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11 月 30 日修訂的《洗錢防制法》正式實施後,台灣虛擬貨幣市場進入了更嚴格的監管時代。高雄一名 30 歲的陳姓男子成為新法上路後首例被查獲的非法個人幣商案件。據警方調查,陳男自 2024 年 10 月起,透過虛擬貨幣相關社團張貼訊息,宣稱「換幣可以找我」,吸引買家進行私下交易。他主要銷售泰達幣(USDT),並與買家約定在高雄市內碰面,買家以現金支付後,陳男立即將相應數量的虛擬貨幣轉入對方指定的錢包。
在短短一個月內,陳男完成至少百筆交易,交易量高達 40 萬顆泰達幣,非法獲利約 80 萬元。警方於 2024 年 12 月 24 日採取行動,逮捕陳男,並查扣相關證物,包括電腦主機、手機、點鈔機及泰達幣等。
除了個人幣商外,警方也針對未登記的實體幣商工作室展開掃蕩行動。2025 年 1 月 2 日,警方在台北市成都路查獲一家名為「寓祐」的非法幣商工作室。該工作室以高於市價一成的價格出售泰達幣,採現金交易,並由店員聯絡上層完成虛擬貨幣的轉帳。
警方調查顯示,該工作室每月營業額超過 2 億元,非法獲利高達 2000 萬元。行動中,警方查扣多項相關證物,並將林姓、劉姓兩名店員依違法事實函送法辦。
根據金管會最新公布的《洗錢防制法》第六條第二項,提供虛擬資產服務的事業或人員,需完成登記並接受監管。其範疇包括以下活動:
目前,全台僅有 26 家業者完成虛擬資產服務業(VASP)登記,其餘未登記的個人幣商及幣商工作室均屬違法經營,依法可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併科新台幣 500 萬元以下罰金。
然而,對於「提供虛擬資產服務」的定義仍存在爭議。例如,若個人幫朋友代管或與親友買賣加密貨幣,是否也屬於虛擬資產服務?這樣的模糊空間可能導致錯誤判例與法律糾紛。有業者批評,立法者未能理解加密貨幣的核心目標是降低金融門檻,過度監管反而可能促使更多地下交易的出現。
台灣的虛擬貨幣市場正處於監管轉型期。自 2021 年金管會發布《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辦法》以來,業者已被要求進行客戶身份驗證(KYC)和可疑交易申報。然而,2024 年修訂的《洗錢防制法》進一步加強了監管力度,未登記的交易所可能面臨高達兩年有期徒刑的刑責,對中小型業者造成重大壓力。
金管會計劃於 2025 年提交虛擬資產管理專法草案,這將是台灣對虛擬貨幣市場最全面的立法嘗試。該專法可能包含資本適足性要求、風險管理規範等高門檻條件,進一步提高業者的合規成本。
業者擔心,境外平台不受台灣法規限制,卻能提供高收益方案吸引投資者,使本土業者在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此外,金管會將 VASP 登記制提前至 2024 年底上路,讓許多業者措手不及。一些業者表示,短時間內完成所有合規要求幾乎是不可能的。
非法地下幣商的活動不僅損害投資人的利益,也加深了社會對加密貨幣的負面印象。合法業者投入大量資源進行合規,但卻因地下活動的存在而受到拖累,成為市場的一大痛點。
儘管監管帶來諸多挑戰,但部分業界人士認為,清晰的監管框架能提高市場信任度,吸引機構投資者進場。灰色地帶的交易才是真正的風險,若能有明確的遊戲規則,或許對業者來說反而是好事。
然而,過度監管可能使市場失去活力,拖慢技術創新的腳步。自 2024 年以來,多起涉及虛擬貨幣的詐騙案曝光,已動搖一般投資人的信心。投資者擔憂,監管是否會壓縮市場空間,讓小型業者無法生存。
2024 年 6 月成立的「中華民國虛擬通貨商業同業公會」,已有 24 家加密貨幣公司加入,試圖透過自律提升市場規範。然而,公會的力量能否在官方的重手監管下發揮作用,仍有待觀察。
若金管會於今年6月的的虛擬資產專法順利通過,台灣將成為亞洲少數擁有完整虛擬資產法規的國家之一。然而,如何在保障投資人與促進創新之間取得平衡,仍是一大挑戰。對於台灣的虛擬貨幣市場而言,監管是一把雙面刃,既可能帶來市場信任與穩定,也可能壓縮創新空間,考驗著政府與業者的智慧。如何在合規與創新之間取得平衡,避免市場活力被過度壓縮,將是未來的關鍵課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