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不擔心 Threads 演算法改變?專注內容才是關鍵】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有不少人在討論 Threads(脆)可能改變演算法的事情,甚至因此感到焦慮,開始瘋狂發文或互相關注。對我來說,這件事並不值得擔心,尤其是對於像我們這樣專注於推廣學術內容的創作者來說,演算法的改變並不會帶來太大的影響,原因如下:


▋ 我為什麼不擔心 Threads 演算法改變?


1. 平台需要流動的內容,讓用戶持續有新鮮感

• 如果 Threads 的首頁只顯示追蹤者的內容,那麼對於許多用戶來說,每天能看到的內容量會大幅減少,尤其是在用戶追蹤數不多或追蹤對象更新不頻繁的情況下。這樣的情況會導致平台活躍度下降,甚至讓用戶逐漸流失,而這是平台無法接受的結果。

• 對於我們這些學術內容創作者來說,這也意味著 Threads 不太可能放棄向更廣泛的用戶推薦內容的邏輯,這樣我們的內容仍然有機會觸及陌生但有潛在興趣的受眾。

2. 讓內容更廣泛地被看到,是平台生存的基礎

• 如果平台只顯示追蹤者的內容,會對創作者的觸及率造成嚴重影響,尤其是對剛開始經營的帳號。

• 對於像我這樣分享 Obsidian 學術工作流的創作者來說,能觸及到對學術管理感興趣的新用戶是至關重要的,而平台也需要讓這些新用戶能看到多樣化的內容,才能吸引他們長期使用。

3. 演算法的核心邏輯不會偏離大方向

• 像抖音或小紅書等成功的內容平台,演算法一直都是基於用戶的興趣、互動數、關鍵字等來推薦內容,而非單純依靠粉絲數。

• Threads 要成功,也必須讓好內容脫穎而出,因此只要我們專注於創作有價值的內容,依舊有機會讓內容被更廣泛地推薦。

4. 內容質量與互動才是決定性因素

• Threads 的演算法即使有所調整,但內容的質量和能否引發互動(按讚、留言、分享)永遠是關鍵。只要你的內容能真正解決用戶的問題或引起共鳴,就會有機會被擴散到更多受眾群體,並不是單靠演算法的規則。


▋ 對學術創作者與讀者的建議

1. 對創作者:持續穩定更新,輸出高價值內容

• 作為學術工作流的推廣者,我的經驗是,穩定地產出高質量的內容是最重要的。不論演算法怎麼改變,每天持續分享對用戶有用的技巧、實用工具或學術心得,才是長期經營的基石。

• 例如,我常分享如何用 Obsidian 來管理學術資料、規劃研究進度,這些都是碩博士生會遇到的實際需求,能夠直接引起他們的興趣。

2. 對閱讀者:善用搜尋與分享功能,找到有價值的內容

• 如果你是內容的接收者,想獲取更多陌生而有趣的創作者資訊,可以多利用關鍵字搜尋功能,例如輸入「學術工作流」、「文獻筆記」來找到相關內容。

• 另外,看到對你有幫助的內容時,別忘了分享給同學或研究夥伴,這不僅能幫助更多人接觸到好內容,也有助於和身邊的人建立更有意義的連結。


▋ 結論:專注內容,長期耕耘


對我們這些學術創作者來說,平台的演算法如何變動,其實影響有限。真正需要關注的,是如何透過穩定且高質量的內容輸出,吸引目標讀者的興趣,並逐漸建立信任感。


同樣地,對於閱讀者來說,透過搜尋與分享,主動發掘並傳播有價值的內容,才是讓自己收穫更多知識與靈感的方式。


無論演算法怎麼改,內容質量永遠是最重要的核心。所以,與其擔心改變,不如專注於如何創造出真正有價值的內容吧!

avatar-img
531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理工科的碩博士生涯中,學術挑戰、壓力和孤獨感是不可避免的。但我深深體會到,擁有志同道合的夥伴,能讓這段旅程變得充滿力量,甚至帶來持續的成長與支持。 ▋ 我的經驗:從台大到美國博士期間的夥伴支持 在台大時期,我有幸結識了一群來自不同學科的朋友——包括台大電機系、資工系和數學系的書卷獎得主
在經營內容平台的過程中,我發現流量的增長有一個關鍵點:你需要有每天產出 7 則內容的能力。這聽起來可能有點困難,但當你掌握一套高效的內容轉化流程後,這將變得輕鬆且可持續。以下是我的經驗分享: ▋ 核心概念:內容產出的 3 大步驟 1. 收集素材 • 關注日常中引起你注意的事物: •
當你不知道該創作什麼內容時,這個方法能立刻幫你找回靈感。這是由知名內容創作者 Dickie Bush 分享的一個技巧,他在靈感枯竭時,總會用這個框架找到新的創作方向: ▋ 提問框架:從一句話開始 • 問自己:「最近,我正在……」(Recently, I’ve been…) • 這句話的
在學術研究或技能學習中,問對問題能大幅提高學習效率。結合 ChatGPT 的強大能力,你可以用精準的指令快速理解複雜概念、深化知識,甚至創造具體應用場景。以下是 14 個 ChatGPT 提問技巧,幫助你快速掌握任何主題。 ▋ 指令類型 1:簡化複雜概念 1. 像解釋給 5 歲小孩一樣 (
在碩博士的學術生活中,論文進度、實驗數據、研究計劃,這些看似具體的挑戰,實際上並不是我們壓力的根源。真正讓我們困住的,是對念頭的依賴,以及由此帶來的無休止的內心運轉。 ▋ 念頭與時間:學術生活的隱形框架 • 當早晨開始時,你的第一個念頭可能是「今天要完成哪些實驗」或「論文的哪一部分還需要修
很多人認為自由是 「睡到自然醒,看看銀行帳戶」,但對碩博士生來說,自由的定義可能完全不同。 Scott P. Scheper 提出了另一種觀點: ▋ 1. 自由不是逃避,而是投入 • 多數人認為自由是「不被束縛」,但對我們而言,自由可能是內心的充實感。 • 真正的自由是什麼?
在理工科的碩博士生涯中,學術挑戰、壓力和孤獨感是不可避免的。但我深深體會到,擁有志同道合的夥伴,能讓這段旅程變得充滿力量,甚至帶來持續的成長與支持。 ▋ 我的經驗:從台大到美國博士期間的夥伴支持 在台大時期,我有幸結識了一群來自不同學科的朋友——包括台大電機系、資工系和數學系的書卷獎得主
在經營內容平台的過程中,我發現流量的增長有一個關鍵點:你需要有每天產出 7 則內容的能力。這聽起來可能有點困難,但當你掌握一套高效的內容轉化流程後,這將變得輕鬆且可持續。以下是我的經驗分享: ▋ 核心概念:內容產出的 3 大步驟 1. 收集素材 • 關注日常中引起你注意的事物: •
當你不知道該創作什麼內容時,這個方法能立刻幫你找回靈感。這是由知名內容創作者 Dickie Bush 分享的一個技巧,他在靈感枯竭時,總會用這個框架找到新的創作方向: ▋ 提問框架:從一句話開始 • 問自己:「最近,我正在……」(Recently, I’ve been…) • 這句話的
在學術研究或技能學習中,問對問題能大幅提高學習效率。結合 ChatGPT 的強大能力,你可以用精準的指令快速理解複雜概念、深化知識,甚至創造具體應用場景。以下是 14 個 ChatGPT 提問技巧,幫助你快速掌握任何主題。 ▋ 指令類型 1:簡化複雜概念 1. 像解釋給 5 歲小孩一樣 (
在碩博士的學術生活中,論文進度、實驗數據、研究計劃,這些看似具體的挑戰,實際上並不是我們壓力的根源。真正讓我們困住的,是對念頭的依賴,以及由此帶來的無休止的內心運轉。 ▋ 念頭與時間:學術生活的隱形框架 • 當早晨開始時,你的第一個念頭可能是「今天要完成哪些實驗」或「論文的哪一部分還需要修
很多人認為自由是 「睡到自然醒,看看銀行帳戶」,但對碩博士生來說,自由的定義可能完全不同。 Scott P. Scheper 提出了另一種觀點: ▋ 1. 自由不是逃避,而是投入 • 多數人認為自由是「不被束縛」,但對我們而言,自由可能是內心的充實感。 • 真正的自由是什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人會不會常常就會有先入為主觀念,或者做法跟你不同時,覺得另一個人做的就是不對 是不是越在意就越不看不慣,是慣性影響了我們,還是另一個人突破了,而我們還是照舊的方式來進行
Thumbnail
資訊是在幫助你(妳),還是讓你(妳)學到多到喘不過氣?天空的呢喃是使你(妳)更精進美麗帥氣,還是讓你(妳)往後退,甚至停滯不前呢? 我們身處一個"洪流資訊爆炸"的時代,也是個"大清洗的時代"! 若是沒有"悲傷",那麼你(妳)的"快樂"也顯得無意義!! 若是沒有"影子"
可否和未來人有關?和根源有關?
Thumbnail
2024.7.19 有時候,我們迫切找尋的不是解釋。
了解熱門的題目熱門的技術,具體是解決什麼以前無法解決的問題。熱門的題目之所以熱門,常常是因為那個工作開啟了領域很大的想像空間。而之所以有很大的想像空間,基本是因為某種「技術」得到了突破。可能以前沒辦法計算的東西,現在可以計算了,可能以前逼近的效果不好,現在變得更好誤差都更小了
生活實驗 八一五   在乎的           分布在                     常態之外。 其實是不太會影響結果的。 重點是                     你                      能不能           看重點
Thumbnail
最近我人都泡在Threads上做社會觀察。 脆的演算法實在是太特別...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人會不會常常就會有先入為主觀念,或者做法跟你不同時,覺得另一個人做的就是不對 是不是越在意就越不看不慣,是慣性影響了我們,還是另一個人突破了,而我們還是照舊的方式來進行
Thumbnail
資訊是在幫助你(妳),還是讓你(妳)學到多到喘不過氣?天空的呢喃是使你(妳)更精進美麗帥氣,還是讓你(妳)往後退,甚至停滯不前呢? 我們身處一個"洪流資訊爆炸"的時代,也是個"大清洗的時代"! 若是沒有"悲傷",那麼你(妳)的"快樂"也顯得無意義!! 若是沒有"影子"
可否和未來人有關?和根源有關?
Thumbnail
2024.7.19 有時候,我們迫切找尋的不是解釋。
了解熱門的題目熱門的技術,具體是解決什麼以前無法解決的問題。熱門的題目之所以熱門,常常是因為那個工作開啟了領域很大的想像空間。而之所以有很大的想像空間,基本是因為某種「技術」得到了突破。可能以前沒辦法計算的東西,現在可以計算了,可能以前逼近的效果不好,現在變得更好誤差都更小了
生活實驗 八一五   在乎的           分布在                     常態之外。 其實是不太會影響結果的。 重點是                     你                      能不能           看重點
Thumbnail
最近我人都泡在Threads上做社會觀察。 脆的演算法實在是太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