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107國寫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資訊發達的時代,對於「學習」的定義已有明確的轉變,國文課不該再是學海的傾倒,而該是適度澆灌幼苗,使之自由開展枝枒,各自開花結果。

  對於今年國寫試題,貍們是持肯定的態度,認為這樣的出題方式有意促成現場教師調整教學方向。考試領導教學有其利弊,從正面意義來看,評鑑的革新能夠敦促教法的轉變,進而帶動教材的改革,然而,更迫切地要處理的是教育轉型的配套方案,才不致使評鑑端與現場脫節,而教材又無法跟上教法的變革,徒然造成現場師生的焦慮。

  綜觀此次國寫帶來的集體焦慮,並非來自於寫作時間的壓縮,更大的憂慮源於此類考題點出了現今閱讀教學的問題--文本的閱讀無法作為讀寫轉換的前置作業、無法搭建前往思辨的橋梁。換句話說,當今的閱讀教學教孩子聰明到能夠找出正確的選項,卻無法讓學生客觀解讀他人觀點、闡述自身的看法。國寫,實則是「限定取材」的語文能力評鑑,學生需在時間內解構文本,並建構己見;國寫不單只是「寫作」的測驗,而與「閱讀」能力是緊密扣合的。

  而臺灣推動閱讀業已有年,明顯的熱潮可追溯至前幾年的PISA評量,許多學校開始提倡大量閱讀,相信量變能夠帶動質變,因而時聞各級學校表揚一年讀千本百本的學生,以此作為閱讀推行的目標。然而,在資訊發達的時代,對於「學習」的定義已有明確的轉變,國文課不該再是學海的傾倒,而該是適度澆灌幼苗,使之自由開展枝枒,各自開花結果。換句話說,與其推廣大量閱讀,不如提倡精緻閱讀。

  此外,許多老師擔憂素材內容為他科的範圍,非國文本科所能解決。實則,國寫的獨立,確實意味著閱讀與寫作是所有領域應共同努力發展的目標,國寫乃是一統合性的評鑑,而國文科在其中的定位,是用來完成這個評鑑的關鍵工具和載具。也就是說,國文科教閱讀,是讓學生得以解構各種領域的素材;國文科教寫作,是教學生合宜的配置想說的話並成功傳遞給他人,以料理為譬喻,國文科既是那把刀,也是最後的擺盤,至於中間需要的材料就是學生在各科努力的積累。學生可以有自己的思辨及各種學養,最後的成形闡述仍應奠基在國文科讀寫思維的建立上。

  因此,我們更應了解到,延伸素材、策略模組的時代已將結束,即將迎來的是思維導向的教學新紀元。在這個嶄新的國文教學世代中,讀寫結合絕對是關鍵,要在既有文本的解構中梳理文本的理路,進一步建構屬於自己的理路,並藉以勾勒文學長河的圖象。

  然而,從「評鑑」帶動「教學」進而改進「教材」,這些個別環節的處理都還需要時間修磨,彼此間需要有足夠的視野去關照全局,又要有足夠的專業在限制下去開展出最多的自由,在教育轉型的晃盪期,我們還有一段路要走,教育路上,貍們會與你並肩同行。

avatar-img
6會員
15內容數
作為教育工作者溫柔的後盾, 貍想教育從文學、教學、共學三面向提供課程, 致力於開拓教學想像、進行教學設計、推動教學實踐,從而推動教育轉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貍想教育 的其他內容
關於學測的N種思考: 學測的目的並非找出考生當中的國文學者、也不是為了發現考生當中的文壇新秀,而僅僅是為了檢視考生是否具備有迎戰升學或就業所需的基本國語文能力,它不會太難,卻時常為了貼近生活、促進多元思考而飽受抨擊。 在106年國寫試題後,貍們相信試制的改變,將會走出一幅嶄新的教學風景。
關於學測的N種思考: 學測的目的並非找出考生當中的國文學者、也不是為了發現考生當中的文壇新秀,而僅僅是為了檢視考生是否具備有迎戰升學或就業所需的基本國語文能力,它不會太難,卻時常為了貼近生活、促進多元思考而飽受抨擊。 在106年國寫試題後,貍們相信試制的改變,將會走出一幅嶄新的教學風景。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針對114學測國寫情意題「52赫茲鯨魚」,本文提供題型分析、取材策略及立意思考,幫助考生掌握寫作方向。文章點出審題關鍵在於理解表層訊息及深層意涵,避免僅聚焦表層或脫離題旨。文章也分析如何將想像與自身經驗連結,從經典選文中找到相同處境,藉此深化思考。最後,透過河道式作文的立意技巧,提升文章的思辨深度。
問題在於,公司是否會重視人類勞動的無形資產 — 創造力、同理心、理解深度,或是將人類輸入,純粹視為機器產生文字的最後清潔人員?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針對114學測國寫情意題「52赫茲鯨魚」,本文提供題型分析、取材策略及立意思考,幫助考生掌握寫作方向。文章點出審題關鍵在於理解表層訊息及深層意涵,避免僅聚焦表層或脫離題旨。文章也分析如何將想像與自身經驗連結,從經典選文中找到相同處境,藉此深化思考。最後,透過河道式作文的立意技巧,提升文章的思辨深度。
問題在於,公司是否會重視人類勞動的無形資產 — 創造力、同理心、理解深度,或是將人類輸入,純粹視為機器產生文字的最後清潔人員?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架構: 一、學測國寫的理想時間分配 二、結構化思考降低寫作難度 三、分項鍛練與細部優化 四、小結  
Thumbnail
針對新課綱學測【國文科】趨勢分析說明與準備 一、學測國文測驗科目 二、學測國文成績計算 三、測驗題型與時間 四、命題趨勢分析 五、能力養成與準備
Thumbnail
【統測國文科】考試趨勢分析說明與準備 一、測驗時間與配分 二、命題趨勢分析 三、能力養成與準備 四、總結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113國寫知性題與113會考作文題的題型特徵與寫作策略,希望國中老師可以參酌高中學測國寫知性題,如:議題內容的社會意義、學生寫作應當要設計出來的作文結構、國寫與會考寫作測驗的題型呈現模式等方面。並提出了對國中會考寫作測驗的組織能力和立意能力的培養建議。
Thumbnail
【國中會考必考】   依照現在的出題方向來說,將課內的文章和所有的重點背起來,當作資料庫使用,先不要考量觸類旁通的情況下,理論上只有「六題」跟課文內容有直接相關,其他的根本就是綜合練習,而國文一科,又是「文史哲地」不分家,缺了哪一項都不容易,偏偏國文排序又高,放棄哪一科都不行。    
這是一份統測歷屆試題考卷 國文科統測試題走得前面,在108課綱前,就已經開發素養題的新式題型,表格、圖文、文白對讀、國家重點產業與自然生態,無所不包。寫一份國文統測試題,就像是把一年來的商業周刊、遠見雜誌做出精彩摘錄,最後的作文還可以讓你在不用訂題目的自由之中,發表不限字數的個人看法
Thumbnail
孩子們學習國文科到底是為了什麼? 而國文老師們又應該努力為孩子培養哪些能力?
Thumbnail
國寫簡單來說是學測的作文,然後分為知性題與感性題。 之前上學期有寫過知性題,然後今天輪到感性題了。 題目如下: 總之,就是看圖編故事。 在經過五十分鐘的奮戰後,我寫完了。 寫的好不好?我也不太清楚⋯⋯ 那就一起來看看吧! 正文開始   又是新的一天,我一如往常拿著板凳在樹下等待著客人
Thumbnail
用長遠的眼光來想像,我們眼前的孩子未來終將長成一個公民,那麼重要的就不再是眼前階段性的成績表現,而是成為一個公民所需要的能力……
學測作文占學測國文總成績之50%,進而依此計算級分與五標,因此作文整整占了一半的比重,是108課綱新式學測中十分重要的改變。加上分科測驗不再考國文,學測國文直接定生死,準備作文就成了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但畢竟是考試作文,有評分規則與給分標準這個「拿高分的線索」,它們可以說是閱卷老師的審美和喜好,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架構: 一、學測國寫的理想時間分配 二、結構化思考降低寫作難度 三、分項鍛練與細部優化 四、小結  
Thumbnail
針對新課綱學測【國文科】趨勢分析說明與準備 一、學測國文測驗科目 二、學測國文成績計算 三、測驗題型與時間 四、命題趨勢分析 五、能力養成與準備
Thumbnail
【統測國文科】考試趨勢分析說明與準備 一、測驗時間與配分 二、命題趨勢分析 三、能力養成與準備 四、總結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113國寫知性題與113會考作文題的題型特徵與寫作策略,希望國中老師可以參酌高中學測國寫知性題,如:議題內容的社會意義、學生寫作應當要設計出來的作文結構、國寫與會考寫作測驗的題型呈現模式等方面。並提出了對國中會考寫作測驗的組織能力和立意能力的培養建議。
Thumbnail
【國中會考必考】   依照現在的出題方向來說,將課內的文章和所有的重點背起來,當作資料庫使用,先不要考量觸類旁通的情況下,理論上只有「六題」跟課文內容有直接相關,其他的根本就是綜合練習,而國文一科,又是「文史哲地」不分家,缺了哪一項都不容易,偏偏國文排序又高,放棄哪一科都不行。    
這是一份統測歷屆試題考卷 國文科統測試題走得前面,在108課綱前,就已經開發素養題的新式題型,表格、圖文、文白對讀、國家重點產業與自然生態,無所不包。寫一份國文統測試題,就像是把一年來的商業周刊、遠見雜誌做出精彩摘錄,最後的作文還可以讓你在不用訂題目的自由之中,發表不限字數的個人看法
Thumbnail
孩子們學習國文科到底是為了什麼? 而國文老師們又應該努力為孩子培養哪些能力?
Thumbnail
國寫簡單來說是學測的作文,然後分為知性題與感性題。 之前上學期有寫過知性題,然後今天輪到感性題了。 題目如下: 總之,就是看圖編故事。 在經過五十分鐘的奮戰後,我寫完了。 寫的好不好?我也不太清楚⋯⋯ 那就一起來看看吧! 正文開始   又是新的一天,我一如往常拿著板凳在樹下等待著客人
Thumbnail
用長遠的眼光來想像,我們眼前的孩子未來終將長成一個公民,那麼重要的就不再是眼前階段性的成績表現,而是成為一個公民所需要的能力……
學測作文占學測國文總成績之50%,進而依此計算級分與五標,因此作文整整占了一半的比重,是108課綱新式學測中十分重要的改變。加上分科測驗不再考國文,學測國文直接定生死,準備作文就成了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但畢竟是考試作文,有評分規則與給分標準這個「拿高分的線索」,它們可以說是閱卷老師的審美和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