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08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這是我一直在尋找的關於「如何聰明花錢」的一本書


推薦給:努力工作存錢卻不懂如何享受人生的人

在寫部落格的時候,我想過要有一個類別是關於「如何聰明花錢」。我自認為是一個相對節儉的人,但這樣的節儉卻在某天讓我意識到,我是否過於節省?因此想要透過這樣的方式,讓自己對於自己的消費行為更為敏銳及有所覺察。

然而在實際開了這樣的類別之後,我卻發現我很難歸納整理出自己的消費行為,過程中還伴隨著不少批判,例如:節儉錯了嗎?我是否有金錢焦慮?到底該如何花錢才不會變成亂花錢?等等各種關於「花錢」這件事的思考。

這本書在某種程度上做到了我原先希望自己可以做到的事,那就是「用一個正確的心態看待金錢」。在經過一些掙扎和自我批判之後,我得到「花出去的錢並不是奢侈的浪費,而是變成一種人生體驗」這樣的結論。而這也正是作者在這本書中想要傳遞的核心概念:人生是體驗的總和

最佳化你的人生

作者先提到了螞蟻與蚱蜢的預言,螞蟻代表了一直勤於工作而沒有休閒的人,蚱蜢則是一直玩樂的人,兩者都不好,但這本書更傾向於將螞蟻拉向蚱蜢那一邊(蚱蜢現在的花費可能會讓他們失去未來獲得體驗的機會)。

作者認為人生是體驗的總和,金錢只不過是一種工具,如果窮極一生都在拼命賺錢,卻沒有享受到這些金錢帶來的利益(例如:拿去換取不同的人生體驗),那只是在浪費時間而已。

這裡指的人生體驗包括了人生中大大小小的所有事,可以是一次旅行、也可以是和家人朋友的互動。

在闡述概念時,作者提到另一本書:《跟錢好好相處》作者認為:錢代表生命活力,而生命活力是指你還活著的時候可以做事情的所有時數,而且只要你在工作,就是在花掉你有限的生命活力。因此,你工作賺多少錢,這些錢就等於你為了賺到它們所花費的生命活力。

所以回到作者的中心思想:「在死前把所有的錢花光」,理想的狀況是,你賺來的每一分錢,都可以 100% 的轉換成人生體驗,否則若是在死前還剩餘 100 萬,那就等於你消耗了賺這100 萬的生命活力,卻沒有將這 100 萬轉換成人生體驗,那會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

花錢的時間點

記憶股息

研究發現:花錢在體驗上面,要比花錢買東西更讓我們感到快樂。原因就在於體驗會產生記憶股息。

愛因斯坦說:「複利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蹟。」巴菲特的雪球理論也說:「找到一條夠長的坡道和足夠的雪,雪球就會越滾越大。」如果把這些概念放在花錢買體驗這件事情上,就會得到「記憶股息會隨著時間越滾越大」。

年輕時的體驗,會成為記憶的一部份,當帶著這些經歷去與人交流時,可能會因為這些體驗換來更多的體驗。例如:在某個聚會場合上分享自己去滑雪的體驗,可能可以因此獲得與其他也有在滑雪的人交流的機會,進而拓展了人脈。而這些體驗不斷的累積下來,就會變成自己的人生故事。

金錢能夠換來的體驗會隨時間而下降,太早享受也不行

這裡作者也提到另一個概念是:「金錢能夠換來的體驗會隨時間而下降,太早享受也不行」。

想像一下當自己還是 4 歲的時候,如果爸媽帶自己出國去義大利,長大之後可能也對這樣的體驗沒有什麼記憶,就難以產生股息效應。但如果說自己年紀已經到了 60 歲,才想要去體驗滑雪、衝浪、跳傘等極限運動,也會礙於身體健康狀況而無法執行。

個人利率

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個人利率。所謂的個人利率指的是:年齡越大,要讓你延遲體驗就得支付你越多的錢

想像 20 歲的時候原本計畫要去旅行,但老闆說非常需要你,請你延後一年再出發,之後可以多補貼一點你的旅費,但如果你已經 80 歲了,這要補貼的旅費肯定比 20 歲要來得多,因為你可能沒剩多少時間了。

所以在買東西的時候可以思考一下這筆花費是否值得?或者要把錢存起來,留到下一次?

總結

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很重要,也就是要取得健康、金錢與時間三者之間轉換的平衡

健康比錢重要,時間比金錢還稀缺,所以有些人會選擇花錢節省時間,因為這樣可以減少壓力,而減少時間壓力可以改善當天的情緒,如此一來,心情就會變好,生活滿意度也會提升。作者也認為如果可以花錢讓你不必去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就等於同時減少了負面人生體驗的數量,而增加正面人生體驗的數量,所以當然會更滿意。

所以該怎麼做?

作者前面說了很多為什麼應該要在死前把錢花光的原因,但大家會這麼拼命賺錢就是怕老了之後錢不夠。雖然說理想的狀況是「在死前把錢花光」,但因為不知道自己何時會死,所以對於該存多少錢才夠?或是說該從什麼時候開始可以肆無忌憚的花錢?這樣的時間點卻讓人不得不為未來做點準備。

存錢是為了年老時的醫療照護費

我想很多人在年輕時會拼命存錢,是因為不希望自己在老年時變成下流老人,特別是在醫療照護費用上,害怕突然的一次生病就耗費了大把的積蓄,才會一直省吃儉用。

但作者認為:如果你真的需要花那麼多錢在醫療上,存再多都不夠,就算很夠,那也只是維持生命徵象,並不算是活著。所以比較好的作法應該是去買保險。

孩子怎麼辦?

有些人拼命存錢不敢花用是因為希望自己死後可以把這筆錢留給孩子。但作者認為如果你有想要留一筆錢給孩子,應該在活著的時候給他,而不是等到死掉的時候,因為如果他可以更早一點拿到錢,那筆錢可以給他帶來的價值會比等他拿到遺產時更多。一般來說,如果假設爸媽是在 80 歲左右過世,那平均可以拿到遺產的年紀大約是 60 歲左右,如果他在 60 歲左右才拿到那筆錢,一定比不上他在 30 歲時就拿到那筆錢。

另外也不是說越早給就越好,也不可能在孩子尚未學會如何管理金錢時就把一大筆錢財都給他,所以要在對的時間給他這些錢。

同理,做慈善事業的時候也是,不要想說要在死掉的時候才要把遺產留給這些人,而應該在活著的時候把你預期要給這些人的錢捐出去,讓錢發揮他的複利效應。

為你的人生設定時間表

我們死亡的那一天和我們能夠享受某些體驗的那一天,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日期。因為生命會經歷過很多不同的階段和時期:青少年、大學生、單身、父母,有些體驗就是過了那個階段就無法再獲得同樣的感受,例如小時候很喜歡的遊戲,到了某個階段就開始覺得無聊了。

所以可以畫一條從現在到死亡的時間線,以五年或十年做一個間隔,接著想想你希望一定要有哪些重要的經歷、活動或事件,再把希望體驗的項目放到特定的時段中。最後可能會發現那些比較需要體力的活動會被安排在比較年輕的時候做,也就是健康狀況最好的時候。

要注意的是在規劃的時候先不要考慮錢的問題,只要想像你希望自己的人生是什麼樣子。因為如果考慮錢的話,就容易模糊焦點,無法聚焦在自己真正想要的體驗上。

了解自己的高峰

設定自己淨資產的高峰,這是讓自己死前把所有錢花光的目標點。對於已經達到一定儲蓄門檻的人來說,把你的高峰想成是一個日期而不是一個數字。

如果用生存門檻(每年的開銷乘上要活幾年)來思考的話,當存到生活門檻之後,就可以開始考慮什麼時候動用你的積蓄,追求人生最大的滿足感。當你這樣考慮自己的淨資產高峰時,高峰就不是一個數字,而是一個具體的日期。

作者認為更多的錢不代表更好的生活品質,因為你每多花一天時間工作,就會犧牲同樣多的自由時間,而且在這期間你的健康也會逐漸下降。因此在存款超過一定的最低生存門檻之後,就不要用金額來思考,而是要把淨資產高峰視為一個日期思考。

一般來說,大多數人是在45到60歲之間達到他們的高峰。

後記

這本書很系統性的講述了該如何花錢這件事,也算是對傳統「儲蓄是美德」的想法拋下一個震撼彈,但我想很多人可能也都認同最理想的狀況就是在死前把錢花光,只是對於有家庭、有小孩的人而言,對他們來說也很重要的可能是自己離開之後,這些身後之人該如何好好的活下去,才會有那些希望還是可以留點遺產的想法。

在這本書當中,我覺得作者講的比較偏理想一點,我很認同作者的想法,但在實際執行上還是覺得有點難度,畢竟要設定自己的高峰,並且在過了高峰之後開始過在死前把所有錢花光的這種目標還是讓我有點恐懼。但我覺得也沒關係,畢竟世界上生活的方式百百種,自己過得心安理得就好。

對我來說閱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穫就是作者提出了一些「為什麼你該在這個時候花錢」的想法,特別是要把握不同階段可以享受到的體驗,就像作者說的,青少年時期覺得有趣的東西,到了現在這個年紀可能不覺得。有時候會想念小時候那個有點懞懂無知的自己,因為快樂來的很容易,我想在未來的某個時刻,應該也會想念當下這個還不那麼成熟的我自己。

我想存錢還是很必要的,但不要放棄每個可以將這些錢轉換成體驗的機會。因為就像作者說的,如果你不好好享受自己賺來的錢,那只是平白的浪費了自己的生命活力。因此要趁年輕時多冒險去創造記憶股息,而不是安於現在或做著不喜歡的工作卻不改變,也不要低估不作為的風險,要考慮到你可能會失去什麼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