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我常跟著阿嬤一起去宮廟,因為她總是為了爸爸的事擔憂不已。無論是祭改冤親債主、補財庫,還是超渡祖先,從未間斷過。阿嬤省吃儉用,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這些儀式上,只求內心的一份安定。
後來,爸爸從負債中東山再起,但去年又再度陷入了相同的困境。阿嬤總會感嘆:「我怎麼這麼歹命?」「爸爸怎麼這麼沒有貴人運?」或抱怨:「我都已經超渡了這麼多年的祖先,怎麼還是這樣?」
阿嬤透過各種儀式,試圖「代替」爸爸承擔或改變他的因果。然而,
因果不可代替:
在佛教觀點中,因果是個人內在的修行過程。即使外力介入,也無法消除當事人自己所累積的業力。真正的改變,還是須當事人自我反省,並從自身的行為、思想與態度改變開始。
每個人有專屬的課題:
每個人所面對的困境,往往是內在需要學習或成長的課題。當我們試圖干預他人的因果時,可能剝奪了他們透過經驗成長的機會。
愛與智慧的平衡:
尊重他人的命運,無需承擔他人。透過自身的修行,照顧好自己,成為一個有智慧的存在,自然能影響和幫助他人。
真正的幫助,不是替他人「扛」起業力,而是引導他們覺察並面對自己的問題。
後來,我接觸了佛法、東西方哲學、神話學與心理學,發現它們都在傳達同一個道理:「如何覺察真實的自己」。
• 東方哲學強調「內聖外王」:內在的修煉最終會反映在外在行動上。真正的改變來自內心的覺醒,而非外在的強迫或儀式。
• 西方心理學強調自我實現:馬斯洛的自我實現理論和榮格的個體化過程,都指向內在成長與整合
的重要性。
「所謂「自勝」,從消極言,要克制我心的狂野;從積極言,要不斷的自我超越。從「自知」到「自勝」,在自我的照現中,超越自我,這才是真正的高「明」,與真正的「強」者。」—王邦雄《老子道德經的現代解讀》
覺察內在驅動:
我們的行為往往受潛意識的信念影響。例如,對於財務困境的反覆經歷,可能反映出對匱乏的恐懼
與內在對金錢、成功或失敗的深層信念。
唯有深入了解自己,面對內在的問題,洞悉驅動自己行為的「因」,改變行為與認知,才能從根本上扭轉命運。
超越慣性模式:
然而覺察信念模式,並非一蹴可幾,可以持續採取冥想
,寫日記
。若經濟允許,可以尋求專業的心理諮商,幫助辨識情緒,釐清背後動機,解構
舊有的信念模式,重新建構認知。
一旦覺察到這些信念,就須有意識地
挑戰並改變它們。這是「自勝」的關鍵:克制內在的「狂野」,即慣性思維與反應模式
,轉向更有建設性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