貍想教育-avatar-img

貍想教育

4 位追蹤者
avatar-img
9會員
20內容數
作為教育工作者溫柔的後盾, 貍想教育從文學、教學、共學三面向提供課程, 致力於開拓教學想像、進行教學設計、推動教學實踐,從而推動教育轉型。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在語言中,有些味道難以命名,有些情感無法直說。這一期的語文課,我們以「美味」為起點,試著將那些難以言喻的滋味,一一拆解、重組、轉化。在感官與語感之間,學生練習的不只是寫作技巧,更是如何理解自己、也讓別人理解自己。從香菇、鹽,到花生豆花,每一道食物都成為文字裡的主角,也讓表達的可能,慢慢豐
Thumbnail
「你像一道什麼菜?」這不是哲學課的開場白,也不是自我介紹的冷笑話,而是2024年秋季,文學課堂裡最美味也最深刻的提問之一。從「飯吃了沒?」到「你的人生像什麼菜?」大貍老師在這一堂文學課裡,以人生料理為主題,教導學生思考如何透過料理來認識自己。
Thumbnail
24年春季臺南自學團的文學課,廣讀各類主題的文本。當課程來到人人都愛的「飲食文學」課時,大貍老師與學生還有觀課的老師們共同的一場對「飲食文學」的深入探討,引導讀者思考「飲食文學」的本質,並提供一個分析框架(What、How、Why)來幫助閱讀與理解,讓讀者能夠在輕鬆的討論中,思考文學的邊界與可能性。
Thumbnail
美食評論不僅是對味蕾的探索,更是一場關於文化、營養與個人口味的思辨之旅。本篇文章正是大貍老師在飲食文學課程評論課的課堂側記。 課程中不僅引導孩子們從各向度當個美食專家,更透過實作,讓學生體驗評論的影響力,讓評論不只是「批評」,而是一種溝通的藝術。
Thumbnail
2015.05.15 剛剛貍跟鹿一起結束一份文稿。 鹿:貍~我剛剛在點蚊香的時候,突然想到……。 貍:要推出蚊香週邊嗎!? 鹿:才不是XD,我是要問……
Thumbnail
在追求速成、華麗堆砌、實用數據的時代,貍們堅持以第一性原理解建文學教育,將之視為一種思維的鍛鍊。 因為閱讀,所以理解;因為理解,所以共鳴。 願這份分析報在你心中留下回音,哪怕是52赫茲,都證明對文學教育的堅持,從未孤獨地鳴唱。
Thumbnail
國寫獨立後,寫作被視為是跨學科的能力。寫作測驗是測驗各學群能力的教育評量,在大學入學測驗中,貍們更願意藉由「知性題」及「情意題」的並列,讓教學導向同時顧及科學和藝術的平衡、具體和抽象的平衡、客觀和主觀的平衡。
Thumbnail
111年的國寫考題,許多教師質疑「樂齡出遊」已確定書寫的立場;而「當我打開課本」一題,也被擔心因為每位學生的學習資源不同,造成書寫的落差。 貍們建議與其去挑剔引文詩句不會出現在課本中,不如反過來思考,其實只要能帶來成長意義的,都能視作學習的材料。
Thumbnail
寫作就像是廚藝比賽中,端出精心的料理,無論我們用的是新冰箱或舊冰箱,人們期待吃的都是現做的食物。如果學生學習後只能將教師所提供的即時料理拿出來解凍(有的甚至連解凍都沒有),那其實意味著我們的教學重點偏離了,需要提供更為新鮮、可自主調理的食材,貍們願每一個學子都能端出自己的獨特料理。
Thumbnail
貍想教育每年在大考後提供的免費分析報所寫的,是貍們期待平日教學可以進行的方法,也是將讀寫教學視為思維的解構與建構,當我們在課堂上的每一個文本都實踐這樣的教法,學生自然不是到考場才突如其來地會這麼做。一個純熟解建的閱讀者、寫作者才能在短時間呈現成熟的思考。與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勉之。  
Thumbnail