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皆知:理財不是數學,是心理學與哲學。
大家多久結算自己的資產呢?一個月?半年?一年?
我猜大部分人應該是月結吧?因為一般上班族領月薪,所有生活各類開銷也都是月結,自然地以月為單位的看待資產,身為前社畜小姐兼資深月光仙子也是,月初皇帝月底乞丐是日常,如今登出職場(晉升仙姑?)的我,目前多是一季結算一次,對比月結,一年結12次,至少減少了8次的資產結帳(莫名焦慮)症候群。
不想太多金錢的煩擾,原本設定半年才結算一次,但深知自己太隨性,失控旅行的機率很高,所以改為一季一結,前幾天看到記帳的app顯示,2024年支出高達130萬多(夫妻2人+貓),今年還沒過完呢~,比以往幾年多出20幾萬,天吶?!這是要坐吃山空的節奏嗎?
然而…我還是忍住了結算資產的衝動,既然已經決定以季為單位,就不管了,12月底再來面對吧,反正錢已經花了,再擔憂沒用,我與老公開始討論如果資產真降到預設的低水位警戒線,就去打工補貼生活費,但要找什麼樣的打工呢?
「去百貨公司賣露營用品!」他說
「我去隔壁櫃賣女裝好了。」
「偶爾去送快遞也不錯~」
「花店當店員也很棒!」
「那我去書店更好,還能看書。」
「你太天真了!大原扁理就是當書店店員很辛苦的耶~」
為什麼不想依賴過去職場的經驗而接個案子來賺錢呢?可能一週的工作時間就能賺到一個月打工的薪水。
「不-想-再-做-廣-告-了!」我們一致說出。
勞力比起勞心好一點,又或者對寫商業案已厭到極點。
討論了許多打工的方法後,對資產的小擔憂竟也煙消雲散,就算今年支出超標,但買到很多風景與體驗更值,就算月底結算不盡人意,大不了去住家附近小旅行、大不了去打打工流流汗,賺到生活費即可,日子一樣很愜意。
對資產的理想狀態也很簡單,不求增長多少,或是幾年翻幾倍,保持平衡就是最好的狀態,因為我已經買到最好的東西了,那就是自由的生活。
當然有人會說,一直打平也不是辦法,通膨會吃掉錢的現值,未來錢只會愈來愈薄,但我覺得擁有自我的時間同等重要,時間帶來的複利,不只錢而已,喜悅與美好的回憶同樣也會複利。
把時間放在追求資產增長多少的目標,相對的也要付出更多的心力,副作用也許會愈來愈焦慮,更失去體驗新事物的機會成本。
我常看很多理財類的網紅討論著年度目標是獲利要多少、或是投報率要幾趴?哪怕那些錢讓我懷疑他這生真的用的完嗎?哪怕我懷疑人生剩下的時間有辦法看完世界的各個地方嗎?能看夠有趣的人與書嗎?能玩遍沒經歷過的事與物嗎?在對這世界說再見時,能覺得活夠了,活值了,然後靜心地好好道別嗎?
我不想為了除了自由以外的東西再耗費心力,我曾想過若今天即便資產翻倍或意外中樂透,大概也過著跟現在差不多的生活,算是錦上添花,大概只會多一間小窩、旅行升級商務艙、隨性地去更多國家...等等,因為現在的生活已經是理想狀態了。
而我只想把時間放在喜歡的生活上,比起資產翻倍,我更想讓喜悅複利。
*年底再分享不上班即將滿四年,到底最後總資產還是保持不變?還是有成長?又或要去打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