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世代遠離失眠憂鬱,挽救長輩的愛心樹培養土|廢棄床墊的再生救星 Vol.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我先聲明,這篇我無意賺人熱淚,因為我在寫這篇的時候,我自己也很難受難過,也很掙扎,但是我還是文思泉湧、手指敲鍵盤敲個不停,我不曉得,也許是使命感、也許是抒情,但我認為,現今這個社會,以下的事情,有必要讓各位知道!不論你是青年世代、或是壯年世代,或是老年世代,都應該知道的那些事情!真的無比重要!也許可以挽救很多的身心靈,免於乾枯,更加喜樂豐盛!


2023年的11月份開始,是我們面臨廢棄床墊處理,以及面對父親的不安寧的訊息的開始,同時我的另一個不安,則是我的母親的病況。

在我大部分時間忙於工作時,母親多半時候一人獨自在家,只能透過滑手機度日,看著吃播影片。

近期我看到知名YouTuber張修修的自由之路,特別講到「手機+社群」的殺手組合,如何影響一個人的憂鬱。我終於,明白,似乎,我不是說絕對,為什麼總是有補充營養品的媽媽,會這麼快速的,進入到憂鬱、甚至乾枯。



我回想起2023年的11月到2024年媽媽回天家的4月,每次我跟媽媽交談時,他都是一直在滑手機,有點那種不由自主的,我恍然大悟,整個媽媽衰弱的過程:

獨自一人在家 --> 滑手機看社群影片 --> 影響心理和腦部 --> 失眠 --> 吃安眠藥 --> 看心理醫生 --> 用藥過度 --> 副作用產生 --> 口乾舌燥手僵硬 --> 沒有食慾吃不下 --> 身體衰弱 --> 死亡。享年58歲。

即便我讓媽媽補充營養品,手機和身體消耗身心的狀況,還是無法抗衡。身心狀況的每況愈下,天父將媽媽接走。當時的我,非常非常的難過。

我一直在思考,如果媽媽在他退休後,可以有除了去教會以外的事情可以做,即便我們孩子忙碌不在時,若依然有一個「人與人之間」的社團有人互動,我想媽媽可以伴我們更久更久。(我家是單親)

這當中有不甘和遺憾,但是人生總要往前走,也引發我思考著,這些我們原本認為的「家中寶」,在如今社會已經是江湖所說的「壯世代」,面對職場的退役、空巢的狀況、身體的衰弱、手機+社群當道的時代,他們餘生,該如何走出下個階段的價值延續?



培養土的介質,是植物呼吸的關鍵


約莫在2024年的1月份,我透過BNI商會的引薦,認識了位在台中太平的德林農業資材行的老闆,老闆經營農作的肥料資材,和中興大學的教授共同研究「枯草桿菌、木黴菌、菇胞箘...等」在肥料裡的相關作用。

我會前來,是因為我透過和美青農會長小花的啟發,因為他們和美的農民,會想要我們床墊裡的內料「椰殼墊」,拿去當作是抑制農地雜草叢生的地墊。也才讓我知道,

原來園藝店裡的培養土,裡面都有包含「椰纖」,成為土壤的介質,可以增加「透水性、透氣性」,保住土壤不會太緊密而讓植物的根部無法呼吸,或是施肥無法浸透土壤,讓根部吸收。


我把破碎的椰殼,拿來給資材行的林老闆看,他說如果是整片椰纖是沒有辦法用的,必須是要破碎的,這件事情也激起我更著重尋找「破碎機」這件事情,他也提到,如果農作物要採用,就必須是要無毒無害的,才肯用。

我們討論到循環經濟,他有提到,有一位做景觀園藝廢棄物的廠商,在他們幫忙維護科技公司園區的景觀時,都需要修剪雜草或是樹枝,而這些大量的廢棄物,原本都是要拿去焚燒的,而如今,這位廠商也和林老闆研究合作,看怎麼樣可以減少廢棄物,讓這些剪下割下的草和樹枝,也可以變為肥料。

在我們洽談的過程中,我把我裝滿破碎料的盒子給老闆看,他看到我那些碎布料,就說到,這些布料的塑料微粒,照理說,應該不會危害到植物,因為重金屬或是其他塑料危害,應該是非常非常低(不能說沒有)。

我打開手機,查了國內外的一些案例,有看到有人用泡棉在種綠豆,甚至也有機構在往樹上販售「布料綠土壤」,更酷的是,其實現在沒有農地的地方,也可以以「美植袋」的方式,進行農作物的栽種,因為美植袋本身,其實就是不織布(PP)所做成。

我聽完後,我和老闆研討,他願意支持我這個年輕人,進行研究。我真的萬分感謝。接著我做了3件事情:

尋找破碎機的廠商,將我們工廠目前有的布料,進行破碎,拿給林老闆做培養土樣品。
研究和申請中興大學土壤研究中心,以及SGS環保標章的安全檢測。並且把碎布料做申請安全檢驗。
將生產出來的培養土樣品,在拿去中興大學土壤調研中心,進行肥料的檢測,以便後續肥料的使用安全認證!


目前,培養土的樣品,已經順利拿到,我們也種植測試成功!植物長得頭好壯壯!



另外,中興大學針對椰殼纖維的調研也出爐,太棒了!可以拿去農用!接下來就是把我的碎布料,拿去做SGS的環保標章認證。


中興大學土改調研中心檢測1

中興大學土改調研中心檢測1

中興大學土改調研中心檢測2

中興大學土改調研中心檢測2

查詢對標污染安全合格

查詢對標污染安全合格




4/1愚人節,大地震夜裡到家,媽媽想回天家


在床墊的再生計畫奔跑的人生道路上,於此同時,我的媽媽,卻因為失眠的關係,去看身心科時,卻因為醫生的用藥,而讓媽媽的副作用產生巨大,我後來轉帶媽媽從附近的身心科,轉去我們比較信任的家庭科醫師時,透過醫生的研究告知,才發現,是副作用!媽媽原本就因為失眠,吃少,自律神經失調,但是又因為藥物產生的副作用,讓他更是沒有辦法,甚至有一天半夜,媽媽還跟我問說:

「兒子,媽媽好嘴巴好乾、好不舒服!」我不斷幫媽媽禱告,媽媽還說:「我要不要走去火葬場?」,媽媽邊講,聲音啜泣發抖,我趕緊帶媽媽去掛急診,醫生們檢查和推斷,完全無法查出媽媽到底怎麼了。而且媽媽,變得只敢喝水,完全不敢吃東西。他說他吞嚥有問題,也開始不敢吞藥。

我好難過好難過,媽媽怎麼變成這樣。後來我轉帶媽媽接受其他治療,雖然身體發炎狀況和副作用有好轉,但是自律神經失調的媽媽,已經沒有辦法正常飲食,我要帶她去看醫生,他也總是說不用,不要麻煩。一天一天,媽媽越來越消瘦,我每次回到家,看到媽媽就是在滑手機滑個不停,我走過去抱抱她,我們互相祝福禱告,我每次出門媽媽就會說:「主愛你,媽媽愛你!」我也總是哽咽的回覆媽媽。

到2024年過年,我和媽媽在年夜互相依偎在沙發上,我們彼此不說話,媽媽講話也總是發抖著。我希望媽媽好起來。

在2024年的4/1,台灣國內發生了難得的大地震,那時前一晚我在外,並沒有回家,隔天我打電話給媽媽,並沒有人接、傳訊息,也沒有人回,我騎車奔波工作的路上,一直掛念著媽媽是否安好,工作一整天回到家,進到家門,看見媽媽躺在沙發上一動不動,我走進叫她,發現不醒,進進聽還有呼吸,我趕緊叫救護車,把媽媽送到急診。

在那天,沙發上有些血跡,我回到家帶上媽媽的包包和證件,因為我記得媽媽一直有跟我交代事情,我一直記在心上,我走上家中二樓,發現冰箱沒有在定位,是斜著的,地上也有血跡,我在想,媽媽可能是地震,不小心撞到頭,然後想說人不舒服,跑到一樓休息,但沒想到,後續卻是在加護病房,發現已經休克,腦袋內有嚴重的顱內出血,就算開刀也成植物人了。

我靜靜默默地,看著那張腦內出血的圖,我想起媽媽說過:「如果真的怎麼樣,不要急救。不要拖累你們!」我打給哥哥、打給Ruby、打給媽媽娘家所有阿姨們,我坐在加護病房外,我很沉很悶,好像想哭但是哭不出來。媽媽現在只有呼吸,沒有意識。4/1,是媽媽的國曆生日,而媽媽比較常過的,是農曆,也就是我們今年的4/9,是農曆生日。

這中間,我沒有工作就往醫院跑,時時關切加護病房可以探親的時段,然後把媽媽的十字架,放在枕頭旁邊,把媽媽的手機,播著聖歌,放在枕頭旁邊。我每天每刻不斷禱告,願上帝保守媽媽的健康。在4/8晚上,我印出跟媽媽很多合照,然後去7-11印了明信片,背後寫下給媽媽祝福的話,4/9當天,早上探病時,媽媽似乎整體數值都有上升,我把卡片放在病床上給媽媽,和哥哥一起對媽媽唱生日快樂!


raw-image


我好希望媽媽好起來,而我們確實看見數值回升,我趕緊又打給營養師、醫師,在詢問怎麼樣可以讓媽媽更多好起來,正當我研究著,怎麼樣進一步注射營養針時,接到了醫院來的電話。

天父,把媽媽接走了,就在媽媽的生日這天,媽媽回到了天家。師母牧師跟我說:「也許媽媽給天父照顧,比我們照顧好!」媽媽,安息了。我拿著十字架,跟著禮儀社的車,車程中不斷方言禱告,一路到了東海殯儀館。



媽媽的愛是愛心樹,伴隨孩子長大變老


媽媽在加護病房的過程中,沒有工作的時候,我就和Ruby去戶外走走散心,不要待在室內。我們到了一家書店,在所有的書籍中,就唯獨這本綠色的書,吸引我的注意,一個孩子,面對一棵蘋果樹。



那個時間點,看到這本書,想到媽媽的好,讓我在大街上放聲大哭,我好感謝媽媽,對我的付出,但是他在餘生的階段,她總是在問我說:「兒子,媽媽不知道,還能為你們做些什麼?媽媽還能做什麼?」

當時的我,因為媽媽病況不佳,所以我也不得不思考後事,我一直記得,媽媽在生前有跟說過,他有參加過基督教的喪禮,那是不悲傷的、可以不立碑的,可以一切從簡的,媽媽說他不要土葬還要棺材、不要海葬破壞環境,我一直想不起來,媽媽那時候跟我說的方式。一直到我看到愛心樹,我終於想起媽媽說的環保、不破壞環境的,是「植葬」。我遵循媽媽的意願,最後我們一切從簡,做了追思禮拜,做了植葬入土,一切回歸自然。



媽,若不知能做什麼?那我們就種一棵樹吧!


在媽媽回天家不久,我參與了社創基地辦的「壯世代」生涯論壇,有很多中年以上的爸爸媽媽們,來到現場參與,一同在研討、思考,怎麼創造壯世代的第二、第三曲線,因為現在人比較長壽,工作年齡65歲退休後,還有大半人生。


阿岳在壯世代講座回饋照

阿岳在壯世代講座回饋照


我很慶幸,很欣慰,看到很多跟媽媽同年紀的長輩,來到現場一起學習。在那場講座給了我靈感,也許是媽媽的事情,讓我發願,我想要讓床墊再生計畫,結合壯世代的價值曲線延伸,也許在床墊再生的某部分,可以交由這些正準備「認真過活」的大哥大姐們,一起為下一代的環境保育,一起為下一代,用「愛心樹培養土」種一棵樹吧!

願這份「愛心樹培養土」的心意,可以讓壯有所用,遠離手機+社群的殺手組合,生命的之後和最後,可以有快樂、有歸屬、有價值、有尊嚴的,老有所終。


我回到家中,看著媽媽多年躺臥的床,可能伴著他不少好夢時光、或是失眠時光,我心想,


現今社會,一張張的廢棄床墊的丟棄,如果可以透過我們的計畫,讓「壯有所用」,讓這些「哥哥姊姊」們,可以因為有事做,不用滑手機,可以因為有歸屬,而有了與人之間的價值延續,我想就算是兒子女兒出門在外、成家立業的空巢期,他們也不用去面對身心那麼多的困難和挑戰,因為人生有喜樂、對社會有貢獻,餘生活的發光有自信,那肯定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情,賦活再續,賦能生活,再生永續,愛心樹培養土,讓爸媽身心不再苦。




特別感謝,未完待續


這篇稍微長了點,但是,在一邊撰寫一邊理順自己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寫到這裡了。

人生來上帝就給了我們價值,據統計,連人腦都還只被開發不到10%,可能生命就到盡頭,然而,殺手組合=手機+社群在這個世代橫行無阻,以及退休後的人生,若是沒有一個依歸,若沒有一件事,延續價值感,很容易進入到滑手機、最後只能加速老化衰弱的來臨。

願這個世上的大哥哥大姐姐,都能在退休人生後,邁向自己的熱情,或是一起和一群人,為我們的社會,繼續延續貢獻吧!


媽媽們,我們愛你!媽,耶穌愛你,我也愛你!

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下一篇,ˇ我要跟大家分享,永吉搬家的綠色數位物流,如何讓我們碰上,

把人的床墊,變成寵物床墊的最後一塊拼圖!

我如何遇見,讓床墊內的泡棉,不用拿去焚燒,而是可以變成軟墊海綿!


感謝您的閱讀!

敬請期待!我是賦活再續-床墊再生計畫的發起人-阿岳!

我們下篇再見!


希望床墊再生的心意,能夠化為「永續祝福」 傳遞在社會,讓廢棄變少、家園變好、樂齡生活、永續樂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安麗寰宇午餐商業交流會中,如何透過建立人脈,與專家對話,探討床墊的回收及再利用的商業模式。作者詳細描述了尋求幫助的過程,對於ESG減碳技術的關注,及與多位學者合作的心路歷程,最終成功地將廢棄床墊材料轉化為環保建材的想法。以上故事充滿創業精神與環保理念。
本文探討了在處理廢棄床墊過程中所面臨的種種挑戰,包括床墊的回收、拆解、衛生問題及高昂的處理費用。儘管存在市場需求,但由於床墊規格不統一及業者的擔憂,使得合作並不順利。作者呼籲大家關注床墊焚燒問題,並支持賦活再續計畫,促進環保與資源再利用的概念。
在臺中烏日,我們開始床墊再生計畫,致力將廢棄床墊轉化為環保產品。我們通過研究不同類型的床墊拆解,發掘再生的潛力,並推出符合SGS標準的賦活再生床墊。此專案不僅減少了環境汙染,還創造了就業機會,展現了商業與社會責任的結合。我們希望透過此次計畫引起政府及社會的關注,解決廢棄床墊問題,推動循環經濟的發展。
在2023年初,我們永吉搬家,因為和合作的床墊品牌進行「床墊物流」的合作,一張張新床,開心地送入客人家中;一張張舊床,也被我們搬回到倉庫當中。 床墊,一張張矗立在我們的倉庫的圍牆邊,我的爸爸專哥,帶起手套、捲起袖子、拾起割刀,開始將廢棄的床墊,一張張的割開,把彈簧拿去賣,把布料割小,和垃圾混搭,給
本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安麗寰宇午餐商業交流會中,如何透過建立人脈,與專家對話,探討床墊的回收及再利用的商業模式。作者詳細描述了尋求幫助的過程,對於ESG減碳技術的關注,及與多位學者合作的心路歷程,最終成功地將廢棄床墊材料轉化為環保建材的想法。以上故事充滿創業精神與環保理念。
本文探討了在處理廢棄床墊過程中所面臨的種種挑戰,包括床墊的回收、拆解、衛生問題及高昂的處理費用。儘管存在市場需求,但由於床墊規格不統一及業者的擔憂,使得合作並不順利。作者呼籲大家關注床墊焚燒問題,並支持賦活再續計畫,促進環保與資源再利用的概念。
在臺中烏日,我們開始床墊再生計畫,致力將廢棄床墊轉化為環保產品。我們通過研究不同類型的床墊拆解,發掘再生的潛力,並推出符合SGS標準的賦活再生床墊。此專案不僅減少了環境汙染,還創造了就業機會,展現了商業與社會責任的結合。我們希望透過此次計畫引起政府及社會的關注,解決廢棄床墊問題,推動循環經濟的發展。
在2023年初,我們永吉搬家,因為和合作的床墊品牌進行「床墊物流」的合作,一張張新床,開心地送入客人家中;一張張舊床,也被我們搬回到倉庫當中。 床墊,一張張矗立在我們的倉庫的圍牆邊,我的爸爸專哥,帶起手套、捲起袖子、拾起割刀,開始將廢棄的床墊,一張張的割開,把彈簧拿去賣,把布料割小,和垃圾混搭,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常和一些成人個案提到,生活中有許多人都是「閉著眼睛在生活」,意思是即使我們知道生命當中有一些議題存在且需要處理,但只要我們能忍受或習慣那個議題所帶來的痛苦或不便,我們還是可以活得下去,而且可以活到老死都沒問題。
Thumbnail
別把溫柔強加在 我這沉重谷底般的自己 年輕時的夢 只能只能 用我生命中的歲月數算 老年時的夢 只能只能 用我心房中的哀愁呼吸 別把夢想強加在 我這黯淡無光般的自己 當時光已逝 思念化為淚滴 想在夢想和現實的自己 追逐一個平衡點 生命嗎 愛情嗎 還是我深埋在心底 一個不敢表
Thumbnail
本週隨手記。(容光煥發的狀態寫出來的文字真的很有能量) 生活,生活就是種自己開心、自己快樂且充滿富足的狀態,生生不息。 - 『時間?』 小時候總是不懂長輩說年紀越大、越不想出門;隨著自己年紀慢慢往三邁進,我理解了。 以前總覺得很多聚會、很多朋友是經歷成長的表現;現在則是勇敢斷開無效社交、培
Thumbnail
年輕一代力求追求自由生活,轉變傳統價值觀,但也在上一代人舊觀念與新價值觀之間掙扎。文章以疫情警示讀者,要活在當下,擁抱每一天。寫作者透過個人見證,啟發讀者思考人生價值觀,並提供對年輕世代的建議。
Thumbnail
今天無意識刷到這部影片,想跟大家分享,近年來,中國社會中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躺平」或「擺爛」,這種現象反映了當前年輕人面臨的種種挑戰與壓力。這些挑戰與壓力源於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社會階層固化、競爭激烈的職場環境、以及財務自由的困難。對於許多人來說,35歲這個年齡似乎成為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現代年輕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以一個真實的故事作為引子。年輕一代注重工作意義、追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喜歡嘗試新事物、擅於運用科技,並重視自我實現。提醒讀者不要用老一輩的標準去衡量年輕人,並提出建議如何尊重、支持和激發年輕人的潛力。
小弟近日工作,聽見一席話,大意節錄如下:   「我認為,現代的年輕人實在抵不住壓力。以前我們工作,不吃飯也無所謂;現在的年輕人,不吃飯好像會死一樣,巴不得馬上吃飯,時間一到就下班。   ……現在我們許多年輕人自殺,大抵也是如此。在我們的年代,哪有這麼多人自殺?個個都是沒天沒夜地拼……
Thumbnail
與年輕的一代相處總能帶給我許多感觸,眼眸取下塵封的舊書,看見許多章節,原本以為那些回憶字句都是不變的,但卻驚覺感觸落差極大,更多神采奕奕的眼神中的反射能再次檢視自己與許多人的過往。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常和一些成人個案提到,生活中有許多人都是「閉著眼睛在生活」,意思是即使我們知道生命當中有一些議題存在且需要處理,但只要我們能忍受或習慣那個議題所帶來的痛苦或不便,我們還是可以活得下去,而且可以活到老死都沒問題。
Thumbnail
別把溫柔強加在 我這沉重谷底般的自己 年輕時的夢 只能只能 用我生命中的歲月數算 老年時的夢 只能只能 用我心房中的哀愁呼吸 別把夢想強加在 我這黯淡無光般的自己 當時光已逝 思念化為淚滴 想在夢想和現實的自己 追逐一個平衡點 生命嗎 愛情嗎 還是我深埋在心底 一個不敢表
Thumbnail
本週隨手記。(容光煥發的狀態寫出來的文字真的很有能量) 生活,生活就是種自己開心、自己快樂且充滿富足的狀態,生生不息。 - 『時間?』 小時候總是不懂長輩說年紀越大、越不想出門;隨著自己年紀慢慢往三邁進,我理解了。 以前總覺得很多聚會、很多朋友是經歷成長的表現;現在則是勇敢斷開無效社交、培
Thumbnail
年輕一代力求追求自由生活,轉變傳統價值觀,但也在上一代人舊觀念與新價值觀之間掙扎。文章以疫情警示讀者,要活在當下,擁抱每一天。寫作者透過個人見證,啟發讀者思考人生價值觀,並提供對年輕世代的建議。
Thumbnail
今天無意識刷到這部影片,想跟大家分享,近年來,中國社會中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躺平」或「擺爛」,這種現象反映了當前年輕人面臨的種種挑戰與壓力。這些挑戰與壓力源於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社會階層固化、競爭激烈的職場環境、以及財務自由的困難。對於許多人來說,35歲這個年齡似乎成為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現代年輕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以一個真實的故事作為引子。年輕一代注重工作意義、追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喜歡嘗試新事物、擅於運用科技,並重視自我實現。提醒讀者不要用老一輩的標準去衡量年輕人,並提出建議如何尊重、支持和激發年輕人的潛力。
小弟近日工作,聽見一席話,大意節錄如下:   「我認為,現代的年輕人實在抵不住壓力。以前我們工作,不吃飯也無所謂;現在的年輕人,不吃飯好像會死一樣,巴不得馬上吃飯,時間一到就下班。   ……現在我們許多年輕人自殺,大抵也是如此。在我們的年代,哪有這麼多人自殺?個個都是沒天沒夜地拼……
Thumbnail
與年輕的一代相處總能帶給我許多感觸,眼眸取下塵封的舊書,看見許多章節,原本以為那些回憶字句都是不變的,但卻驚覺感觸落差極大,更多神采奕奕的眼神中的反射能再次檢視自己與許多人的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