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1.雜談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這時候修改的程式部分變多了,而且也會遇到Bug,所以重點不僅是要學會把程式路徑打通,還要知道怎麼描述錯誤,了解邏輯錯誤或語法錯誤在哪裡。

簡單來說,就算要複製貼上也要貼對位置。

另外,GPT的確會考慮多一些問題,看到程式的當下會覺得:「哦對,這個要注意。」然後就又佩服GPT可以做到這個程度。

或許,在不久的未來,人機完整溝通這件事不再是一場夢吧。


===補充===

若要學程式設計,善用編輯器或IDE提供的Diff功能,可以對照看GPT是怎麼修改程式內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微嗑多的沙龍
3會員
28內容數
人生online之資本市場大作戰
微嗑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02
Q: 承接之前的程式,做一個搜尋對話框
Thumbnail
2024/12/02
Q: 承接之前的程式,做一個搜尋對話框
Thumbnail
2024/11/28
目前為止的程式架構。 我就是幫忙看架構上有沒有錯的慣老闆。
2024/11/28
目前為止的程式架構。 我就是幫忙看架構上有沒有錯的慣老闆。
2024/11/28
先說這一篇不是要教怎麼解讀,純粹發牢騷。想看解讀的方法可以回到上一頁了。
2024/11/28
先說這一篇不是要教怎麼解讀,純粹發牢騷。想看解讀的方法可以回到上一頁了。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使用GPT協助論文修飾的九大步驟,一招一式讓你的文章更上一層樓。 第一步:首先,我們得先把論文磨刀霍霍,將多餘的贅詞鋪陳削去。你只需要輸入"刪除冗餘內容",此功能會如同你的個人編輯師,專心挑出論文中不必要的部分,使你的文章瞬間緊湊起來。想像一下,論文中如果摻雜了些許與主題無關的雜訊,經過這一番操作後
Thumbnail
使用GPT協助論文修飾的九大步驟,一招一式讓你的文章更上一層樓。 第一步:首先,我們得先把論文磨刀霍霍,將多餘的贅詞鋪陳削去。你只需要輸入"刪除冗餘內容",此功能會如同你的個人編輯師,專心挑出論文中不必要的部分,使你的文章瞬間緊湊起來。想像一下,論文中如果摻雜了些許與主題無關的雜訊,經過這一番操作後
Thumbnail
你和GPT相處得如何? 這4個月以來,我一直在思考之後的世界,自己要如何將「人機協作」的技能掌握得更好。 自從啟蒙運動以來,人類一直在不斷地尋求知識和規律,以此創造工具和方法,讓生活更加便捷。然而,隨著AI的出現和發展,我們人類已經不再是世界規律的唯一感知者和發現者。所以,在這個新時代變局下,我們需
Thumbnail
你和GPT相處得如何? 這4個月以來,我一直在思考之後的世界,自己要如何將「人機協作」的技能掌握得更好。 自從啟蒙運動以來,人類一直在不斷地尋求知識和規律,以此創造工具和方法,讓生活更加便捷。然而,隨著AI的出現和發展,我們人類已經不再是世界規律的唯一感知者和發現者。所以,在這個新時代變局下,我們需
Thumbnail
  其實講到現在已經是第三篇,這裡還是不會有程式結構及語法的介紹.因為這個專欄是為了讓初學,或是學了很久停滯不前的同學朋友而生的.
Thumbnail
  其實講到現在已經是第三篇,這裡還是不會有程式結構及語法的介紹.因為這個專欄是為了讓初學,或是學了很久停滯不前的同學朋友而生的.
Thumbnail
點開文章的各位,是否曾經進入寫了又改、改了又寫,總認為「還不夠好」的無限循環呢? 使用Google文件寫作後,發現短短一段文字,前後竟然修改了18次。光是不到30字的段落就有數個版本的內容,何況整篇文章?甚至由章節連結而成的長篇故事?相信這是身為創作者的慣性,總會不免俗地一直想要修成更好的版本。
Thumbnail
點開文章的各位,是否曾經進入寫了又改、改了又寫,總認為「還不夠好」的無限循環呢? 使用Google文件寫作後,發現短短一段文字,前後竟然修改了18次。光是不到30字的段落就有數個版本的內容,何況整篇文章?甚至由章節連結而成的長篇故事?相信這是身為創作者的慣性,總會不免俗地一直想要修成更好的版本。
Thumbnail
我們已經了解到了驗收驅動開發、持續整合以及壞味道這幾個概念,要減少技術債的方式就是重構,然而在實踐重構的時候並非我們所想像的必須「安排時間」重構,而是在開發的過程中不斷的進行。
Thumbnail
我們已經了解到了驗收驅動開發、持續整合以及壞味道這幾個概念,要減少技術債的方式就是重構,然而在實踐重構的時候並非我們所想像的必須「安排時間」重構,而是在開發的過程中不斷的進行。
Thumbnail
初學程式時認為寫程式是在跟機器溝通,它懂了、可以動了,我的目的達成了,結案!然而大多時候,光是連編譯器吐出來的錯誤訊息都看不懂,更別說是考慮自己寫出來的程式碼的可讀性,而且專案太小也感覺不出維護上的困難。
Thumbnail
初學程式時認為寫程式是在跟機器溝通,它懂了、可以動了,我的目的達成了,結案!然而大多時候,光是連編譯器吐出來的錯誤訊息都看不懂,更別說是考慮自己寫出來的程式碼的可讀性,而且專案太小也感覺不出維護上的困難。
Thumbnail
師大翻譯所因應翻譯產業的趨勢,加開了「譯後編輯」的課程。機器翻譯就。很。破?機器翻譯後編輯-怎麼編?修多少?快來看看筆者的整理~
Thumbnail
師大翻譯所因應翻譯產業的趨勢,加開了「譯後編輯」的課程。機器翻譯就。很。破?機器翻譯後編輯-怎麼編?修多少?快來看看筆者的整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