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特的話】
1. 這個禮拜加拿大的路上多了許多過聖誕節的氣息,大家紛紛拿出自己的壓箱寶來裝飾家的外圍。去年的我們家沒有作任何的布置,但是今年決定要一起享受這個過程,於是我們就去了大賣場採購。在一陣廝殺以後,冒著外面三度的寒冷流著鼻涕,終於把外面布置好了。在開心的分享給大學同學後,大家紛紛說那個地精實在太搞笑,叫我再去買六隻地精矮人來湊白雪公主的故事。只能說我的大學同學們永遠都搞錯重點阿阿阿!! 這一隻可是要兩千台幣的。
每天晚上看著燈就覺得很漂亮
兩千台幣的地精,還要我買六隻,不要鬧了
2. 本週的盤勢我自己認為比較清淡,感覺都在盤整階段,也趁了這個機會重新整了投資組合。因為本週有感恩節的關係,週四不開盤,週五提早收盤,最近覺得就努力做好研究,剩下就是買入及耐心等待自己希望的題材發酵,每個環節都不容易,需要好好學習。
3. 本週週報主要會介紹CCJ (Cameco) 這間核燃料產出公司,花了許多時間研究,希望能每次介紹新的主題都讓大家覺得淺顯易懂。最重要的是自己覺得守備範圍逐漸正在擴張,希望半年後能夠有十足的成長。最後,想要固定在週報更新關於AI Supply Chain Check的主題,MS (大摩) 每個禮拜都會針對AI供應鏈進行調查並且發布報告,分享其內容給大家。
------------------------------------------------------------------------------------
【下週重要事件 (12/2至12/6),如表1】
*** 我是利用軟體查詢各公司財報日期,實際還是要看公司公布日期 ***
【下下週重要事件 (12/9至12/13) ,如表2】
*** 我是利用軟體查詢各公司財報日期,實際還是要看公司公布日期 ***
------------------------------------------------------------------------------------
【專題討論 – CCJ (Cameco Corporation)】
﹝產業趨勢﹞
近來由於AI數據中心的不斷擴張,全球對於發電量需求的遽增。根據高盛的產業報告指出,資料中心的需求瓦數十分驚人,請見圖1。如果Datacenter算是一個國家,那它會排入全球用電前10名
圖1: GS對於全球資料中心需求瓦數的假設
此外,清潔能源的意識抬頭,因此各大企業跟世界政府都在尋求,具有高發電容量且具有環保性質的能源 (如圖2)。在美國,太陽能跟風能已經很成熟,其實選用這兩個方案比傳統能源便宜。但是風跟太陽都有間歇性,所以需要配合其他發電來維持電網供電。除此之外,太陽能跟風能都很占土地面積,相較之下天然氣跟核能占地較小。最後,如果這些清潔能源要供電,必須要離都會區比較近,所以占地不能太大。但隨著之後模型訓練好了以後,推理用的數據中心就不用那麼靠近都會區。
圖2: 各種清潔能源的優劣比較
在要求環保、占地小以及高發電密度的情況下,小型核能模塊反應堆 (SMR, Small Modular Reactors) 變成是很好的選擇,利用模塊化設計,發電容量平均在300MW以下,但是SMR還在很早期,因為還需要監管審批 / 技術成熟 / 安全性驗證,所以可能要等到2030年才會大幅商業化。
但是在第29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有31個國家宣言要在FY2050讓核能容量增加三倍,並且正在推遲或是取消了各大核反應爐的退役計畫。各國政府不斷宣導低碳經濟中必須發揮的作用,提供安全、經濟、零碳的基載電力。同時作為可靠的能源來源。除此之外,各大科技巨頭因大幅投資AI 資料中心,正在與各大電力公司簽訂合約 (如圖3),科技巨頭們表示願意出錢來協助各大廠商來擴增核能電力,來換取更多的電力能源。
圖3: 各大科技巨頭與電力公司的合約項目
因此,以上述幾點說明,我們可以理解到核能發展趨勢將會是長期的,目標極為明確。因此,市場已經提前嗅到了SMR的商機。一間專門做SMR的公司 (Nuscale Power Corp.),股價的今年至今天的表現,一共漲了889.96% (如圖4),足足接近九倍,顯然我們不適合再追進去。因此我們本週的主題討論將聚焦在,核燃料的供應商CCJ (Cameco)。
圖4: Nuscale Power Crop 的瘋狂表現
﹝礦產流程與公司業務介紹﹞
由於CCJ本身的業務範圍很廣,所以有必要跟大家介紹各個生產環節 (如圖5),但是我挑出最重要的幾項來說明,希望可以讓大家能更深的理解這些業務內容,但不會覺得太艱深。
最重要的幾個步驟就是:開採 (蒐集農場原料) -> 清洗與轉換 (去掉雜質,將豆子磨成豆漿) -> 濃縮 (變濃縮豆漿) -> 製造 (製作成豆腐) -> 運送至核電廠 (做成切塊包裝的豆腐後,送至餐廳),括號中的意思則是比喻。
圖5: 核燃料的開採流程
首先,第一步即是開採鈾礦 (U₃O₈),這個部分很吃天然資源,而CCJ是加拿大公司,坐擁著許多礦源 (註:CCJ跟加拿大政府簽屬合約,他們可以開採鈾礦,但是必須要繳稅給政府)。CCJ利用投資佔有各礦場的股權 (如圖6與圖7),因此礦場開採的鈾礦,必須按照比例分給CCJ。CCJ一共有三個大礦場 (Cigar Lake / Key Lake / Inkai),前面兩個礦場都位於加拿大,第三個礦場則是在哈薩克,這是哈薩克國營企業,但是CCJ佔有40%的股權。但由於CCJ跟Inkai是合作關係,所以CCJ也可以用比較便宜的價格,跟他們購買鈾礦。
表3: CCJ的各大礦廠產出
圖6: CCJ投資的礦場 (Cigar Lake和Key Lake)
圖7: CCJ投資的礦場 (JV Inkai)
第二步則是清理鈾礦並且將鈾礦轉換 (UF₆)。CCJ本身有Port hope這個轉換廠,這個工廠只有清洗跟轉換功能,全球的UF₆年需求為65,000-70,000噸,但是Port hope 只能供應12,500噸UF₆。
以前的CCJ的業務只有包含挖礦、清洗跟轉換,而公司在2023年/11月完成了對西屋電氣 (WestingHouse)的併購 (49%股權),業務進一步拓展至濃縮跟製造。而第三至第五步,濃縮 -> 製造 -> 運送至核電,則都可以在西屋電氣完成。公司在英國跟美國都有據點,分別供應歐洲跟美國市場的核燃料。
圖9: CCJ各業務的營收分布
﹝麥特評論﹞
1. 首先,我們在前面的章節可以理解到,現在各國政府跟科技巨頭都對電力有極高的需求,但是他們又必須使用少碳的清潔能源,在各方條件的考慮下,核能會是很好的選擇。而SMR (小型核反應堆) 可以模組化,並且比起舊有的大型核反應堆更方便建置。因此,我們可以預測到未來一二十年間,核能燃料的需求會高而不墜。
2. 因此,我們便著手開始研究CCJ (核燃料供應商)的業務內容,CCJ擁有著世界前幾大的鈾礦源,透過投資持有股權,目前一共有三個鈾礦廠在進行開採,特別是位於在加拿大的Key Lake,正在透過數位化的方式,目標提高產能至每年2500萬磅鈾。此外CCJ透過併購西屋電氣的方式,進一步延伸了公司的業務內容,公司可以從開採至製造核燃料一條龍的流程,最後再輸送至SMR。
3. 此外,俄羅斯本身也擁有許多鈾礦的資源,但是在發動戰爭的情況下,各國紛紛制裁俄羅斯,開始切斷與俄羅斯的交易。舉例來說,美國就發布了鈾禁令,目標在2028年完全切除來自俄羅斯的供應。除此之外,各科技巨頭花費大量的資本支出建置資料中心,可想而知的是,電力將會是一大需求,因此各科技巨頭均紛紛在想辦法獲得更多且更穩定的電力。因此在電力需求高漲的情況下,這使得鈾的價格不斷攀升,使得買家必須要溢價跟供應商購買,在2023年鈾的每磅價格為$73元,而當前的中位價已經上升到了$100元。
4. 按照CCJ管理層的說法,以往供不應求的時候,核燃料廠就會跟供應商簽長約,其價格就會一路往上飆。而當價格飆到一定的極限後,簽約量就下來,產生了一個循環 (如圖9)。但是這次的趨勢有所不同,極度有可能這次因為AI跟電力需求,使得鈾的價格居高不下
圖9: 鈾礦的價格週期性表現
5. 因此,在這個量增價增的趨勢下,我們可以預期核能燃料供應商將會受惠於此,而CCJ擁有三大鈾礦廠資源,並且戰略性收購了西屋電氣,將可以更好掌控所有的細節進一步提高自身競爭力。我自己認為這是很好的論述,因此決定持有CCJ (5%)的份額。
6. 但是,在川普最新的發表當中,他希望對加拿大課徵25%的關稅,這當中不確定有沒有包含核燃料或是鈾礦,所以一切仍未明朗。然而在美國需要來自加拿大天然資源的情況下,針對這方面去加徵關稅實屬不合理。如果有擔憂的朋友可以好好考慮該政治風險,多作功課再下手也不遲。
﹝市場預期﹞
1. 解釋一下,EV等於企業價值,而Sales 等於營收。
2. 而股價是利用 ( FY2025 EV - 總債務 + 現金 ) / 在外流通股數 = FY2025 股價計算而成,跟EPS的算法大不相同。
------------------------------------------------------------------------------------
【AI Supply Chain Check】
﹝NVDA Blackwell Power Architecture Upgrade﹞
1. 結論
2. PSU Rating
I. 在 Hopper 裡面,每台PSU的設計瓦數是3.3kW。
II. 在 Blackwell GB200裡面,每台PSU的設計瓦數是5.5kW,提升了66%。而每一個電源層架需要6台PSU,共33kW。
III. 而傳聞 GB300 裡面,每台PSU的設計瓦數,可能是8.5kW (54.5%)、10kW (81.8%)、12kW (118%),按照一樣的規則,每個電源層架仍需要6台PSU,所以一共是 51kW (19")、60kW (21")、72kW (21")。註:19" 是標準機架尺寸寬度,約為48.26公分,是由IBM制定的規格,目前已經是業界標準,而21" 就是為了塞更多的東西而拓寬的規格。
IV. 大摩預計最終設計會在FY2025年中完成,因為還需要實體測試跟驗證。
【自己的想法】
I. 大摩在本篇文章中並沒有特別點名青睞的Ticker,但是我覺得要做到這麼頂尖的技術應該是業界龍頭台達才能做到。
II. 但我認為,從上一代Hopper進化至Blackwell,再從GB200要進化至GB300,台達經歷的是價增的過程中,而缺少了量增的加速。單純以大摩給予的FY2025 EPS ($16.47) 來看,對比台達當前的股價,前瞻本益比為30倍,認為市場的預期已經足夠高。
3. DCDC Module
I. 核心的觀念就是PCB板子的正面,將會放上NVDA的IC,而PCB背面將會焊上Module。
II. 最主要的用意就是可以省去更多的空間,但是因為造價成本昂貴,不確定是否會導入在GB300裡。
圖10: GB300或是Robin的DCDC設計概念
4. 關於BBU (類似UPS)
I. MS也說並非標配,是選配。
II. 本身是DCDC的架構,比ACDC的效率來的好。
III. ASP = $300 - $400,每個 GB200 一共需要 24個 BBU (所以一共是 $7200 - $9600)
IV. 如果把這個新增的BBU新增在內,以一台300萬的NVL72來看,大概是0.24% - 0.32%。
V. 以最好的情況來看,我們假定有10%的客戶選用了BBU,若以FY2025出貨了60,000 rack (NVL72 + NVL36,但現在應該只剩NVL72了,所以不會到這麼多組rack),若這6,000組都裝了24個BBU,其TAM = $43.2M - $57.6M,對於大型ODM的受惠程度應該很小。
5. Super Capacitor
I. 文章中並沒有提到是選配還是標配
II. 但可以理解因為 GB300的 peak load 太大了,因此補上超級電容是有助於輔助穩定性的,我認為這種東西 “應該” 要是標配。不然就很考驗ODM的設計能力,簡單來說,這個Peak load就像是騎電動腳踏車遇到上坡一樣,超級電容就像是電池的存在,電力會及時提供能量,讓騎腳踏車的人不會感到吃力。
III. 這個超級電容的廠商則是由日本廠商 Musashi 供貨。
圖11: Super Capacitor 設計理念
------------------------------------------------------------------------------------
【持股比例更新】
1. 我將手上的持有微調,更新如下請大家參考。
麥特投資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