時候,提到有位嘉玲老師可以協助我們教學,嘉玲老師是以前在蘭嶼高中教學三年的數學老師,我們答應後,教務主任很快就幫我們安排教學輔導教師,嘉玲老師。
在這一個階段,嘉玲老師先觀察我們上課的方式,之後利用空堂時間跟我們討論學生在課堂的狀況,並給予一些建議,我們可以再次藉由討論的過程去決定是否需要修正,這樣的觀察課堂方式稱之為觀課,討論的過程則稱為議課,在這個階段,我才開始了解共備觀議課的實質意義。
晚上的空堂時間,嘉玲老師會跟我們一起備課,我們主要的備課對象是以蘭嶼高中的國中部學生為主,備課過程中,嘉玲老師會先請我們確認好該學期的授課進度,並針對課程進度進行備課,這個階段由於筆者對於國中數學教材不熟悉,因此嘉玲老師額外花了很多的時間先跟筆者說明課程重點,並且藉由心智圖的方式說明結果,嘉玲老師期望,透過心智圖的訓練,可以讓我更快掌握課本的教材重點,同時也可以把這學習的過程對應到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也有機會嘗試用心智圖進行思考。
和嘉玲老師共備結束,嘉玲老師會希望可以透過試教把剛剛共備的內容呈現出來,因此我們數學科時常在夜自習以後的時間進行教學演練,嘉玲老師除了會在試教時提示我們要透過問句去觀察學生的反應,也會注意我們的說課方式,不論是說話太快或太慢,都會適時給予我們建議。
在這個階段,經由嘉玲老師的耐心陪伴與嚴謹的指導下,發現自己的能力有顯著的提升,可以藉由觀察學生上課的表情與動作,適時地調整授課的語度、語調,和一開始入班授課時,有很明顯的不同。
議課時,嘉玲老師表示她有注意到我在課堂中經常出現只看到後半段的學生沒有跟上,很容易忽略前半段學生的學習狀況,建議我當班上有三分之二的學生有在進入學習的節奏,就先繼續往前,後半段的學生可以利用第八節輔導課或晚上夜自習時再進行指導,才不會延遲課程進度,但是對於我而言這不容易做到,時常思考,教學進度教完要放第一順問還是把學生教會放在第一順位,這個問題即便是在教學輔導教師時期似乎也無法得到解決方案。
嘉玲老師除了協助教師增能的部分外,嘉玲老師和我們都有觀察到,相同的概念,同儕的說明比起教師的講解還要容易更讓學生理解,嘉玲老師因此介紹學習共同體這一個教學策略給我們,並建議我們可以嘗試。
在操作學習共同體時,我們把回家作業改成預習課本進度,回家作業的練習題則藉由在上課時間的時候做完,做完以後可以先到講台看教師用書的解題過程,自行核對答案,這樣的操作方式使得學生對於回家作業開始不那麼排斥,同時,學生也因為自己在對答案的過程中,累積不少成就感。
夜自習的時間,從原本的授課解題到讓學生自行閱讀數學課本,我觀察到有部分學生的確可以自已藉由課本的說明完成自主學習,而不需要老師在旁邊指導。
分組學習是學習共同體操作時的基本要求,在分組前會先跟班導確認每一個學生的狀況,盡量排出適合的組別,分組也以異質性分組為主。
在學習共同體的模式下,學生們的學習表現比起講授式的教學還要好,但是也注意到同儕間的落差很大,這部分很難再利用學習共同體去補足,我們也重新思考,對於落差較大的學生是否應該依據學生們的基礎能力進行分組教學,這樣的想法與嘉玲老師、數學科老師、教務主任討論後,我們就開始嘗試將學生們依據學習意願與學習能力進行兩班兩組的教學策略調整。
張德鋭 (2009)。美國教學輔導教師制度及其在我國中小學教師專業成長之應用。教育資料集刊,4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