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冠狀動脈生理學領域取得了顯著的進展,為冠狀動脈疾病 (CAD) 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更精確的依據。本摘要將重點介紹冠狀動脈生理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未來發展趨勢。
🟢 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分數 (FFRCT):FFRCT 是一種無創的冠狀動脈生理學評估工具,其敏感性和特異性優於大多數壓力測試,可以有效識別具有功能性狹窄的冠狀動脈病變。
🟢 導線生理學評估:導線生理學評估包括靜態血流儲備分數 (IFR) 和高血流儲備分數 (FFR),是冠狀動脈生理學評估的金標準。當病變嚴重程度與靜息比率之間存在較大差異時,FFR 是主要的決策依據。
🟢 血管造影衍生 FFR:血管造影衍生 FFR 是一種基於血管造影圖像計算 FFR 的技術,其與導線 FFR 的相關性約為 85%。預計該技術將在未來五年內成為主流。
🟢 冠狀動脈微血管疾病評估:冠狀動脈微血管疾病評估包括絕對血流量、團注血流量、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微血管阻力指數 等。其中,微血管阻力儲備比 (MRR) 是一種新的指標,它是將 CFR 標準化為 FFR 後的結果,可以更準確地評估微血管阻力。
🟢 FAME 3 試驗的後續研究:FAME 3 試驗的三年追蹤結果顯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 (PCI) 的效果並不優於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 (CABG)。然而,該試驗並非 FFR 的試驗,而是 PCI 與 CABG 的比較。
🟢 FFR 與影像學檢查的比較:FFR 與光學相干斷層掃描 (OCT) 和血管內超聲 (IVUS) 等影像學檢查的比較研究顯示,FFR 在評估冠狀動脈病變嚴重程度方面具有優勢。
🟢 壓力回撤梯度 (PPG):PPG 是一種新的冠狀動脈生理學指標,可以量化沿血管從遠端到近端的壓力回撤。高 PPG 值 表示病變集中,低 PPG 值 表示病變彌漫。PPG 可以幫助我們更全面地了解冠狀動脈病變的分布和程度。
🟢 基於血管造影的生理學評估:基於血管造影的生理學評估技術,例如血管造影衍生 FFR,可以無需使用導線即可評估冠狀動脈生理學。預計該技術將在臨床實踐中得到廣泛應用。
🟢 OCT 技術的進步:OCT 技術的進步,例如更薄、更快的 OCT 系統,以及使用生理鹽水成像的能力,為冠狀動脈成像提供了更清晰的圖像和更少的造影劑使用。
🟢 多模態成像:將 OCT 和 IVUS 等成像技術與其他模態(例如螢光壽命成像、光聲成像、近紅外螢光和近紅外光譜)相結合,可以提供更全面的冠狀動脈病變信息。
🟢 缺血性心臟病的診斷:通過結合冠狀動脈造影、冠狀動脈功能測試和血管痙攣激發試驗,可以更準確地診斷不同類型的缺血性心臟病。
冠狀動脈生理學領域的發展方興未艾,預計未來將出現更多新的技術和指標,為 CAD 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更精確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