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陳致瑋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作為企業經營的重要基石,長期以來被視為公司能否實現永續經營的關鍵要素之一。在近年來的ESG(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熱潮中,公司治理作為"G"的範疇,往往未獲得應有的重視。大多數企業與公眾聚焦於碳排放管理、資源效率提升等環境議題(E),以及社會責任(S)的部分,例如勞工權益與多元平等,卻忽略了治理(G)對於支撐整體ESG框架的核心地位。
我從2018年開始就致力於推動企業治理並且發動組織經營的行動綱領,近年更結合ESG,將公司治理納入組織經營的核心基礎架構中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影響企業永續經營,並提供專業建議,協助企業在治理層面提升績效,建立當責文化(Accountability Culture),最終實現長期的競爭力與社會價值。以下是我在企業無論大小規模,所推動的主要行動綱領:
一、公司治理的定義與核心價值
公司治理指的是企業內部制度與流程的設計與運行,旨在確保董事會、管理層與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權責分工清晰透明。良好的公司治理不僅限於遵守法律規範,還包含建立以下核心價值:
- 透明性(Transparency):向股東及其他利益相關者提供清晰且準確的資訊。
- 問責性(Accountability):管理層與董事會對其決策負責。
- 公平性(Fairness):確保所有股東,尤其是小股東的權益得到保障。
- 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建立長期發展的政策與策略。
這些核心價值共同構成了企業穩健運行的基礎,並降低內外部風險,例如舞弊、腐敗或其他商業不當行為。
二、公司治理在ESG中的角色
在ESG框架中,公司治理是支撐環境(E)與社會(S)成效的關鍵要素:
- 管理ESG整體策略 公司治理負責制定與執行符合永續發展的ESG策略,包含資源分配、風險管控與績效指標的設定。例如,董事會應設立專責的ESG委員會,以監督企業的永續發展方向是否與全球趨勢一致。
- 加強數據揭露與透明性 在ESG報告的要求日益提高下,治理機制確保企業能夠系統化地蒐集與披露相關數據。例如,環境影響的數據(如碳排放量)和社會責任(如員工多元化比例)需由治理機制提供可靠驗證,確保數據的真實性與一致性。
- 建立當責文化 當責文化是良好公司治理的核心。從高層管理人員到基層員工,每個人都需對其行為與決策承擔責任。這種文化不僅有助於減少法律與聲譽風險,也能提升員工士氣與企業形象。
三、公司治理不足的潛在風險
如果公司治理未能得到重視,企業可能面臨以下風險:
- 法規違反與財務損失 不健全的治理可能導致內控漏洞,增加違反法律的可能性,例如財務造假、貪污或內幕交易,最終影響公司價值與市場信心。
- ESG績效無法提升 如果治理層面薄弱,企業可能無法有效執行環境或社會方面的策略,導致ESG整體評級下降,進而影響投資者信心。
- 聲譽風險 在全球消費者與投資者越來越重視ESG的趨勢下,公司治理不足可能導致負面輿論,甚至成為競爭對手攻擊的弱點。
四、強化公司治理的建議與實踐
為避免上述風險並提升治理能力,以下是專業建議:
- 建立治理結構與政策
- 設立獨立且專業的董事會,包含具ESG經驗的成員。
- 制定明確的內控與風險管理政策,並確保其執行。
- 強化ESG責任架構
- 成立專責的ESG委員會或指定高層領導人負責ESG事務。
- 將ESG績效納入高管績效考核指標中,增加責任驅動。
- 提升透明度與數據管理能力
- 建立數據管理系統,確保ESG相關數據的即時性與可靠性。
- 持續發布清晰且完整的ESG報告,並接受第三方審核。
- 培養當責文化
- 通過員工培訓與內部宣導,讓全體成員理解公司治理的意義與責任。
- 設立舉報機制,讓員工與利益相關者能夠報告潛在問題。
- 與利益相關者對話
- 與投資者、供應商、員工等利益相關者建立長期對話機制,理解其期待並納入治理決策。
整體的未來展望與結語
在當前全球化與數位化的快速變遷中,公司治理不僅是企業內部管理的工具,更是提升市場競爭力與實現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尤其在ESG的框架下,治理(G)作為其他兩個範疇(E與S)的支撐,應得到更高的關注。
企業應從內部結構、文化建設與外部溝通著手,全面提升治理能力,為自身奠定穩固的永續基礎。唯有如此,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力,並為社會與環境創造持續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