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子銓的對話:探索 AGI 與人類心智的未來

與子銓的對話:探索 AGI 與人類心智的未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和子銓認識

10 月初我還有在 Thread 發文時候,收到子銓的回覆

我一般不太理會回覆,但他回覆的真的很好

我去看了下他我去看了下他 Profile

覺得驚為天人,思路之深

讓我馬上去私訊他約聊

關於子銓

跟我ㄧ樣 2000 年生,高中之後去了北京清華

本科四年之後開始創業

到現在兩年多

大目標是做出 AGI

小目標是做出可以大規模商業化的 AI 強化人類心智產品

去過美國半年認識用戶群體

聊天大綱

這次我們彼此介紹了自己在做的事

發展方向

也聊了很多深入的主體,包含 AGI、區塊鏈、人類心智

我也在和他聊天的過程看到了自己思考的誤區

這篇會注重在過程中幾個我覺得重要的點上

Process Oriented

  • 過程的重要性比成果高出一個量級。
  • 每個過程的目標必須尖銳地導向最終目標。

AGI(人工通用智能)的多學科挑戰

  • 目前檯面上的大公司都還沒有掌握 AGI 的核心
  • 智慧是複雜的,非單一學科所能涵蓋。
  • 現有的學術界和產業對 AGI 的理解多為片面,忽視智能現象的複雜性。
  • 認為要做出 AGI 需要尊重多學科知識,特別是數學、科學與人文的交叉點。
  • 目前大 LLM (大語言模型)只是 AGI 其中的一小部分
  • 對於做出 AGI 的具體挑戰
    • 如何在短時間內帶領科學家團隊,並且有好的研究方法論構建 AGI。
    • AGI 的核心架構(如大語言模型)如何被理解並調整到最佳狀態。

深度理解事物的重要性

大部分人了解一件事都並不是足夠 “深入” 的

  • 深度理解的重要性
    • 理解的層級需要超越 “make sense”(足以自證),Make sense 過於表象。
    • 需要進入 “透徹理解” 的層次
      • ex. 對於 LLM 要知道每一個細節概念、大範圍的架構、如果抽換某些層會有什麼變化
    • 當透徹理解後,去理解新事物,能使用已有框架,可以顯著提升執行效率(快10倍以上)。

人類心智與交流的限制

  • 人類對心智與交流的掌握有限。
  • 我們無法像 “上傳/下載” 一樣學習,交流的效率低。
  • 注意力分散導致心智無法進入“平靜”狀態。


解決方法

  • 希望增強心智能力 2-3 個量級,幫助人類更好地面對不確定性與恐懼。
  • 兩種策略:
    • 智能預測:提升人類預測能力。
    • 情緒控制:管理情緒以穩定心態。

心智也是子銓著墨和研究比較深入的

也是他這次創業希望去創造 Solution 解決的問題

總結

我覺得這次真的很難能可貴能夠遇見這樣的人
也希望之後他的創業、AGI 旅途能夠順利
也期待他能夠增強人心智的產品能早日推出
我能早日開始使用

原文:
https://www.zengineer.xyz/article/chat-with-tung-startup-ai-agi-blockchain

avatar-img
我人生遊戲的通關討論區
32會員
88內容數
對我來說 人生就是一個遊戲 活得開心,活得漂亮,活得成功,活得有意義 都是這場遊戲的一個個任務 我想要把這個遊戲打通關 在這裡我會分享一些我自己的經驗 把遊戲打通關的一些技巧 打通關的過程 和我自己發現的小 bug,或捷徑 遇到的喜怒哀樂 遇到的困難 遇到的挫折 歡迎大家一起來摸透和想受 這場人生遊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這週的進展主要聚焦在健康習慣的養成與情緒管理的優化。早睡早起、運動與冥,整體狀態獲得明顯改善。定期與家人朋友交流、參與社群互動,成功平衡高壓創業與心理需求。此外,商業開發需求理解的 SOP 優化雖有初步成效,但執行細節仍需進一步完善。面對任務超時與收尾不足的挑戰,也逐步探索更高效的管理方式。
本文探討了人工智慧代理(AI Agent)的定義、核心特徵以及與人工智慧助理(AI Assistant)的區別。AI Agent具備自主感知、決策和行動的能力,能夠在動態環境中自動完成任務。文章中還簡要介紹了不同類型的AI Agent,包括規則式聊天機器人、智慧家居助理和智能交易代理。
Retool 的 CEO David Hsu 討論了產品市場契合的重要性,以及銷售在初創公司中的角色。他分享了 Retool 如何透過外向型銷售策略收集客戶反饋,及時調整產品定位,最終成功找到合適的市場。David 強調了對長期增長的專注,並認為持續的學習與調整是成功的關鍵。
本篇文章探討了工作中面臨的挑戰和個人健康習慣的實踐進展,作者分享了在生活中應對誘惑的策略,以及如何通過情緒理解來訂立更清晰的目標。透過應用生成式AI和SOP的思考,強調個性化的方法重要性,以及在未來規劃中的必要性。整體上,文章展現了自我提升的過程和生活規律的建立,有助於讀者尋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本文探討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與市場進入策略(GTM策略)的定義、重點及其應用,通過凱鈿行動科技的案例分析,說明這兩者的差異與相互關聯。商業模式關注企業如何創造和捕捉價值,而GTM策略則專注於如何將產品推向市場。瞭解這兩者的不同,有助於企業在規劃時制定更高效的策略,並提升市場競爭力
本文探討了不同歷史時代的價值創造演變,從傳統農業到智能時代,人類如何適應技術變遷並重新定義自身角色。各時代的資源、工作性質及主管角色均有顯著變化,價值創造的關鍵也隨之演進。面對人工智慧的崛起,企業需要培養具備高階思維及對齊能力的人才,以確保AI能為公司創造真正的價值。
這週的進展主要聚焦在健康習慣的養成與情緒管理的優化。早睡早起、運動與冥,整體狀態獲得明顯改善。定期與家人朋友交流、參與社群互動,成功平衡高壓創業與心理需求。此外,商業開發需求理解的 SOP 優化雖有初步成效,但執行細節仍需進一步完善。面對任務超時與收尾不足的挑戰,也逐步探索更高效的管理方式。
本文探討了人工智慧代理(AI Agent)的定義、核心特徵以及與人工智慧助理(AI Assistant)的區別。AI Agent具備自主感知、決策和行動的能力,能夠在動態環境中自動完成任務。文章中還簡要介紹了不同類型的AI Agent,包括規則式聊天機器人、智慧家居助理和智能交易代理。
Retool 的 CEO David Hsu 討論了產品市場契合的重要性,以及銷售在初創公司中的角色。他分享了 Retool 如何透過外向型銷售策略收集客戶反饋,及時調整產品定位,最終成功找到合適的市場。David 強調了對長期增長的專注,並認為持續的學習與調整是成功的關鍵。
本篇文章探討了工作中面臨的挑戰和個人健康習慣的實踐進展,作者分享了在生活中應對誘惑的策略,以及如何通過情緒理解來訂立更清晰的目標。透過應用生成式AI和SOP的思考,強調個性化的方法重要性,以及在未來規劃中的必要性。整體上,文章展現了自我提升的過程和生活規律的建立,有助於讀者尋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本文探討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與市場進入策略(GTM策略)的定義、重點及其應用,通過凱鈿行動科技的案例分析,說明這兩者的差異與相互關聯。商業模式關注企業如何創造和捕捉價值,而GTM策略則專注於如何將產品推向市場。瞭解這兩者的不同,有助於企業在規劃時制定更高效的策略,並提升市場競爭力
本文探討了不同歷史時代的價值創造演變,從傳統農業到智能時代,人類如何適應技術變遷並重新定義自身角色。各時代的資源、工作性質及主管角色均有顯著變化,價值創造的關鍵也隨之演進。面對人工智慧的崛起,企業需要培養具備高階思維及對齊能力的人才,以確保AI能為公司創造真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