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版請點此:https://youtu.be/m5uEtuMEgMs
一輛北臺聯合醫院的接駁車抵達醫院,從字幕與畫外音的廣播新聞得知這是2003年4月24日的台北市。
夏正醫師把孩子的生日禮物裝進包包,準備下班,此時急診室突然打給他,說他們臨時接到了要轉院過來的病人,夏正不耐煩地要急診室告訴病人醫院沒床了;行政打來要夏正補病例,夏正敷衍地說晚上再給。安泰河護士攔住夏正,說他的病人金有中不舒服,夏正說金有中沒病,然後逕直走出、只想趕快下班,安泰河提醒夏正說交班時間還沒到,夏正說時間快到了,然後直接奔上計程車。
計程車上,司機給夏正一份雜誌,說雜誌上寫最近有一種叫SARS的肺炎從廣東進來台灣了。此時夏正接到電話,說有嚴重傷患要夏正緊急回去幫忙,因為病患啟動的時間是在夏正交班前,所以夏正只好再請司機送他回醫院。
計程車司機把夏正送回醫院後,夏正開始工作,沒想到夏正東西留在計程車上,計程車司機趕緊將夏正的東西送回醫院,順便借廁所。他大概想不到就這麼借個廁所,就即將讓他在醫院待14天了。
夏正手術告一段落就丟給別人收尾,然後在櫃台拿了他遺落的東西就要離開醫院,此時醫院突然拉下鐵門,還有警察拉起封鎖線。此時新聞報出:因為北臺醫院爆發院內集體感染,所以疾管局採取極端因應措施而將醫院封閉,人員只進不出,所有人都被關在醫院裡與病毒共處,不知未來是生是死……
以上是電影《疫起》的劇情開頭,有沒有覺得這場景很熟悉?沒錯!這部電影就是改編自2003年SARS侵襲台灣期間的和平醫院封院事件,電影裡把醫院名稱改成了北臺聯合醫院。
《疫起》上映於2023年4月14日,正值台灣covid-19疫情趨緩。首先我要說,這部電影的氣氛營造得非常好。電影的一開頭,就是一個穿著雨衣、口罩,全副武裝的人走在一棟大樓的連通道上,連通道的另一頭不知是什麼在等待著,壓迫驚悚的氛圍感瞬間拉滿。而醫療類劇情片中少不了的手術畫面也做得相當逼真,看得出美術設計與演員表演上的用心。
此外,《疫起》中的兩個角色設計很特別,就是劇中的純愛情侶檔:由曾敬樺飾演的安泰河護士,以及由項婕如飾演的李心妍實習住院醫師,「男護士女醫師」的組合,讓我們可以看到本劇嘗試打破醫護人員性別刻板印象。
雖然《疫起》有那麼些小閃光,但整部電影看下來,我是非常憤怒的,其中最令我感到憤怒的橋段,莫過於李心妍醫師跑到罷工醫護聚集的房間外敲打房門,痛罵罷工醫護不負責任,沒有為病人無私奉獻。導演在某次訪談中說這段劇情只是單純描述李醫師在沉重壓力下的主觀情緒失控,但是容我在這裡套一句很多人喜歡說的:「這是劇情片,不是紀錄片!」紀錄片很難控制他會拍到什麼、現實的劇情會如何走?但是劇情片可以。我們在這個喬段中,看到電影在可以控制劇情安排的情況下,讓李醫師理直氣壯地痛罵罷工醫護,而罷工醫護沒有做任何辯駁,帶頭罷工的護理師只是小聲說:「別出去,出去就輸了!」
好一個正義凜然與怯懦逃避死要面子的形象對比啊!於是粗暴的決策者就這麼隱形了。
如果在電影情節中,罷工醫護能在此時以任何方式表達他們決定罷工的立場和理由,平等地與痛罵他們的李醫師辯證,我可能不見得會這麼憤怒,但是,沒有!好似他們就只是一群膽小自私的人,沒有任何專業考量,所以活該被罵。
更糟糕的是,這段劇情還緊接安排在病患自殺之後,先不論導演自己怎麼看,但出來的效果是惡意滿滿,把病患死亡、輕生的原因全部都歸咎給醫護罷工,彷彿如果醫院出差錯、病患死亡,全部都是這些罷工醫護的錯,至於病毒的猖狂、決策者的失誤、政治人物的推諉塞責通通都不重要,所有責任都成功地推到罷工醫護身上。但是如果封院的政策本身就是有問題的,那麼用罷工表達意見就該被污名化嗎?
劇情後面甚至安排罷工護理師因悔悟而回歸工作團隊,努力工作不休息,還與李醫師相望。而前面提到的那位冷漠的夏正醫師呢?他從原本的冷漠醫師,在經歷疫情封院的洗禮後,也因為情境而變得熱血起來,最後不但放棄撤離機會,還在手術中為了看得更清楚而放棄防護裝置,然後在電話中悲劇英雄式地彷彿在與女兒訣別,也與安泰河護士相望了。
這種劇情不就是標準的「對醫護人員貼道德標籤」嗎?
導演還說這部電影不要仇恨,所以不提政治,因為片中如果出現任何一個政治人物,都會讓劇情走歪。但是去政治脈絡的結果,就是讓罷工醫護成了電影劇情裡的替罪羔羊。我相信電影製作團隊對該起事件做過很多功課,但是如果在做過很多田野與功課的情況下,卻還做了這樣的取捨與劇情安排,我只能說非常令人遺憾!
如果說《疫起》是一個架空的故事,那的確是個感人的、一群醫護人員在極端環境中一起成長的災難片,故事曲線工整漂亮,但是我們都明顯看得出來,這部電影指涉的就是和平醫院封院事件,既然有現實的指涉,就要負現實的責任,怎麼可能又要吃指涉現實的紅利,又對現實不負責任呢?
當年(2003年)北市府草率決策封院,封院期間沒有給足物資支持,幾乎等於直接放生和平醫院內多條人命,事後推諉塞責,懲處基層,污名化意見不同的醫護人員。2010年,曾於SARS疫情期間在和平醫院任職的醫師周經凱、林秉鴻、外包洗衣工童建榮、行政人員林正哲等,為他們在封院期間,被強制召回、集中隔離,衍生污名化等二度傷害,而向立委陳情,監察院於同年11月立案調查。國家人權委員會也於同年2月8日決議調查和平醫院封院事件造成的人權侵害,最後建議政府應該正視和平醫院被隔離者和家屬沒有受到公平對待的事實,釐清真相,並恢復名譽。而《疫起》卻還在對當初的醫護人員貼道德標籤。
而今政府在covid-19疫情期間,對抗疫醫護人員承諾各項篩檢費、呼吸治療師獎金、專責病房獎金、染疫補償金等,結果到2023年疫情指揮中心解散時,不是跳票,就是向醫護人員追討已經發出去的獎金;2024年,北市聯醫工會就呼吸治療師獎勵金的爭議問題,對衛福部提起訴願。當我們的政府還在對第一線抗疫醫護人員百般苛扣剝削時,我們真的需要像《疫起》這樣,販賣感動、把醫護人員送進忠烈祠的電影,來慶祝我們度過疫情嗎?
影像版請點此:https://youtu.be/m5uEtuMEg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