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惡的探索與指控——房慧真〈草莓與灰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0 分鐘
二○一六年,聯合副刊推出年度企劃─「劫難文學大教室」,分為納粹、赤柬、黑奴、盧安達篇,邀請作家書寫專欄,重新看待歷史,省思劫難。目的是用文學關懷社會,讓讀者能以此種方式參與重大事件,而非置身事外。本文為房慧真應聯合副刊邀請所撰寫的文章。
本文最初刊載於聯合副刊,詳細刻劃納粹德國統治階層的日常生活,藉以探索他們為人類帶來歷史劫難的深層原因,是一篇融合歷史與文學的紀實作品,曾獲得九歌出版社「一○五年度散文獎」。
納粹德國設立集中營、滅絕營,以拘禁猶太人為主,施以刑虐,逼迫從事艱苦勞役,乃至大規模集體屠殺。作者從加害者後代子孫的角度切入,細加描繪納粹統治階層與其親人日常溫馨甜蜜的情景,對比被害者苦難悲慘的境遇,引領讀者省思:那樣的人怎會犯下如此令人髮指的罪刑?「邪惡」的本質又是什麼?進一步透視加害者欠缺同理心、不能推己及人的內在心理,使讀者在反思歷史之餘,也洞悉人性,並觸發以人為本的情懷。
要讓普通人成為劊子手,首先要讓他們相信,要殺的不是人類,而是一隻可以踩在腳下的害蟲

要讓普通人成為劊子手,首先要讓他們相信,要殺的不是人類,而是一隻可以踩在腳下的害蟲


萊納.霍斯(Rainer Hoess)首度來到奧斯威辛(Auschwitz),在他四十八歲的那年,離過婚,有酗酒傾向,與家族決裂。四十八歲,比祖父在世多一年,祖父在四十七歲那年,在波蘭經審判後,在奧斯威辛上了絞刑臺。萊納還有祖母、父親、一個大伯、三個姑姑,他們都曾生活在奧斯威辛,最小的姑姑還在此出生,一家人在一九四五年離開後,都再也沒有踏足故居。萊納的祖父魯道夫.霍斯(Rudolf Hoess),是奧斯威辛擁有最高權力的指揮官,以高效率著稱,平均在一天「處理」七千人,深受蓋世太保長官海因里希.希姆萊(Heinrich Himmler)的賞識。

  萊納在十二歲之前,全然不知家族歷史,不曉得自己的姓氏有何特殊意義,他在寄宿學校就讀,食堂的廚師正是奧斯威辛的倖存者,廚師欺負他的同時,他撿起課本讀二戰史。霍斯家族相對其他幾個納粹魔頭的後代,諱莫如深得多,在萊納於二〇〇九年現身前,他們早已消失在公共視野之外。神隱得如此澈底,或許因為霍斯家族特別團結,絕口不對外人以及「後代」提起奧斯威辛,一個全然禁忌的名詞。

  家族的緊密,其來有自,在妻兒眼中,魯道夫是個愛家的好人,因為捨不得與家人分開,魯道夫攜家帶眷來到波蘭,安家落戶的地點,距離奧斯威辛的二號滅絕營比克瑙(Birkenau)不遠。魯道夫上任後不久,比克瑙兩個巨大的焚屍爐隨即啟用,日以繼夜「趕工」。煙囪距離霍斯家的別墅不遠,魯道夫處理完「公事」,馬上就能步行回家,迫不及待要抱抱五個孩子。

  指揮官的豪華別墅中,也調派來藍白條紋衣的囚犯以供使喚,日後這些倖存者回憶時,常提起魯道夫非常喜歡和孩子一起玩耍。前一秒踏進家門前,他還在指揮部下在毒氣室裡使用含有氰化物的殺蟲劑齊克隆B(Zyklon B),好大量且快速地殺死沒有勞動能力的孩童。也曾關押在此的法國思想家西蒙娜.薇依(Simone Veil)當時只有十六歲,她謊稱已經十八歲,才逃過一劫。十六歲,也僅僅比魯道夫的大兒子克勞斯(Klaus)大一歲而已,克勞斯喜歡拿彈弓射向囚犯,儘管還不到從軍年紀,但他非常寶愛希姆萊叔叔送給他的黨衛軍制服,上頭有SS兩個閃電符號。克勞斯後來移民澳洲,因酒精中毒而早逝。

  萊納在祖母家找到一個箱子,裡頭的相片記錄了霍斯一家在奧斯威辛的家居生活。廣大的庭院裡,有祖母的玫瑰花園,以及讓小孩戲水的游泳池,當然,花匠以及游泳池的挖鑿工人,都是集中營的囚犯。萊納的父親漢斯(Hans)當時正是四、五歲好動的年紀,有張照片是他坐在一臺幾可擬真的玩具飛機裡,當然,造飛機的還是囚犯們,機尾上還特別裝飾納粹的卐字標幟。

  庭院裡拍攝的照片,背後都有一堵牆。牆外的「那個世界」,偶爾會來幾個條紋人,來砌牆鋪瓦挖池塘,來幫忙母親照顧嬌弱的玫瑰花。孩子們如果注意一點,會發覺他們眼眶凹陷,瘦得根根肋骨凸顯。霍斯家的孩子頂多覺得他們怪異,孩子們會穿著條紋睡衣模仿囚犯,像個尋常的小遊戲,從來無從懷疑起,慈愛父親背後的那團黑暗。

第一段 : 從加害者後代萊納‧霍斯的角度切入,敘述奧斯威辛集中營指揮官魯道夫‧霍斯一家的日常生活。以映襯手法刻劃魯道夫‧霍斯家居時愛家愛子的一面,及其家人悠閒安逸的生活;對比集中營囚犯骨瘦如柴的處境。


奧斯威辛並不全然是個滅絕營,猶太人下火車後,可能到二號營比克瑙,進毒氣室,從下車到燒成一把灰燼,不過三十分鐘;也可能到隸屬於法本化學公司的三號營,在此挖煤、拌水泥、生產橡膠,有時到指揮官家裡給王子公主們當馬騎,欽點進勞動營的並非得到豁免,只是死亡來得比較遲緩、漫長。

  在納粹體系裡,越高階者越不用(實質上)弄髒雙手。毒氣室裡的運屍人,由猶太人組成的「工作隊」執行。同樣由猶太人組成的還有「卡波」,有權虐打囚犯,處於囚犯和獄卒之間的灰色地帶。死亡集中營的中堅管理者是由五千名東歐的非猶太人組成的「特拉維尼基」(Trawniki),也需負責大量槍決囚犯,對於黨衛軍而言,這些都是髒活,他們只需要站在遠端遙控特拉維尼基。有些特拉維尼基本身就憎恨猶太人。追捕初期,藏匿於森林裡的猶太人,通常都由波蘭人舉報。

第二段 : 描繪集中營內囚犯做苦工、被毒殺,而領導者保持優雅潔淨的情景。描述囚犯做盡苦役、飽受死亡威脅,而高階管理者雖進行血腥屠殺卻無須弄髒雙手的諷刺情景。


和骯髒活離得最遠,身處「最終解決方案」決策頂端的希姆萊,外型全然不是想像中的大魔頭。他長年有腸胃毛病,個子不高,戴小圓眼鏡,為了看起來比較有男子氣概而蓄鬍。他曾在一次檢閱樹林裡大規模的屠殺後,因為場面過於血腥而昏厥過去。屠殺方式的「現代化」,從在林子裡射殺,改為關在卡車後車廂,接上排氣管,最後是毒氣室。希姆萊到奧斯威辛參觀愛將精心「設計」的成果,那時有一輛從荷蘭運來的列車,他仔細觀看了全部滅絕的過程,這一次他不反胃嘔吐了,滅絕速度上緊發條,從七月到十一月共有兩百萬人死亡。

  希姆萊需要時常出差「視察」集中營,不能把家人帶在身邊,他的妻子和獨生女,住在慕尼黑達豪集中營附近的一處湖畔莊園。希姆萊在加入納粹之前是持有證照的農藝師,曾經營養雞場,他的夢想是回到鄉村過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因此在這個僻靜的莊園裡,除了有私家碼頭,還種植蔬果、飼養許多家禽家畜,過剩的水果由妻子瑪佳拿來熬製果醬。

  需要採買時瑪佳就會到達豪集中營,裡頭有糧食研究中心、水產養殖場,充分顯現希姆萊的興趣所在,甚至連化妝品工廠都有。瑪佳在這裡買做菜用的香料,她不會知道的是,集中營的囚犯必須把沼澤的水抽光,好建造種植香草的溫室、現代化的風乾房、磨坊,成千上萬的囚犯在此勞累至死。戰爭時空襲頻繁,希姆萊讓達豪的囚犯來到湖畔莊園建造碉堡,囚犯從事重勞力工作,卻只有回到營區時,才能吃到稀薄的食物。監工者是瑪佳,她時常跟希姆萊的部下抱怨工人效率不佳。

  屠殺、空襲、滅絕……皆鮮少影響到這田園間的牧歌。雖然少了丈夫的陪伴,但在食品短缺的戰爭時期,瑪佳經常收到希姆萊寄來的大小包裹:元首(希特勒)給的咖啡豆、紅酒、鵝肝醬、干邑浸蠶豆、女兒愛吃的螃蟹、吃不完的巧克力、水果塔、小杏仁餅、蜂蜜糕點……也有精神食糧,希姆萊常寄書報雜誌回來,他不是不讀書的人,正如許多納粹是古典音樂愛好者,當然,他早已讀過我的奮鬥。

第三段 : 敘述納粹魔頭希姆萊的居家生活對比大屠殺的殘酷行徑。工筆刻劃希姆萊平凡的外表、恬靜的田園夢想與疼愛妻女的面貌,令人難以想像他是大屠殺慘劇的主謀。


在另一個平行世界裡,關押在奧斯威辛的化學家普里莫.李維,飢餓像頭獸,從空洞的胃底,撲向他的喉頭。他只能在實驗室裡吞食甘油,吞食氧化許多石蠟而來的脂肪酸,他用電熱板烤藥用棉花,催眠自己這是烙餅,有焦糖味道。「那種飢餓和普通人錯過一餐會有下一餐的感覺完全不一樣,那是一種深入骨髓的慾求,全面控制我們的行動。吃,找吃的,是第一要事,遠在其後的,才是生存的其他事,更後更遠的,才是對家庭的回憶和對死亡的恐懼。」

  在各種節日裡,希姆萊也沒少寄過禮物,一九四四年十二月,戰事尾聲,拘捕而來的猶太人差不多殺光了,先不論猶太人的處境,德國一般平民也苦於空襲與物資短缺,希姆萊寄回家的聖誕禮物有:斑羚毛皮、貂皮大衣、金手鐲、銀托盤、琥珀戒指、藍色手提包等。物品的主人,大多進了毒氣室。瑪佳披掛穿戴一身的,是遺物,而非禮物。

  出差時,希姆萊也不忘隨手捎回禮物,一九四二年惡名昭彰的萬湖會議後,他到荷蘭和當地政權合作驅逐猶太人。火車載送安妮.法蘭克們到奧斯威辛,希姆萊則是搭乘飛機回到慕尼黑,帶了一百五十朵鬱金香回家,給妻子驚喜。下一次到芬蘭出差時,他帶回來給女兒的是北歐風的洋娃娃,當然,遣送北歐猶太人也雙軌進行中。

第四段 : 以普里莫‧李維在集中營裡挨餓受虐的處境,對比希姆萊一家充裕奢華的物質生活。舉普里莫‧李維為例,呈現集中營裡慘無人道的凌虐手段,與希姆萊給予妻女優渥的物質享受相互映襯。


慈愛與罪愆,有如電影教父的經典一幕,正式接班的年輕教父,在教堂為新生兒受洗的同時,頻頻跳接的是趕盡殺絕的畫面。希姆萊一家戰爭時期的蒙太奇表現手法如下:

  一九四一年六月,希姆萊短暫回家和女兒相聚,陪她划船、騎馬,還寫給她一張卡片:「生活裡要永遠正直、成熟、善良。」不到一個禮拜之後,他到東歐出差,在猶太人占半數人口的比亞維斯托克(Bialystock),納粹士兵將兩千多名猶太人關進一間猶太教堂,鎖上鐵鍊,放火將他們活活燒死。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滅絕的「收官」階段,升任內政部長的希姆萊指示,連勞動營的猶太人也不能放過,是謂「豐收節大屠殺」。在同時,女兒的日記裡提到,爸爸媽媽又在附近買了一大片花園,「囚犯」們先來整理,湖邊的莊園也翻修一番,走廊更加明亮,房間更加寬敞。「也許我們在薩爾茲堡會有一棟房子,是的,一旦和平降臨。」

  一九二八年希姆萊與瑪佳結婚時,他給妻子的誓詞是:「在我們的家,我們的城堡,我們將遠離所有的骯髒。」

第五段 : 將希姆萊美好純淨的家居生活,與納粹大規模血腥屠殺的場景相互拼貼。採用電影蒙太奇般的手法,拼貼納粹加速屠殺、趕盡殺絕的畫面,與希姆萊一家安逸美好、期待和平的生活場景。

 萊納.霍斯,霍斯家的第三代終於來到奧斯威辛,參觀不對外開放的故居。他想起祖母曾說,以前在院子裡採草莓,一定要洗得很乾淨。祖母沒多說,現在他知道了,甜美的草莓上頭,恆常附著一層煙灰。

  草莓上的灰燼,從天而降,從焚化爐的煙囪吐出,從毒氣室的屍體到焚化爐,從脫光衣服到毒氣室,從下火車到脫光衣服,從八天七夜無法動彈滴水未進乾渴至極到被趕上火車,從猶太隔離區到上火車,從好心鄰居書櫃後頭暗門的藏匿到隔離區……依照能量守恆定律,從煙灰到血肉骨架心跳呼吸,最後回到,一個完整的人。

第六段:以草莓與灰燼的象徵作結。以草莓的潔淨、高雅、甜美,對比灰燼的髒汙、卑賤、死亡,不加評論而批判之意自顯。文末以電影高速倒帶的方式,將灰燼還原為人,寄託以人為本的人道關懷。


  • 閱讀提問Q1

本文從何人的視角展開敘事?如此寫作的用意是什麼?

→答:文從加害者後代萊納‧霍斯的視角展開敘事。其用意在呈現加害者日常生活的一面,告訴讀者邪惡有其平凡的一面,並沒有離人們很遠。

  • 閱讀提問Q2
    「庭院裡拍攝的照片,背後都有一堵牆」,「牆」在文中具有什麼象徵意義?

→答:「牆」象徵隔閡,隔開了加害者與被害者的世界,兩者彷彿毫不相干,而形成強烈對比。

  • 閱讀提問Q3

「越高階者越不用(實質上)弄髒雙手」,作者如此描寫,想凸顯的是什麼?

→答:看似潔淨、高貴的納粹領導者,背後充滿了血腥、髒汙,卻無須弄髒雙手,更凸顯出其罪惡深重。作者以此描寫寄寓深刻的諷刺之意。

  • 閱讀提問Q4

作者將希姆萊的生活與納粹屠殺的行徑並列在一起,這種手法有甚麼閱讀效果?

→答:將許多畫面拼貼在一起,以產生對比、暗示、聯想的作用。

補注 : 這種拼貼的方法,在電影運用上稱做「蒙太奇」。蒙太奇的手法大致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敘事蒙太奇,以推動情節、展示事件為目的,會按照情節發展的時序、邏輯及因果關係,來組合鏡頭與場面,引導觀眾理解劇情,是電影中最常用的敘述方法。交叉剪接、平行剪接、一般連戲上的剪接都屬於敘事蒙太奇。
另一種是表現蒙太奇。表現蒙太奇以加強藝術表現和情緒感染力為主旨。透過鏡頭相接時在形式或內容上相互對照、衝擊,從而產生一種單獨鏡頭本身不具有的、或更為豐富的涵義,是電影中極具創造力的表現手段。
  • 閱讀提問Q5

魯道夫‧霍斯、海因里希‧希姆萊對家人皆十分慈愛,另方面卻又毫不猶豫地執行屠殺任務,造成「慈愛與罪愆」這種極端差異的原因是什麼?

→答:無法推己及人,無法將心比心。對家人的關愛無法轉化為對人群的大愛,釀成他們的罪惡。或者,他們根本沒有把受害者當作人,看待人群時充滿偏見與歧視。這份偏見與歧視,是邪惡的源頭,也塑造了人類歷史上惡名昭彰的「大魔頭」。

  • 閱讀提問Q6

本文題名為「草莓與灰燼」,請從文章中「草莓」與「灰燼」的象徵意涵與對比關係,推論並說明作者的命題用意。

→答:人類社會中,時常以純淨/骯髒的二元劃分,製造出一條界線,劃分「我們」與「他們」。對於「我們」這一群體,投射純淨、高等、優越的想像;而將「他們」視為汙穢、低等、卑劣的一群。但這樣的劃分,也孕生隔閡與歧視,助長優勢族群對弱勢族群的排斥與壓迫。本文題名「草莓與灰燼」,象徵純淨/骯髒的二元劃分。納粹統治階層屬於「草莓」的一方,過著純淨、甜美、高雅的生活;而集中營的囚徒屬於「灰燼」的一方,被視為髒汙、微不足道,且充滿死亡陰影的。納粹統治階層築起一道森嚴的界線,區隔出純淨與骯髒的世界。這道界線也阻絕了同理心的產生。所以魯道夫‧霍斯愛家愛子,卻又屠殺集中營囚徒;海因里希.希姆萊愛護妻女,卻又加速屠殺的進行。對他們而言,歸屬於「骯髒」的那群人會破壞、玷汙「純淨」的世界,不值得擁有愛與憐憫。這樣的歧視使他們恣意凌虐「非我族類」之人而毫無歉疚,對自己的殘忍行徑視而不見,最後助長邪惡的滋生,帶來人類史上的巨大悲劇。

  • 閱讀提問Q7

本文以納粹大屠殺為背景,大部分篇幅具體描述了魯道夫.霍斯、海因里希.希姆萊等加害者的日常生活,這些描述如何引導、啟發讀者的閱讀感受與思維?

→答:形成強烈的諷刺與反差感:作者不直接敘寫猶太人遭受的酷刑和折磨,而是從加害者的日常生活角度觀看相同的時代環境,寫出納粹劊子手最平凡、居家的一面,這個手法也形成強烈的諷刺與反差感:這些人可以是在工作中殺人不眨眼的魔頭,同時也是愛護妻兒、照顧家人的好人。

同時,引導讀者思考「平庸的邪惡」:納粹的家庭教育和特權,使年幼的兒女不解猶太人的無辜,模仿父母將之視為奇怪、低賤的奴僕。可怕的是,從父母到孩童,均對猶太人的迫害麻木不仁,毫無懷疑。這種習以為常的平凡感,告訴讀者邪惡離我們並不遙遠,甚至可能出現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使人發自內心自我警惕。


全文賞析

本文融合歷史、文學、紀實元素,回顧過去德國 納粹歷史,以屠殺猶太人的加害者日常為主軸,啟發讀者從歷史事件到人性善惡的思索。其內容與寫作特色如下:

一、描述加害者日常,呈現平庸的邪惡:

文中以大量篇幅描寫屠殺猶太人的納粹軍官魯道夫.霍斯、海因里希.希姆萊的日常生活面貌,二人在家庭中身為好丈夫、好父親,甚至有祥和、無法忍受血腥的一面,然而在工作時卻屠殺大量猶太人。以此警醒讀者:邪惡並非少數特例,可能出現在任何一個平凡人身上。

二、善用象徵與對比,凸顯矛盾與諷刺:

本文題名「草莓與灰燼」,分別象徵殘忍高貴的納粹階級與悲慘低下的猶太族群,極具諷刺意味。文中更極力呈現納粹加害者慈愛與罪愆的兩面性,彰顯人性的矛盾,揭示不假思索、盲從命令的可怕後果。最後,文中對比年齡相近的納粹、猶太少年少女,以及海因里希.希姆萊和猶太化學家普里莫.李維的生活側寫,營造高度反差,凸顯歷史事件的悲哀。

三、以電影運鏡手法敘事,營造流動感:

本文作者善用視角切換與蒙太奇的電影表現手法,呈現納粹與猶太人生活面貌的高度落差,增添情緒張力。末段則以影片高速倒帶般的敘述手法,將灰燼還原為「一個完整的人」,營造超現實感的動態畫面。


表現手法

房慧真的作品具有電影化的敘事、微物細節的累加等特質,在這篇紀實作品中也融入了此種手法。

1.蒙太奇的敘事手法

蒙太奇是一種電影藝術的表現手法,將許多鏡頭加以拼接,透過畫面相互對照、衝擊,以及場景段落的轉換,產生連貫、呼應、對比、暗示、聯想等作用,以此推進事件的開展。

例如,文中敘述曾關押在奧斯威辛的西蒙娜‧薇依,謊稱十八歲才未遭殺害。接著便提到魯道夫的大兒子克勞斯,比薇依小一歲,喜歡拿彈弓射囚犯,寶愛希姆萊送的黨衛軍制服。兩種截然相反的畫面拼貼在一起,形成呼應與對比,凸顯納粹統治階層與囚徒的處境如天壤之別。又如敘述希姆萊常贈送各種奢華的禮物、美食給妻女時,場景隨即跳接到集中營裡備受飢餓折磨的普里莫‧李維。當希姆萊回家和女兒相聚,陪她划船、騎馬時,下一個畫面是猶太教堂關押的兩千多名猶太人被活活燒死。慈愛與罪愆的對比畫面不斷拼貼組合,相互對照、衝擊,逼使讀者產生強烈質疑:對家人如此慈愛的人,怎會犯下冷血的大屠殺罪行?魯道夫和希姆萊心中的那份慈愛,何以不能擴及其他人身上?

傳統文學作品的敘事離不開時間、空間與因果關係,情節的推進具有時間順序、空間的遞進或者依據事件的關連性來鋪展。本文大量運用蒙太奇的手法,跳脫時間、空間與因果關係的限制,拼貼各種發生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場景,段落與段落的銜接不必然依據因果關係,而創造更多可能性,不只讓讀者了解歷史事件,更引領我們思考大屠殺發生的根本原因、邪惡的本質為何等深層問題。

2.微物細節的刻劃

房慧真說:「每個人背後就是一個微型世界。」而作家透過細節的捕捉,試圖勾勒此一微型世界。作家金宇澄也說:「有好的細節就能出現好作品,細節是寫作的發動機。」

在本文中,作者藉由眾多細節的描寫,塑造人物的真實感,並刻劃出納粹統治階層與集中營囚徒二個世界的劇烈差距。

例如描寫希姆萊時,提到他有腸胃病,個子不高,戴小圓眼鏡,蓄鬍,曾在檢閱樹林中的大屠殺後昏厥過去。這些細節將希姆萊的樣貌活生生地呈現在讀者面前,並勾勒出一種平凡的形象,呼應「平凡的邪惡」這一主題。

在描繪屬於「草莓」一方的霍斯家族時,提到豪華別墅、玫瑰花園、游泳池,年長者栽花植草,小孩快樂遊戲;而希姆萊則擁有湖畔莊園、私家碼頭、栽植香草的溫室、現代化的風乾房與磨坊,家人享用著咖啡、紅酒、鵝肝醬、螃蟹、水果塔、蜂蜜糕點,聖誕節則有斑羚毛皮、貂皮大衣、金手鐲、銀托盤、琥珀戒指、藍色手提包等禮物。然而屬於「灰燼」一方的集中營囚徒,遭受奴役,做盡苦力,失去自由,時時承受深沉的飢餓感,甚至被送進毒氣室,化成焚屍爐飄散出的煙灰。種種細節砌成了二個截然不同的世界,突出其間巨大的隔閡與差距,並藉以彰顯加害者的罪愆與邪惡的起源。

Quentin Jerome Tarantino : 惡棍特工劇照

Quentin Jerome Tarantino : 惡棍特工劇照






avatar-img
0會員
2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平裝版作家 的其他內容
本文選自《午後書房》。林文月在母親過世後整理遺物,發現母親遺留的白髮,以及盒中的臍帶,因而睹物思人,既感念親恩,也領悟到生命傳承的道理。本文兼具抒情與記敘交融、今昔對比、時空轉換等特色。閱讀本文,頗能觸發我們追尋自我生命歷程,體會家庭傳承的深刻意義。 一 害怕整理梳妝檯的抽屜,大
魯迅繼〈狂人日記〉、〈孔乙己〉之後,在一九一九年四月的《新青年》第六卷第五號上發表了短篇小說〈藥〉。魯迅自承想利用小說的力量改良社會:「我的取材,多採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 在這篇〈藥〉中,魯迅揭示的迷信與冷漠,時至今日,仍值得我們反思與討論。 一
本文選自《午後書房》。林文月在母親過世後整理遺物,發現母親遺留的白髮,以及盒中的臍帶,因而睹物思人,既感念親恩,也領悟到生命傳承的道理。本文兼具抒情與記敘交融、今昔對比、時空轉換等特色。閱讀本文,頗能觸發我們追尋自我生命歷程,體會家庭傳承的深刻意義。 一 害怕整理梳妝檯的抽屜,大
魯迅繼〈狂人日記〉、〈孔乙己〉之後,在一九一九年四月的《新青年》第六卷第五號上發表了短篇小說〈藥〉。魯迅自承想利用小說的力量改良社會:「我的取材,多採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 在這篇〈藥〉中,魯迅揭示的迷信與冷漠,時至今日,仍值得我們反思與討論。 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些犯下殺害手無寸鐵的巴勒斯坦平民的士兵,在他們百年之後,何有顏面面對曾經死在德國集中營的先祖:我們的犧牲為你們博得全世界的同情與幫助,經歷兩千年的顛沛流離,終得以完成建國的心願,你們卻和納粹一樣,犯下連禽獸都不如的罪行。
Thumbnail
本文抨擊某方人士的"加薩人道危機"乃認知戰說,將之歸類於納粹餘孽的“猶太大屠殺否認說”、日本右翼的“南京大虐殺の虚構”論、土耳其民族主義者的"亞美尼亞人大屠乃謊言"說。無人能捏造出加薩正在發生人道危機,是以色列將反戰、反殖民、反強凌弱等人道主義抗議都說成"全球反猶陰謀",才催生了這個全球性反以陣線。
Thumbnail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二战时期,生活在纳粹德国是种什么样的感觉?让我们从纳粹的希特勒青年团成员汉斯·万宁格的视角来看一下。   希特勒青年团是纳粹掌控德国时的一个众多组织之一。这个组织的目标是让14岁到18岁之间的青少年变得更加激进以及对希特勒保持狂热的忠诚。随时为纳粹政府做好全
在談論到納粹德國與其犯下的罪行時,巴黎的佔領時期幾乎不像是我們對於殘酷戰爭的想像,尤其納粹與殘忍、屠殺、蓋世太保之間的等號,西歐文明中心之一的法國首都的陷落,竟毫不血腥與壯烈,反倒令歷史的眼光尷尬。作為讀者、並非專業史學背景者,可以透過閱讀本書將此「無事」當作「真正的事件」,並且需要不亞於其他事件的
Thumbnail
  朋友们好,在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当时德军内部,大部分士兵已经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这次战争的胜利机会,将会越来越渺茫。出于对自身性命的考虑,有不少士兵纷纷为了自保选择装病,而一些胆小害怕的军官,则开始选择暗中逃避。那么纳粹高层是如何应对这一情况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关于这些事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的万湖会议究竟都讨论了关于犹太人的哪些细节内容。这次的会议,其中讨论得比较多的就是对犹太人进行移送的方法,以及如何处理“混血儿”。最关键一点是,在这次会议之后,落实了有系统的犹太大屠杀。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在1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 跟各位談論有二戰頭號戰犯之稱的「阿道夫·希特勒」,內容嘗試以他所牽引出的納粹美學、納粹精神...等來分析「圖符之於歷史意義與影響的延伸探討」,試著討論除了他對猶太人進行的屠殺之外,還有對世人帶來的其他影響...。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入侵苏联以后,在苏联的被占领区都做出过哪些暴力行动?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在德军对苏联发动入侵的次年,1942年1月6日,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莫斯科谴责德国人在苏联被占领区的暴行,仅在乌克兰基辅就有52000人被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聊一聊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终是如何意识到了,进攻苏联是一个不明智的决策。要说这个原因的话那是有很多种的,今天我们来聊一个不太容易出现在公众面前却又是一个同样至关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德军的情报机构阿勃维尔的问题。说到德军情报机构,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些犯下殺害手無寸鐵的巴勒斯坦平民的士兵,在他們百年之後,何有顏面面對曾經死在德國集中營的先祖:我們的犧牲為你們博得全世界的同情與幫助,經歷兩千年的顛沛流離,終得以完成建國的心願,你們卻和納粹一樣,犯下連禽獸都不如的罪行。
Thumbnail
本文抨擊某方人士的"加薩人道危機"乃認知戰說,將之歸類於納粹餘孽的“猶太大屠殺否認說”、日本右翼的“南京大虐殺の虚構”論、土耳其民族主義者的"亞美尼亞人大屠乃謊言"說。無人能捏造出加薩正在發生人道危機,是以色列將反戰、反殖民、反強凌弱等人道主義抗議都說成"全球反猶陰謀",才催生了這個全球性反以陣線。
Thumbnail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二战时期,生活在纳粹德国是种什么样的感觉?让我们从纳粹的希特勒青年团成员汉斯·万宁格的视角来看一下。   希特勒青年团是纳粹掌控德国时的一个众多组织之一。这个组织的目标是让14岁到18岁之间的青少年变得更加激进以及对希特勒保持狂热的忠诚。随时为纳粹政府做好全
在談論到納粹德國與其犯下的罪行時,巴黎的佔領時期幾乎不像是我們對於殘酷戰爭的想像,尤其納粹與殘忍、屠殺、蓋世太保之間的等號,西歐文明中心之一的法國首都的陷落,竟毫不血腥與壯烈,反倒令歷史的眼光尷尬。作為讀者、並非專業史學背景者,可以透過閱讀本書將此「無事」當作「真正的事件」,並且需要不亞於其他事件的
Thumbnail
  朋友们好,在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当时德军内部,大部分士兵已经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这次战争的胜利机会,将会越来越渺茫。出于对自身性命的考虑,有不少士兵纷纷为了自保选择装病,而一些胆小害怕的军官,则开始选择暗中逃避。那么纳粹高层是如何应对这一情况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关于这些事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的万湖会议究竟都讨论了关于犹太人的哪些细节内容。这次的会议,其中讨论得比较多的就是对犹太人进行移送的方法,以及如何处理“混血儿”。最关键一点是,在这次会议之后,落实了有系统的犹太大屠杀。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在1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 跟各位談論有二戰頭號戰犯之稱的「阿道夫·希特勒」,內容嘗試以他所牽引出的納粹美學、納粹精神...等來分析「圖符之於歷史意義與影響的延伸探討」,試著討論除了他對猶太人進行的屠殺之外,還有對世人帶來的其他影響...。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入侵苏联以后,在苏联的被占领区都做出过哪些暴力行动?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在德军对苏联发动入侵的次年,1942年1月6日,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莫斯科谴责德国人在苏联被占领区的暴行,仅在乌克兰基辅就有52000人被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聊一聊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终是如何意识到了,进攻苏联是一个不明智的决策。要说这个原因的话那是有很多种的,今天我们来聊一个不太容易出现在公众面前却又是一个同样至关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德军的情报机构阿勃维尔的问题。说到德军情报机构,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